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愿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新用户9651cwv2 2021-10-30

大年初二回老家的高铁上,依然是人山人海,丝毫不逊于大年三十前熙熙攘攘回家过年团聚的大军。

高铁里,一个近2岁的小女孩在哭闹,妈妈说大过年的你老是哭不好,一边说一边让她别哭了,可小女孩依然在哭,这时候妈妈打她的头让她停止,同时还威胁孩子说:”你再哭我就把你从高铁上扔下去。“ 结果,小女孩哭得更凶了。

眼睁睁地看着小女孩哭、妈妈烦躁的那一幕,我好难受。当时离小女孩座位大约有四五排距离的我好想上前告诉她妈妈先处理好情绪别烦,先看看女儿是为什么哭,先别单纯去责备孩子哭这件事。因为当你能看见孩子为什么哭的真正的内在需求时,或许她就不哭了。

“永远不要替别人去教育别人的孩子。”我的脑子里一个声音闪现出来。于是,几经纠结,我逼自己憋住、忍住了,装作我只是高铁上一位冷漠的过客。

不久,由于孩子哭的声音太大,高铁工作人员让这位妈妈把孩子抱到车厢走廊处以免打扰到其它乘客。

于是,我又眼睁睁地目送着这位母女去了车厢走廊,过了好一会儿,还能听到小女孩在哭,而且哭声越来越歇斯底里的感觉,这时候在座位上的我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于是我离开座位走到车厢走廊,只看到小女孩妈妈正站在一旁、双手叉腰显然是非常生气,还在为孩子哭这事滞气呢,而她不到2岁的女儿那一刻被妈妈放在地上一直在哭,哭得撕心裂肺,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内心仍然还是一个小女孩,现实中却已身为人母的一个“未成年”在带另一个小女孩。我跟妈妈沟通并快速地介绍了一下自己,蹲下身伸出了手在征求了小女孩的同意后,把她抱了起来,然后跟她妈妈探讨了一下孩子究竟是为什么而哭了那么久?

妈妈指着挂在走廊挂钩里的那杯冰可乐,说孩子想喝但这个太凉所以不给她喝,她就一直在哭。我拿着冰的可乐问小女孩是不是想喝,她睁大双眼看着我,小脸蛋上满是泪水。我让她摸了一下,然后问她,

”是不是很冰啊?“

”妈妈的意思是你现在不能喝这个冰的,太凉了,会感冒打针的。等过一会儿没那么凉的时候再喝,好吗?“

小女孩依然睁大眼睛地看着我,不哭了。我把她送到妈妈怀里,让妈妈亲了亲她,然后握着小女孩的手说,“你看妈妈好爱你的,是不是?”妈妈接过小女孩,我友善地提醒她要试着去看见女儿的内在需求,不到2岁的小孩在想喝冰冻可乐没有得到满足的同时,却遭到了妈妈的威胁、拍打还有被扔在冰凉的地板上置之不理,她的内心会很受伤的。回家

当着小女孩的面,我跟着她的妈妈一起来解读和梳理我所看到的一点思考。

妈妈只是通过言语上的威胁”你再哭我就把你扔下去“来吓唬孩子,希望孩子能停止哭这件事,这种威胁并不代表妈妈真的会扔掉孩子,可对于一个不到2岁的孩子,她面临要被妈妈扔掉、被抛弃掉的恐惧感受却是真实的,她并没有任何的分辨能力来获取信息——妈妈只是在吓唬她希望她不哭而已,所以面对威胁和恐惧,她才哭的更凶了,因为她在用哭声来表达她的害怕、无助还有内心最真实的只有她自己最清楚的感受;而妈妈呢,因为用尽了各种哄哭的方法和手段,如威胁、打孩子、扔她一个人在地上、还有各种置之不理等后,孩子依然没有停止哭闹这个动作,众目睽睽下妈妈也会体验这个母亲角色的受挫感,因此她才更加生气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和讨厌呢,所以妈妈自己先有了情绪;而孩子呢,她不仅没有被妈妈看见她的内在需求,反而还被妈妈无情地扔在高铁走廊的地板上,让小小年纪的她一个人在默默承受高铁上来来往往众人的目光和压力,她那一瞬间的不被爱的感受也是真实的,于是,她在用哭的方式来向妈妈表达,她也只能用她这个年龄段唯一可用的”武器“——哭来吸引妈妈足够的关注力和注意力来看见她内在的需求和恐惧—— ”妈妈,你不要不理我,妈妈你不要抛弃我,我需要你妈妈”。一句话总结,孩子需要妈妈看见,而妈妈看不见孩子,也看不见自己的情绪,所以妈妈一个劲地在为孩子哭这件事情本身怄气,两个人需求和想法都不是一致性地表达和同步理解,所以孩子继续哭闹,妈妈继续烦躁,他们中间存在彼此的误解。

当我平静地跟妈妈分析解读完之后,妈妈笑了,她很不好意思地跟我说原来如此,谢谢啊。我也跟她笑了笑说:

“不好意思啊,职业病,我多管闲事了。”

然后,我便回到了我的座位上。一会儿我也看到妈妈抱着小女孩回到了他们的座位上,整个回家五个多小时的行程,我再也没有听到小女孩哭闹声,也没有看到妈妈咆哮和烦躁的模样了,母女和谐,我心里也生出了一丝暖意和思考。

一个不快乐的母亲,她的孩子敢快乐么?

