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连市疾控中心最新提示!

 大连兰草 2021-10-31
图片

0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近期国内多地出现本土疫情,我市持续存在新冠肺炎输入、传播和扩散的风险。广大市民应继续提高警惕,始终坚持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手卫生,从省外返连后做好14天健康监测,注意饮食卫生、日常清洁和通风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

图片

该病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传染力强,人群普遍易感。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腹泻、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等症状。

预防小贴士:

1. 请市民持续关注国内疫情动态,暂缓前往疫情发生地区和中高风险地区,如有旅行计划,建议避开边境口岸地区,要按目的地要求携带48小时以内核酸检测报告,并务必全程做好个人防护。

2. 坚持规范佩戴口罩。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尤其在进入公共场所、密闭空间,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规范佩戴口罩。

3. 咳嗽、打喷嚏时一定要用纸巾、手绢、手肘来捂住口鼻,防止产生的飞沫直接或间接造成病毒传播。

4. 勤洗手是保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办法。饭前便后、接触公用物品后、触摸口眼鼻之前,务必认真清洗双手。可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遵循七步洗手法洗手至少20秒。

5.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可有效降低空气中病毒和细菌的浓度,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6. 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有效、便捷的手段。目前我市已开展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接种,请符合接种条件的居民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为构建免疫屏障贡献“一臂之力”。

7. 持续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或丧失、腹泻等症状,及时做好个人防护,到正规发热门诊排查诊治,就医过程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不隐瞒、不回避,并遵医嘱留观排查。

02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热、头痛、咽痛、咳嗽、流涕等。冬春季高发,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2020年我国流感的发病率有所下降,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流感的威胁。实际上,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威胁一直存在。

图片

预防小贴士:

1.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2. 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3. 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4. 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患者应居家隔离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患者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规范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03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吸入唾液飞沫传播,病人是主要传染源。病人在腮腺发生肿胀时,传染性最强。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特别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青少年和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人群。

图片

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为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可伴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症状。腮腺肿大是本病的最典型特征,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腮腺肿胀大多于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腮腺肿大时体温升高多为中度发热,5天左右降至正常。总病程大约10~14天。虽然该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发病7~10天会痊愈,但发病期间,患者会感到腮腺肿痛,有可能引起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造成病人的不适。因此,做好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工作,能降低被传染的概率。

预防小贴士:

1. 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孩子出生后18~24个月内,应按国家规定,及时接种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

2.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常通风,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免疫力。

3.学校及托幼机构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对因病缺勤学生进行登记追踪,一旦发现有腮腺肿胀等症状的学生,及时安排就医,并报告相关单位。患儿病愈后方可入托或上学。同时需加强学校及托幼机构学生腮腺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04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寒冷季节呈现高发。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我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5%左右,血清抗体水平调查表明我国人群中诺如病毒造成的感染十分普遍。

图片

诺如病毒能够引起的疾病:

诺如病毒主要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称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但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流行季节,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症状多表现为呕吐、腹泻,以呕吐症状更多见,故又称“冬季呕吐病”。

诺如病毒传播方式:

传播途径多样化,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人与人之间可通过粪口途径(包括吸入呕吐物或粪便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不注意手卫生;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都可以引起发病。

预防小贴士: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公众做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要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等健康生活习惯。

05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经鼠传播、由汉坦病毒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的急性传染病,春季和冬季有两个发病高峰。该病起病急,进展快,若救治不及时可引起死亡。如果感染后,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重症率和病死率可显著降低。

图片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症状包括发热、皮下出血、全身酸痛等;可伴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和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等症状。

预防小贴士:

1.防鼠灭鼠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防鼠为切断传播途径,灭鼠为消灭传染源。

2.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我国针对流行性出血热实行扩大免疫规划接种措施,流行区人群应接种疫苗。

3.在野外或田间活动、劳作时,不要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要在草地或草堆上坐卧。如果手上、脚上有皮肤破损,要及时消毒包扎。

4.清理脏乱杂物、稻草、麦秸、玉米秆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处理死鼠时,要戴手套或使用工具,并且将死鼠挖坑深埋或焚烧。

5.病人治疗要“三早一就”,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①早发现:发现疑似病例,应尽早就医并及时向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②早休息:发病后立即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③早治疗:早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为本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

④就近到规范性医疗机构治疗:就近治疗,避免长途转送加重病情。

06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属于有毒气体,吸入肺脏后可与血红蛋白结合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失去运送氧气的能力而造成人体组织缺氧,从而发生一系列中毒症状,轻度中毒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等;中度或严重者可出现昏迷、虚脱,常可并发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等,甚至危及生命而造成死亡。11月,我市进入取暖季节,特别是采用煤炉取暖的市民,应采取通风等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止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图片

预防措施:

1.在冬季使用煤气和燃煤取暖时,一定注意室内合理通风换气,每天开窗换气不少于两次。

2.对取暖用的煤炉要装好烟囱,改良取暖设备,定期清理烟道、烟囱、风斗,密闭空间应设置通风管道。要等到煤炭完全燃尽之后再入睡,睡觉前要检查火炉是否封好。

3.燃气热水器的安装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并定期检验;注意燃气热水器正确的使用方法。

4.使用煤气灶具一定要定期检查灶具胶管是否牢固,并及时更换老化胶管,最好做到每两年更换一次,此外,使用后建议关闭煤气总阀门。

5.有煤气或液化气的家庭最好安装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器,当周围出现煤气或液化气泄漏时,要尽早采取避险措施。

6.避免在密闭车库或空气不流通的地下室长时间发动车辆,或待在密闭的车内开空调睡觉。

7.吃火锅用木炭或煤气时,一定要注意室内通风,以防一氧化碳中毒。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了怎么办?

1.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一旦发生煤气中毒,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把患者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使其及早呼吸新鲜空气。如能发现煤气泄漏来源,应迅速关闭煤气开关。救助者要做好个人防护。

2.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同时呼叫救护车送往有高压氧仓的医院抢救。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可将昏迷不醒的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

3.中毒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

4.注意在充满煤气的房间内,千万不要使用手机等电器,避免引起爆炸。

 闻大连 (微信号:dltv8811)编辑制作

资料:大连卫健委 大连市疾控中心

编辑:婧琦 燕子

美编:孔德成

校对:王涛

主编:曲茜

监制:宋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