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热播剧《前行者》以及原著

 我是明珠絮语 2021-10-29
原创首发|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转载请联系授权
01
这几天,正在追刚刚热播的谍战剧《前行者》。
之所以追这部剧,最初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剧的原著作者,是我现实中的朋友。
我曾经写过一篇《为什么作家大多长得比较丑?》,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比如本地就有一位作家,就长得帅气而年轻。以至于虽然他年长我几岁,我却从不当众管他叫哥。因为从外表看起来,我着实更像他哥,叫出来难免让人误会。更何况人家长那么帅,和人家站在一起就感到自卑……”
这段文字说的,就是《前行者》的作者刘荣书。
刘荣书高大帅气,人到中年却并未发福,没有中年男人常见的小肚腩,一看就是一个自律而且爱好运动的人。
本地的文学圈有点活动,他必然是女粉丝和女作者们争相合影的对象,让人又羡慕又嫉妒。
当然,有些事是老天爷赏饭吃,着急上火也没用。
比如长相,比如才华。
02
《前行者》的原著名字并不叫《前行者》,而是叫《党小组》。
电视剧从筹拍到拍摄再到最初的宣传,包括网上的相关词条,也一直是叫《党小组》,只是在播出时,突然改成了《前行者》。
我想,也许是出于收视效果的考虑吧。
作为一部谍战片,《前行者》显然更合意境。
虽然,我觉得《党小组》其实更切主题。
03
我基本上算是一个“原著党”,在看电视剧之前,一般都要先把原著读完,然后再去对照着看。
一边追剧,一边对比和原著的区别,也是一件乐事。
从追过的前几集来看,《前行者》对原著的改编颇大。
在书中,陈烈和江汰清是一对夫妻,“零号文件”是一大批真实的重要文件,而并非烈士遗孤。
在和组织失去了联系后,江汰清被捕,陈烈和赶来帮忙的江韵清苦苦坚持,最后贫病而死。
马天目在和唐贤平的较量中,也并非像前几集演的那样,一直完全占据上风。
总之,从已经播出来的内容看,电视剧和小说的主要人物名字是一致的,但情节方面改动较多。
04
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电视剧和原著也有不同。
比如马天目去老查理古玩店接头,剧中是这样演绎的:
马天目来到店里,拿出一枚金光闪闪的硬币,对店主说:“慈禧太后逝世一周年的纪念币,收吗?”
店主拿过去看了一眼,“你开玩笑吧,这是法郎。”店主一边说,一边把硬币推还马天目。
马天目又把硬币推了回来:“保真。东陵里面挖出来的。”
店主笑着问:“小伙子,东陵是谁挖的?”
“孙传芳啊!”马天目一本正经地回答。
店主想了想,微笑着提醒:“是孙殿英吧?”
“孙殿英,字传芳。”马天目一脸认真。
“马天目同志,请!”店主把马天目邀请到了里面,和负责人吴崇信见面。
在书中,这一段是这样描写的:
马天目进店后,见铺面冷清,竟无人出来迎客,便调侃了一句:
“也不怕店里的宝贝被人拿走啊!”
店主看了看他,不苟言笑地答道:“正准备搬家,店里也没几件值钱的东西。喜欢古玩的都是斯文之人,没有顺手牵羊的习惯。”
马天目一笑,忽然端正表情,俯身到柜台上,悄声问:
“贵店有没有一种'黑碧玉’的茶具?”
店主一愣,认真打量了马天目一眼,说:“先生,这是古玩店,不是茶具店。”
马天目说:“赏古董喝绿茶,更有雅兴。”
店主露出不悦的神色:“先生是要喝茶还是买古董?”
马天目答:“喝茶。”
店主说:“恰好我刚泡了一壶绿茶,先生若是朋友,就请喝一杯;若是来我这里挑刺,那就……”
“怎样?”
“还是请你喝茶。”
男人答完这句,仍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朝店铺外看一眼,朝马天目一摆手,一瘸一拐地朝屏风后走去……
电视剧和小说的这些细节差异,我们可以慢慢对比品味。
05
电视与原著不同之处较多,也有一个好处,就是避免了“剧透”,让人对后面的故事充满了猜想和期待。
《前行者》的演员阵容非常强大,有张鲁一、聂远、韩雪等大腕的加盟,保证了这部剧的品质,值得一追。
而原著《党小组》也是一部的好书,描写波澜壮阔,情节跌宕起伏,地域上从上海到南京到天津到冀东到重庆和昆明,时间上从抗战时期到解放时期再到建国后,跨度非常大,显示了作者深厚的驾驭功力。
该书是2017年度中国好书入围书目,值得一读。
如果一边看书一边追剧,更有意思。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
新书介绍:
明珠君出书了!!|《为自己读书》
热文回顾:
录取通知书也是一张别离票
最失败的家庭教育,是有一个包办一切的妈,加上一个啥都不管的爹
天底下所有的老师,都是单相思
欢迎点击上面的标签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