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母亲,他的孩子会那么情绪稳定吗?

教育无它,唯有爱和榜样。每一位父母,其实都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潜移默化地给我们孩子无尽的榜样示范啊,只是或好或坏罢了,而爱,是永恒不变的核心。

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因为不当的养育方式误解了父母这份最原始、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啊!

孩子,是父母成长路上最好的老师,但父母需要不断去觉察孩子,觉察自己。

愿每个孩子都能遇到一位足够好的抱持性的妈妈,读懂孩子需求的同时,也能觉察自己,能看见自己的内在模式,给予孩子爱和榜样,这样以后孩子回家的路或许没那么艰难。

因班主任的缘故,接触的孩子和家庭相对比较多,从孩子的外在成绩表象、行为表象等深入孩子的内心以及他背后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也因为业余时间跟着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师们走在家庭教育的路上,还有给家长讲课的职业病,我也觉察到自己见不得母亲与孩子的关系那么赤裸裸的糟糕,见不得父母赤裸裸地去伤害还不会用语言清晰表达自己内在的孩子。所以很多时候我就会有这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冲动和行动,有时也会提醒自己不要这样去帮别人管教他自己的孩子,毕竟我不是他们的父母,我没有这样的权利。

可很多时候我发现不是生了孩子有了母亲这个身份角色就会懂得教育了。相反,系统地学习、培养母亲的觉察力之后,你才会真正懂得如何做一个母亲,这跟孩子是不是自己生的关系并不大,人的一些特性是相通的,我们很多父母在育儿道路上都还没有觉醒,自然沿袭着父母的父母代际传承下来的育儿模式和特点,有些家长自己在心理年龄上其实还是一个未成年,内在的小孩还没有长大就开始带着自己的小小孩儿,还时不时地跟自己的小小孩在较劲儿、怄气。

身为父母,真的需要不断地觉察反省自己,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的人来养育,千万不要因为父母这个角色而高高在上,记得放低姿态,给孩子一个爱的容器,让孩子真正的去释放自己的天性,让生命与生命自然地流动,那样以后他回家的路或许不会那么艰难。

前不久一个初中男生生前写下四封遗书,其中给爸爸妈妈写的有一句话是:“爸爸妈妈,我知道你讨厌我,我走了,请不要伤心难过。”

“可怜天下父母心。”

天下的父母其实都是一样的爱自己的孩子,但孩子却觉得父母讨厌他,对于孩子的感受来说,就是真真实实的。为什么真实?为什么孩子感受到的就是父母讨厌他呢?这种不对等的彼此误解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产生肯定不是一时,而是孩子长期积压起来的一种真切的感受过程。

我想这个悲剧的发生和父母平日里的教养方式和与孩子的日常相处模式肯定是密切相关的。孩子因为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以及爱的流动,他能感受到的只是被厌恶,他找不到回家的路,他亦不能去伤害父母或者外界,他便选择了自己伤害自己的方式来结束了生命,让内心的爱回家。

看着车厢里回家的人群,我在想:

大过年的无论票再多难买,无论路途多遥远,为什么我们都要奔波回家?真的是为了所谓的团圆吗?还是因为人们心中感慨的那份从小就潜藏在心底的与父母在一起的年味呢?

父母,就是我们生长的原生家庭,他们给予我们最初的爱的模样。当我们成人后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回到或创造出最初童年熟悉的味道,或许还会不断地无意识复制过去的过去模式。除非内在有了觉醒,找到了一条回家的路。

回家,其实就是在努力寻找爱或被爱的熟悉记忆里。

每个人的一生其实都是在回家,或走在回家的路上,那是人生唯一的一条永恒的路,或挣扎,或喜悦,或惆怅,或徘徊,或各种复杂的情愫。身为人母,如果在养育孩子的最初阶段,能神情充满温柔,善发女性本有的最柔软的力量,深情地凝视孩子,看见孩子,相信孩子一生回家的路,都是愉悦的、欣喜和感动的。

愿每个孩子都能遇到足够好的妈妈,愿每个孩子都能遇到抱持性的父母,更愿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