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面孔|心守一事,构建自己的诗意人生

 恋上咸鸭蛋 2021-10-30
图片

奥斯卡·王尔德曾在《自深深处》里发出喟叹:“拥有自由、书籍、鲜花和月亮的人怎会不快乐?”是啊,心守一事,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扎根、坚守,一点点构建自己的诗意人生,怎么会不快乐?世界再嘈杂,投射在她们身上的,却始终是安静的时光


本期「她面孔」栏目记录的三位女性,有的是女匠人,在千百次打磨中创造一件作品,触摸生命的纹理;有的以花为道,收集大自然的馈赠创造生活之美;有的于众声喧哗里万籁俱寂,坚持将千年琴音带入红尘万丈。


她们选择了一条更为难走的路,在泥沼与星空间,既拾起六便士,也目光灼灼望向远方。



图片


“许多女孩都有一个花店梦,我恰好是那个把它做出来的人。”从珠海免税的一家小花店到如今珠海最具影响力的花店品牌之一,「果然有花」创始人果果的这场花店梦,已经绽放了18年。

在人们对鲜花的艺术尚且陌生的时候,果果就引进精进的技艺与特殊花材,成为珠海早期花艺市场的开拓者。她以“先打动自己”为原则四处求师学艺、找花材、看各种艺术展找灵感,去北京、广州、昆明、香港、台湾学习观摩。面对大自然赠予的素材,她不愿辜负每一株花的美。



图片
图片

从一间小花店到注册品牌,到成立花艺设计公司,再到开在北山的「果然花集」集合空间,果果以花为媒,凝聚了越来越多的美好与灵感。

这里是艺术展厅、品牌设计展示厅,也是培训课程与分享交流的平台、发布会议甚至聚会的场地,独立设计师、摄影团队、甜点手作品牌、宠物乐园都汇聚在此,共同绽放出一片烂漫之地。



图片
图片
图片

果果想以花艺唤醒城市沉睡的美感,以鲜花为引,掀起珠海关于“美感”的一场变革。果然有花卖花、卖花茶、卖家居饰品,贩卖一切美好的事物,从花艺师的培养到花材供应链的优选,再到每款花束的设计以及后来城市大小活动的视觉输出,果然有花让花艺美学融入生活,打造了一场又一场的瑰丽梦境。



图片
图片

买花与卖花,一个收藏美好一个贩卖美好,都点亮着生活中的细微欢喜,在琐碎日子里给予自己慰藉与深情。“花朵不语,却因为美而有着难得的治愈力。”从小花店一步步到如今颇具影响力的花艺品牌,果果将生活与梦寄托于花,在那从记忆中绵延而来的鲜活与美好中,且看时间静静地淌,且随日子慢慢地过。



图片


穿过北山古老的青砖老屋和曲折小巷,在村子深处有栋改造过的西式小洋楼。入口处爬山虎与树枝藤蔓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生机勃勃,院落里树影错落,空气中漂浮着似有若无的皮革气息,Kimi的「有时制物」工作室就坐落于此。作为珠海最早进行皮具手作的资深代表之一,她在与皮料打交道的百转千回中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图片
图片

对于Kimi而言,手工定制皮具是无数次灵感交汇闪现后的结果。在她的工作室里,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精选皮料与琳琅满目的颜色,她对皮料有着天生的敏感与热情,或许也正因如此,她才能在千万次重复打磨、抛光中依然保持着敏锐与热忱,永远以虔诚之心对待手中之物。



图片
图片

一件定制皮具的诞生,需要手工敲出成千上百个菱形斩孔,针线上百次地迂回穿缝链接皮片,无数次地来回打磨封边抛光,以时光流逝换来崭新模样。

这个过程听起来枯燥繁琐,却又浪漫。因为在制作皮具的过程中,皮革会记得被手指抚摸过的温度与皮肤油脂,在接下来反复往来的过程中,皮革记忆不断被加固,从而让制作者与作品产生连接。在Kimi看来,做手工皮具如同为自己创造一个故事,把自己的一部分交给它,它亦成为你的一部分,待年岁渐长,它终究成为你在世间相遇的某种印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有时」,Kimi也为他人在现实世界里打开了一条缝隙。她开办的手作坊课程每次都会吸引很多人前来学习,一个精致小巧的挂件,一个略显笨拙却又真诚可爱的钱包,送给自己或爱人,倾注在里面的心意才最可贵。现代工业解放了人的双手,但手工却能让人用双手去解放自己的心,在与各种工具的过招中调慢时钟,感知掌心的温度与心跳。


