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塔戈之不得不知——Janet Frame

 新西兰导游天舒 2021-10-31

新西兰很小,所以很多人和事情都会联结在一起,经常性的轨迹有所交叉甚至重合,这一点也不令人感到惊奇。

记得在电影那个系列中提到过简·坎皮恩(Jane Campion)除了《钢琴课》外还拍摄过另一部重要的电影,叫《我桌上的天使》(An Angel at My Table),这部自传题材的影片说的就是Janet Frame,一位新西兰重要的女性作家。

Janet Paterson Frame ONZ CBE(1924 年 8 月 28 日 - 2004 年 1 月 29 日),作品无数,海内外获奖无数,获得新西兰勋章的荣誉,她的命运堪称跌宕起伏。

Frame出生在但尼丁,童年在Outram(就是前些天跟里弗顿争夺照明谁第一的那个郊区小镇)和温德姆渡过,后来稳定生活在奥马鲁,在她的处女作品中杜撰的地名Waimaru大概就是Waimate和Oamaru的杂糅产物,正如在她自传中总结的,两个青春期姐妹在不同的事件中溺水身亡和兄弟乔治的癫痫病,导致她的童年无法正常。1943年她上师范学校,不久出现了自杀倾向,期间与著名的性学家钱先生(John Money)通过治疗产生了联系,在小镇Gore还现存钱先生捐赠的众多艺术收藏品(详见《Deep NZ︱乡村音乐之都戈尔(Gore)》)。

有个好玩儿的事情:Frame的母亲Lottie是新西兰大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的家族女佣,(详见《徐志摩最崇拜的新西兰女作家》

1945年,因为举止异常,Frame被送进但尼丁当地医院的精神病病房进行观察,不久就被转到了臭名昭著的海崖疯人院(Seacliff Lunatic Asylum),这座疯人院是第一教堂的设计者劳森设计,但由于施工问题造成部分倒塌,在Frame到来之前,这里的一场大火还夺取了37条生命。

在接下来的8年里,Frame频繁出入各个精神病院,还接受了当时比较通行的电休克疗法和胰岛素治疗,1951年,她的一部短篇小说集获得出版并获奖,这一获奖使得本来计划好的脑额叶切除手续紧急取消,四年后,她离开海崖疯人院,前往奥克兰与另一位新西兰著名作家弗兰克·萨金森(Frank Sargeson)产生交集,1955年4月到1956年7月,她在塔卡普纳(当时还是郊区)完成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猫头鹰哭泣》,1957年,基督城的飞马出版社出版了这部重量级作品,次年,获得新西兰文学基金成就奖。

1956年年底,Frame就离开新西兰前往欧洲,主要居住在伦敦,接下来的7年是她创作的旺季,1958年5月她出于各种原因将自己的名字改为Nene Janet Paterson Clutha,其中Nene表达了她对传奇毛利酋长Tamati Waka Nene的钦佩,而Clutha就是南岛第一大河克卢萨河,两者都是她的创作源泉。

在伦敦,美国的艾伦·米勒(钱先生的弟子)认为Frame就没有患神经分裂症,那些天马行空的浮想联翩只不过是其天才的一种具象表现。随后Frame在Robert Hugh Cawley指导下开始系统性治疗,后者鼓励她继续写作,接下来的7部小说都献给了这位精神方面的专家。

1990年2月6日,Frame因其蜚声国际的文学才华和成就获得新西兰勋章,甚至有人预测她将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后来证明这个预测并不准确。

2000年后,她本人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在新西兰成为显学,许多人因为研究她的生平而获得成就,她的三部自传也成为争相研究的素材源泉,这三部作品分别就是《To the Is-Land (1982)》、《An Angel at My Table (1984)》、《The Envoy from Mirror City (1984)》 。

2004年1月,Frame在但尼丁因白血病去世,享年79岁,我猜,这次她终于得到了毕生求而不得的灵魂的安宁。

前一篇:《穿过幽暗的岁月︱海崖疯人院(Seacliff Lunatic Asylu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