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寻遵化马兰峪府君庙遗址,发现带字的古建筑构件和黄色琉璃瓦,可见此庙规制非常之高

 遵化文史 2021-10-29

作者:王亭贯

1、马兰峪府君庙

马兰峪村,我国明朝初期始建,因此地马兰丛生,蓝色鲜艳,处在沟壑之中,故此得名马兰峪。在马兰峪西北有一山峰,峰高148米,为马兰峪镇北制高点,山顶之上有一平台,原有府君庙一座。

2、府君庙在制高点有特殊作用

府君庙规模不是很大,坐落于马兰峪制高点之府君山山顶,坐北向南,方方正正,长宽各约30米,站在寺庙原址,视野非常开阔,北可望麒麟山,南可见金星山,西面就是清东陵之风水墙,故有守陵者也在此居住和守卫。原有正殿三间,东南角落有一座钟楼,一座草房为守卫者居住,寺庙还种有两棵松树,有重修古碑两通。

3、府君庙供奉府君

此庙神像为府君,传说这位府君是满族人,掌管阴曹地府满人的善恶报,应相当于阎罗。府君为泥塑坐像,白脸文官,头带皇冠,身穿帝王服,左右侍立二将,左为王三,右为赵二,二将两旁右是判官,手持笏板,板上写着:“赏善罚恶”四个字;左有鬼怪,手持木牌,牌上写着“正要拿你”四个字。历年六月六日为府君生日,在府君山西下坡,搭台唱戏数天,远近村庄乡绅百姓,云集庙场,焚香观戏,热闹非常。

4、府君庙磅礴大气,拥卫皇陵

查看清代光绪年间《遵化通志》,记载府君庙在遵化州西马兰峪城西北府君山上,建年无考,康熙二十年(1681年)乡人司友德、史应科等重修,道光十二年(1832年)重修,故有两通重修古碑。还记载:马兰峪府君山,在众山中,高峰插天,蜿蜒南下,灵秀之气磅礴郁积,盖所以拥卫皇陵。

5、府君山为相士家所言马兰峪大舟之方向舵

马兰峪四面环山三面环水,为舟形,北面府君山已为舵,但无桅杆,不能扬帆远行,明代的相士家(风水先生)请地方官在堂子山上建塔,作为桅杆,以保马兰峪破浪前行。舵,乃是航行设备上用于改变或保持航行方向的一种装置,重要装置,古人认为府君山在马兰峪的重要性由此可知,故此在堂子山上就建起了永旺塔。说来也怪,过了明代、清代,一直到现在,马兰峪确实是越来越兴旺。

6、大块的黄色琉璃瓦表明寺庙规制相当之高

马兰峪府君庙始建时间无考,但在遗址现场查看,黄色琉璃瓦应该是清代道光十二年(1832年)重修遗留,现场还有绿色琉璃瓦以及更为久远的,更轻薄的灰色琉璃瓦,应该是康熙二十年(1681年)或再以前重修遗留,仔细查看现存的寺庙西侧围墙地基,应该更为久远。现场种种迹象表明,此寺庙始建较为久远,应为明代或之前就在这里建有庙宇,而现场发现的大块的黄色琉璃瓦表明寺庙规制相当之高。另外还发现一个大块的带有古文字的古建筑构件,推测可能为工匠所写。

马兰峪古城图,邵俊波提供

马兰峪古城全貌

府君山在马兰峪西北,山顶原为府君庙,山下应为高规格墓葬

府君庙遗址

府君庙遗址上北望麒麟山

府君庙遗址上南可见金星山

府君庙遗址上可望堂子山永旺塔及三皇庙

府君庙遗址上发现的大块绿色琉璃瓦

府君庙遗址上黄色和绿色琉璃瓦

府君庙遗址上黄色和绿色琉璃瓦

府君庙遗址上黄色和绿色琉璃瓦

府君庙遗址上黄色和绿色琉璃瓦

府君庙遗址上不止有黄色和绿色琉璃瓦,还更为久远的,更轻薄的灰色琉璃瓦

府君庙遗址上还有各种各样的陶器瓷器

府君庙遗址上发现的大块古建筑构件

府君庙遗址上发现的大块古建筑构件

府君庙遗址上发现的大块古建筑构件,上面还留有一个字,这个字是???

遵化文史,探寻历史古迹,传承灿烂文化,感受灵动而隽永的千年古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