图片
图片

在北山这处小角落里,Kimi在穿针引线中编织着美好生活,以时间交换时间打磨出一件件独一无二的作品;她通过手作打开设计新视野,在由皮料构建的乌托邦里,触摸心底最深沉的一抹柔。



图片


1977年,美国发射太空船,选用了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制成金唱片,飞出了太阳系。那渺渺空空的琴音,成为了唯一飞往宇宙的中国音乐

古琴,这一柔韧且顽强地流转了数千年的乐器,最具中国古代文人气质,亦最得中国古典美学意趣。芷菱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听古琴时内心的震动,琴音低沉如钟,出入有无,山鸣谷应,一时间,琴音之外,古今多少事都成云烟,唯剩明月清风在。



图片
图片

作为「清愔桐庐.古琴馆」的创始人,芷菱虽然没有从小便开始习琴,却深知若要学一门乐器,必是古琴。从孩童时期起,她便对文徵明《携琴访友图》里远离世俗尘嚣,琴人坦然抚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心怀规矩而任自由的场景心生向往,而画中的那琴,就是古琴。


图片
图片

2008年,芷菱师从澳门古琴学会会长丁弘,开始系统学习古琴,后又师从多位名师,参加古琴高研班,取得了文旅部古琴中级教师资格。经过多年刻苦练习,为了进一步弘扬古琴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古琴魅力,她决定成为一名古琴文化的传播者。



图片


2014年,在因缘巧合下,芷菱在北山大院艺术中心里成立了清愔桐庐.古琴馆。古琴馆的第一批学员不是招来的,而是“等”来的。在招生上,芷菱一直信奉“静候有缘人”,而这些有缘人有时从隔壁的素食馆循琴声而来,有些则是无意间路过,但只要这些“有缘人”踏入琴馆,就会被芷菱对古琴的热爱所感染,并对古琴的魅力产生浓厚的兴趣。


图片
图片

芷菱的古琴第一课,不教指法与琴谱,而是介绍古琴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以及三个“器”——圣人之器,庙堂之器与君子之器。抚琴,抚的是心怀规矩而任自由,是心境踊跃;听琴,听的是清幽呼吸,是心境澄明,是云深不知归处

琴音之内,她带领学生们游走在琴谱间,从心所欲不逾矩。琴音之外,从《忆故人》到《平沙落雁》,从《梅花三弄》到《渔樵问答》,小小的北山一室,他们却飘荡在古今之间,飘荡在天地之外。

图片
图片

从一对一的教学到小班集体课的教学模式,从每年多次的古琴雅集到公益讲座再到成立珠海古琴协会,芷菱一直不遗余力地传播古琴文化和历史,引导大众真正走进古琴。

她所做的努力,已初见成效。古琴馆的学生已有600多名,数量还在不断上升,在她的影响下,有的学生也成为了古琴老师,有的凭七弦觅得知音,更多的成为了古琴文化传播者。同时,她还在每年传统节日如腊八节、上巳节、端午节等举办古琴专场雅集,琴音吸引了众多普通市民倾听,真正做到了让美乐走进生活。

图片

芷菱用悠悠岁月换取幽幽琴声,她想让这琴声传的更远,更久。在她看来,古琴是生活在“此时此刻”的一呼一吸,是大学者陈西滢所说的“伟大的作品一定可以叫我们忘记我们黑暗狭窄的房屋,破烂单薄的衣裳”,是人可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而这把琴就是这诗意本身。


择一事,终一生。

不同的人生,相同的勇敢。

博德莱尔曾用他茕茕孑立的骄傲说:

”永远做个诗人,即使在散文里。“

那么,永远做个”诗人“,

即使在泥泞的生活里。


THE END 

文字 | 阿十    图片 | 受访者供图

版式设计 | momomao

公众号承办 | 上下传媒

图片
图片

-
指导单位珠海市妇女联合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