分享

【母亲节献礼】天下母爱悠悠

 新用户5804hQea 2021-10-29

  我的母亲

文/崔鸿杰

时光飞逝,转眼间母亲已不再年轻,两鬓斑白,一张沧桑的脸刻下了岁月的年轮。忽然间发现,母亲真的老了。而我作为母亲唯一的儿女却远走天涯,不能相伴左右,深感无限的辛酸和无奈。

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父母要孝敬、家庭要照应,工作要拼命......飘荡在滚滚红尘,让你身不由己,倍感沧凉。于是,只能望着天边脉脉的夕阳,无限的思乡情绪随风渐远。慢慢地,在月光下拾起和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梦回乡里。

母亲,出生在一个半耕半读的小山村,依山旁水,民风淳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姥爷家也算是当地的名门望族,礼仪人家。所以,母亲是那个在文化大革命年代,村子里唯一上过高中的女孩子。也是几个孩子里最懂事儿,最有出息的,姥爷唯一的骄傲。

从我懂事儿起,母亲就有一种朴素美,端庄大方,和睦邻里,也是村子里唯一的民办老师,教书育人二十几载,虽不敢说是桃李满天下,但也受人尊重。

母亲还是一个勤劳要强的人,每天天还不亮就起来做家务,洗衣做饭,烧火打碳。当别人家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候,母亲早已踏着曙光走进了学校,陪着孩子们,听着郎朗的读书声,一脸的陶醉和幸福。母亲爱她的事业胜过爱自己,也许是在通过孩子们来圆她的大学梦吧!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成绩优秀的母亲最终也没能如愿的读完高中。那是她一生的遗憾。可惜我这个不孝的儿子也只是读了一个小中专,辛苦奔波讨生活。未能替她老人家圆梦。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母亲一个月工资三十二块半,少的可怜。年底大队似乎还补助点儿工分,按工分还能领到几百斤的粮食。但大都是玉米之类的。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年代、吃过大食堂的母亲,懂得粮食的珍贵,就是玉茭子面也能做出不少的花样儿,尤其是玉米面摊花儿,让我们一家人吃的其乐融融。母亲的生活很节俭,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来没有买过所谓的化妆品。逢年过节,一块儿上海牌香皂就是最好的护肤品。但节衣缩食的母亲总能挤出一些零花钱,一毛、两毛、五毛,还有一分、二分和五分钱的硬币,给我买一些课外书。那个年代,流行“小人书”,什么《薛刚反唐》、《杨家将》、《包公案》、《鸡毛信》......我读的废寝忘食,爱不释手。在百十多户的农村里,同龄的孩子好几百人,而我是唯一拥有“小人书”的孩子,这的确让我无限的自豪,在别人羡慕和嫉妒的目光中度过了纯真的少年时代。

母亲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把自己的青春和爱都无私的给了她的孩子们,自己却独自幸福着孩子们带给她的欢乐和忧伤。在母亲的影响下,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也是母亲的骄傲和自豪!记忆中的母亲还特别的心灵手巧,逢年过节总是亲自给我裁剪和缝制衣服,还有母亲手工做的“家做鞋”,千层底儿,穿着舒服透气。一针一线都牵出了妈妈无私的爱和暖心的味道。每年过大年,母亲都要亲手书写对联,瘦金体,很好看。不仅如此,母亲还剪的了窗花,出的了绣球,糊的了灯笼(至今还记得西瓜灯),蒸的了花馍......给原本不太富裕的家境过得有声有色,平添了不少的年味和喜庆。后来,在母亲的影响下,我也得到母亲的真传,至今我手工做的西瓜灯笼和剪纸窗花也堪称一绝。

我的脾气倔强,有时候也惹得母亲生气。但她从未打过我,只是以教育为主,并用她博大的母爱和实际的榜样引导我。让我反思不足,每次都是无地自容,低下羞愧的头。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不愿意学习英语而逃课(那时候的我固执的认为会英语有卖国求荣的嫌疑,反正汉奸大都是会外语的多,有优势),朴素的爱国情怀让年少的我误入歧途——英语逃课去烈士塔缅怀革命先烈。后来,母亲发现苗头不对,便暗中跟踪我的动向。当母亲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惶恐不安,不知所措。但母亲没有责骂我,只是静静的看看我,那一刻我流泪了。我知道不会骑自行车的母亲为此在这条十几里的山路上也不知步行走过多少次往返,脚上磨起了血泡,而这一切只是为了她的孩子。

再后来,我沉下心,天天向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考上了呼和浩特的一所中专学校。送我求学上车的那一刻,母亲笑了。风凌乱了她的头发,我知道她舍不得我走,但母亲还是把我送出了那座大山,让我看到了大山外面的世界和蓝天。

如今,母亲退休在家,每天也就是侍候着父亲,尽管年轻时拌拌嘴,但老来伴儿,母亲对父亲的照顾是无微不至。只是,她(他)们对我的思念却与日俱增。有时候,工作或其他琐碎的事儿一忙就忘了给母亲打个电话,报个平安,这让我很愧疚。后来,和我一起在外地打拼的王哥每逢星期天都会准时的给父母打个电话,问个好,哪怕是只言片语。其实,父母就是想听听你的声音,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仅此而已!王哥的电话听得我心头一热,转过身,悄悄的擦干泪,从此每逢星期天我也按时给母亲通个电话,雷打不动!

其实,天地再宽,记得回家!因为只有家才是你永远避风的港湾,而日渐年迈的父母才使你坚强的脊梁。孝顺的孩子们,回家吧!娘亲、家亲、炕头亲!去看看我们不再年轻的父母,听听他们的唠叨!“好吗,好的!”如果你愿意,请支持转发。并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共同祝愿:我们的母亲万福金安!阿弥陀佛么么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