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灭之刃的梦境解析,透视主角团

 玖弋阁 2021-10-31

有读者留言问:为什么不写下《鬼灭之刃》无限梦列车那部分呢?里面几个梦境都挺弗洛伊德的。想想确实这段值得一写,尤其我还没为主角团写过什么内容。

我花了不少笔墨在反派角色上——其实笔墨还不够多,每一个反派都有人性中的被放大的某部分,是非常精彩的内容。之前两篇文章是无法完全囊括这些的,理想状况是每个角色单开一篇……

言归正传,由于反派太过出彩,我对于主角团就有点忽略了,为避免厚此薄彼,在此为主角们献上鬼灭的梦境解析。

梦,镜面扭曲

梦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东西。在梦境里,秩序与无序共存,现实与荒诞并列:前一刻符合现实逻辑的事情,后一刻就呈现出荒唐的局面。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只说对了一半,所思成梦理所当然,人们容易释然。可是一旦内心未触及的隐秘部分成梦时,人们就不那么容易接受。幸好梦境被记住的概率不太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于是人们就不太会受到它的干扰。

即便如此,人们对梦有着欲罢不能的探究欲望,这欲望最初可能来自未知。试想第一个做梦的古人,如果醒来却什么都不记得了,那他实在是幸福,可以继续欢乐地过活每一天。如果醒来,梦境中的一切清晰可见,他会是什么感受?害怕!自己做了什么,居然能看到这些东西,是上天传达什么信息吗?还是有妖邪想要对付我?古人的小脑筋停不下地疯狂转动,毕竟第一次做梦,这种状况还前无古人。作为第一个体验的人,难免恐慌。

遇见不了解的事物怎么办?去了解它。周公解梦就是中国古人的应对之法,带着点东方式的玄学意味。西方在意识与梦境的探究上,比东方走得远一些。

弗洛伊德成为心理学的大咖,得益于他对意识的划分:潜意识、前意识、意识,潜意识与前意识又统称为无意识。题外话,这划分我相信柏拉图给过他启发。弗洛伊德在其学术发展的后期,又将人格理论与意识划分结合:本我-潜意识,超我-前意识,自我-意识。(这只是大致划分便于理解,学术中超我、自我都与意识有交集。)

一旦梦境与意识层面联系起来,梦境就没有那么不可理喻了,一切变得有据可循。用专业术语来说,梦境就是意识的投射。意识就好像光源,包含着你的一切念想,然后无脑地照射到梦境这块玻璃上,让这些念想自由组合,拼凑一个五(luan)彩(qi)斑(ba)斓(zao)的故事说给你听。

从梦境中抽取线索,是解读梦的关键。幸而主角团的梦境线索并不难寻,并且这些线索直指他们的本质个性。

无限梦列车,梦境结构

无限梦列车是主角们与boss正式开战的序幕。作为下弦月最后的残留,眠鬼被无惨赋予力量,作为前哨来执行灭杀主角的任务。

眠鬼擅于在梦境中杀人。他制造的梦境结构,清晰地表现了弗洛伊德意识理论,显示了无意识和意识两个部分。至于是否严谨,则值得商榷:一般做梦时,无意识层面也会渗透进入梦境,所以不会有这么界限明晰的图层。作者为了更好的表达这令人头疼的概念,也算是尽力了。

我们的主角团被自己的梦境包围,梦境场景都是他们熟悉或挂念的地方。在这个地方之外就是主角的无意识区域,中间有一层阻隔,突破阻隔就可以进入无意识区域。

无意识区域中存在着精神之核(图中的小红心),摧毁精神之核,主角们就会变成废人——永久丧失意识。永久丧失意识,如果得不到精心的照顾,那就等同于死亡,参考植物人。这部分原创内容还挺像回事。

             

我妻善逸,爱情

我妻善逸,出场的感觉就是非常胆小的人,对弥豆子的一见钟情令人莞尔。所以当他的梦境是带着弥豆子约会时,也就不足为奇了。

爱情,是善逸内心的欲望。如果爱情代表着建立亲密关系,那么善逸就是个为爱诞生的男人(笑~~)。这么直白好懂的男人,确实符合作者的设定。             

有趣的是为什么善逸没有梦到爷爷呢?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毕竟爷爷也代表着亲密关系的一种。

