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雾看瀑布砸深潭

 马帮图书馆 2021-10-31

(经历2021年)

(22)

昨天下了一天的大雨,早上拉开窗帘浓雾弥漫,雨似乎停了,庐山上的气温降到了11度了,让人有一场雨为冬的感觉,在客房里我打开了电暖气,穿上了带来的所有御寒保暖衣服以抵风寒。

浓雾锁住了整个牯岭镇,真可谓:一片汪洋都不见了。

雨停了,细细的雾蒙在眼前只能看见伸手的距离。早餐后太阳出来了雾渐渐的散了,几缕阳光洒下山城,赶紧背好物品准备乘车观赏庐山的瀑布。

古人称“匡庐瀑布,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故名;势如奔马,声若洪钟,总落差155米。古人描绘曰:“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极为壮观,撼人魂魄,这就是庐山的三叠泉瀑布也是庐山瀑布的主景区。

牯岭的雾散开了,祈盼着能在三叠泉看到那首所有国人都能朗朗上口的《望庐山瀑布》诗所描绘的景色了。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乘坐景区观光车来到三叠泉景区,导游说:观赏三叠泉有两条路,1、沿山溪绕山而行大约需要2小时40分钟;2、要以最便捷的方式到三叠泉可搭乘上下行的轨道车,可为大家节省数小时;乘坐轨道车当然是首选,随着客流穿过密林买票排队乘坐轨道车。

山风劲吹的时候,只见远山云雾在山间翻滚、奔涌、升腾、追逐。原来温文沉静的云雾,竟成了诡秘的魔术师,一忽儿我们被云雾包围,一忽儿又云开雾散。沿着森林栈道向三叠泉漫步行走。

走出轨道车站,来到三叠泉入口处只见山雾如蒸汽般开始从下往上冒,越往山下雾越浓重。耳边听到大水下泄撞击山石发出的轰鸣,却看不到山岩与瀑水。

山风掠过,忽而清晰的看到瀑水下落,瞬间眼前就啥也看不见了,只见从山下返回的游客各个大汗淋漓,呼哧带喘。我有点犹豫了这么大的雾即便走到潭底能遥看挂在前川的瀑布?也只能听而看不到了。

问了一下抬着滑杆的轿夫还有多远?说还有一半的路。坐下休息片刻,看看雾锁山川的势头,真想到此折返,想着即便下到潭底也不会再现银河落天的一幕。

看见一位银发老者,手握拐杖一步一步从下往上攀登,我伸出拇指为他点赞,问他到潭底能看到瀑布吗?他说:“能看到的瀑布像是天水如漏的倾泻,另有一番情致,跟李白看到的不一样,应该说李太白都没有诗写过、见过的景象。”

老人家还挺幽默,我又来了精神不觉得加快了下山的脚步,越往下行水声越大,轰轰隆隆的响声覆盖了山下的一切动静。

终于走到了潭底大水从天而降砸向深潭到有古人描绘的玉龙走潭的景象。大雾封锁着山岩,没能看到李太白先生描述的美轮美奂挂在川前的三叠瀑布。

返回的路太艰难了,望着数百级旋转的台阶恍如天梯一般的有人细数过共1380多级台阶,我就是手脚并用的爬上半山的缆车站肯定也累的半死了。

我考虑到明天要下庐山,北山公路还要闯过那398个胳膊肘子弯,为安全起见,请轿夫抬上三叠泉!说好了价格坐上滑杆,轿夫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前面一个子矮一些的,后面两位个子高一些的抬起来,我稳稳的坐在竹椅上他们迈着沉重的步履,蹒跚向上攀登。

轿夫前后抬着我们俩一个阶梯换乘一组人,接替而行,轿夫把我们放在最后近百阶几乎呈陡直的台阶下,结账时我将口袋里的现金几乎倾囊而出,他们一句:“我们付出的动力能量是新鲜的血液。”我又让夫人从囊中掏出300元作为奖励。

最后的百级台阶,我几乎徒手攀爬。没有看到三叠泉落九天的美,不能不说遗憾,但我今天毕竟追逐着诗人的足迹看到了一个别样的三叠泉,它美在我臆想的意境之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