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害怕?

 数字人生6688 2021-10-30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农耕社会,人们靠种地为生,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年就指着地里的粮食为生,一丁点的差错都可能导致颗粒无收,所以劳动人民在与自然长期的斗争中学会了如何和自然和谐相处,掌握了一些自然的规律,通过对气候,节气,天象的观察,发现了节气对农生生产的影响,就根据一些天气变化对于后续的粮食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做了一个大概的统计,将这些统计的结果编成了一些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说的就是农事生产中害怕遇到的两种情况,接下卡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句俗语的意思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月怕三七
这里的“三七”指的是三月的三个带七的日子,在老一辈农民的认识中,农历的三月份,有三个日子对于农业的生产是很重要的,这三个日子分别是三月初七、三月十七和三月二十七。老祖宗通过长期的生活经验发现,如果三月的这三天不下雨的话,那么很可能意味着接下来的一个月都没有雨水。
三月期间有一个最重要的节气是谷雨,谷雨源自“雨生百谷”的说法,意思是雨水增多,将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生长。谷雨节气的到来也意味着寒潮天气的结束,气温的正式回升。谷雨时节,正是庄稼生长的最佳时节,插秧、播种成为农民们主要的农活,农民从这时起就真正进入了农忙时节。常言道“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前后的降雨,对于播种是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人们常以谷雨的降水情况来判断一年的丰欠。在早些时候就有“谷雨不下雨,农人要受苦”和“谷雨若无雨,粮仓里无谷”的说法,充分说明了谷雨时节不下雨是一件多么让人着急的事情。
为什么说三月这几天不下雨的话,意味着接下来一个月降雨量会比较少呢?其实是因为,降雨是受到冷气流和热气流的共同影响,中原地区的冷气流主要来源于西伯利亚,而热气流来源于太平洋海洋湿润的暖气流,热气流一般会携带大量的水分,西北方南下的冷气流在遇到暖湿气流的时候,暖湿气流中的水分就会凝结成雨滴,形成降雨。而三月这三天分别是上、中、下旬的这几天,如果天气不降雨,意味着来自海洋的水分太少或者是来自西伯利亚冷气流不冷,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一个月很可能都是这种情况,三月份降雨量少,农作物产量自然不会太高。
四月怕初一
其实这里怕的不是农历的四月初一,而是因为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都有一个重要的节气,这个节气就是立夏。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因为经常出现在四月,也被称为四月节,预示着气温回升,暑气来临。在立夏过后暴雨也会随之的增多起来,农村有句老话,叫做“立夏旱十天,农民吃饱饭”,这是因为在立夏前后,农作物的生长速度非常快,而且是作物的扬花季节,在短短的时间里,作物就要完成授粉,这期间如果是晴空万里的天气,那么庄稼作物就能顺利授粉。但是要是在立夏期间一直是阴雨天气,在这种环境之下,对于作物的扬花,是很不利的,作物授粉不顺利,自然也就无法有很好的收成。所以农民们才会害怕四月初在立夏来临之际,天上一直的下雨的情况。
小编有话说:我们的老祖先们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早些年遭遇猛兽袭击,洪水个干旱,但是依旧存活下来,之后为了能更好的生活,自觉地将人和自然的各种关系进行重新的思考,通过对生活和劳作的官产,发现了自然的一些规律,于是便有了民间谚语。因其通俗易懂且朗朗上口,在民间被广泛流传,并且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加入新的知识,不断接受新的验证,从而不断完善,成为指导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工具,因此也有人说谚语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虽然现代社会有了天气预报,但是这些谚语和俗语还是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所以我们在面对这些谚语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现实生活去感受谚语的魅力,这样才能体现出谚语的价值。所以小编觉得大家可以验证一下明年的天气,看看在谷雨和立夏这两个节气的天气情况是不是会影响庄稼的收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