唯一能解释的是善逸本性胆小,追求的是安定满足的生活,战斗不是他的追求,而平凡人生才是,所以他对爱情的向往,远超对剑士的执念。况且爷爷给予了他足够的关怀与教导,他没有背负太多的使命,他要做的仅仅是成为他自己而已。

善逸的人格中突出部分是自我,相对于本我依据本能行事,超我依据极高的道德原则行事,自我是特别能与现实保持良好互动的人格部分。一面嚷着可怕(本我),一面成为剑士版毛利小五郎(超我),矛盾搞笑的善逸平衡了两者,这是善逸自我部分强大的写照。

这一形象在善逸梦中的无意识部分,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善逸无意识领域是一片漆黑,暗示他胆小的本我状态,而暴走的善逸是超我的状态,对抗一切不合适因子。

             

嘴平伊之助,强大

以猪头示人的伊之助,是三人中最接近原始状态的主角。他的梦境没有绮丽的美景,只有光秃秃的山洞。作为老大的他,带着三个小弟在山洞中探险,刺探敌手打败敌人,占山为王。

                   

他的无意识区域不若善逸那般漆黑一片,却也曲折崎岖,四通的隧道如同迷宫。显而易见,荒芜是他成长的背景色,为强是他生存的准则。未能成长于人类群体中,他的底色总带着野性;他受到零星的教育,未能彻底开化他。他不是不聪明,而是没有机会。他只能遵从本能来获得最大的生存机会。

     

本我,成为伊之助人格中最强大的部分,是成长环境造成的。于是我们见到了坚硬的山洞、曲折的通道,这些代表着他开化不全的心灵,也代表着他坚硬的铠甲,暗示他变得坚硬对抗一切危险的本能。

炭治郎,亲密关系

炭治郎的梦境是那么理所当然,提不出一丝的质疑。

一夜之间失去家人的痛苦,是难以磨灭的,时间也许能冲淡,但每每回想当时当刻,五内俱焚的痛却是淡不了、灭不掉的。这种时候,为了保护人自身、避免崩溃,人的心理防御机制会启动。

否认与升华,是他相继选择的心理防御方式。

多少次炭治郎希望那是一个梦呢?希望睁眼看到的依旧是一家人温馨的场景。否认灭门惨案,仅仅是片刻间的思绪。旋即,炭治郎便投身于灭鬼的行动中,将灭鬼复仇升华为拯救更多人,让他们免于自己遭受的痛苦。最后否定事实的强烈愿望并没有占据他的意识,只能蛰伏在无意识中。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梦境出现得毫无疑问。心理防御的否认机制在梦境中得以脱离超我(升华后杀鬼救世的执念)的压制,家人存活、大家快乐生活的愿望在梦境中实现。

他最在乎家人,他最重视的亲密关系。这个梦境令人唏嘘。

             

炭治郎从梦境脱离,大部分人一定认为这是主角光环的作用:为什么善逸、伊之助在梦境中都没有被“现实中的自己”提示,而偏偏炭治郎就获得提示呢?这不是主角光环,是什么?

是炭治郎强大的超我人格。超我代表着人道德的一面,往往会压制本能。比如打人是不对的,有的人就会克制不动手,这是超我在起作用。炭治郎一心要杀鬼,拯救更多的人,他的超我基于这个愿望发挥了极大的潜力,让他不断突破极限,在每一次的战斗中变强。

在梦境中贯彻杀鬼心愿的超我,能突破梦的边界,在河边以倒影的形象出现,警告梦中的自己。所以这并不是简单的主角光环。

             

主角无意识领域中出现的自我,又与其他主角不同——是发光的小人。这倒真的是主角光环,大概作者就是想提示我们,小炭是个善良温暖的孩子,在意人与人的联结。

             

梦,透过镜面

伊之助的本我,善逸的自我,炭治郎的超我,活脱脱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写照;梦境、意识、人格三部分在情节中相互交织,又是弗洛伊德理论的剧情版。

当然故事的主角团们忙于灭鬼大业,自然也不会知晓梦境昭显的意义;读者激动于剧情,自然不会注意这些细节;可能连忙于更新的作者自己都不会知道能被解析成这样吧!

从这些解析,能确定作者对每一个角色的用心程度:人物们都是丰富的,经历是连贯的,少有脱节。这些才让解析角色成为可能。

一个完整的故事,不仅仅有主干内容,还有外延的内容,是一个完整故事世界观的最高形式。《鬼灭之刃》,达到了这种境界。向作者吾峠呼世晴致敬~

【文/云玖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