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品银币大珍“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

 天府源泉 2021-10-31

在中国机制币中的有一枚光绪元宝被称为顶级珍品,那就是“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这枚银币在国内拍卖会多次拍出,价格高达100万以上。令人惊叹!

如2007-11-08“北京诚轩2007年秋拍-钱币”专场拍卖一枚征集自香港重要收藏家的,重27克的”福建省造官局造七钱二分”美品,成交价格达168万元。

“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系19世纪初叶在福建官局铸造的银币。当时全国有20多个省都有造币厂,都在铸造银币,唯独它铸造的钱币如此珍贵?这是因为,其铸额不多而流通日久,留存至今罕见。为啥它铸额不多?

一、历史信息

互联网上有这些历史信息:

光绪年间,闽省所需银元均由广东省供应,因路途遥远,往返费时,闽督准商人“孙利”就用集股购机的方式,在闽地试铸,并规定未经户部令,不准商人附搭股本或自行铸造。后“孙利”特拟定闽籍浙江候补知县“孙葆”办理此事,再由善后局、盐道司筹款续铸。但时日一久,局库支出困难而无款拨给就此作罢。 因此事是由官督绅办,在当时只是权宜之计,且也不符政体。故后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特委藩司“张曾”、盐道司“杨文鼎”督办局务,并接受机器厂房、物料等事宜,其铸制费用均由该“司,局”自行设法筹款,铸成后发商行用。闽省自接办后改为“福建银元局”。以后所铸银元,其币上端均书“福建官局造”字样。

历史上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侵略者不断地对我国进行经济掠夺。他们使用90%成色、标重七钱二分的白银,套取中国重达一两、成色93.5%高纯度白银,造成白银流失,价格飞涨,百姓苦不堪言。

光绪十三年(1887)两广总督张之洞为抵制外币,率先奏请朝廷在广东试铸银币。张在调任湖广总督后,在湖北也设立银元局开始铸造银元。湖广两省的银币推行非常成功,其后各省纷纷效仿,朝廷也极力推广,“福建官局”即在其中之列。

其实,福建铸造银币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道光十八年(1838年)。福建省当局仿西班牙本洋手工打造了寿星银饼。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又在闽台两地手工土法打铸以草书七十四(指币重七钱四分)的“漳州军饷”银饼。再往后,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廷批准福建省由官绅创办造币厂,购入机器仿铸广东、湖北两省银元。但在同年10月,奉清廷急令停办。原因是清廷发现福建以官绅合办铸币不妥,随即令福建总督边宝泉?---1898。字润民。汉军镶红旗人。同治进士。历官浙江道监察御史,户科给事中至陕西、河南巡抚,闽浙总督)收回了铸币权。在这一时期铸造了“库平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及三分六厘”等小额银币,后来还试铸了“福建官局造库平七钱二分”银元,并有实物存世。至于七钱二分银币的具体铸造时间,藏界又认为是光绪十六年(1890)、二十四年(1898)、二十五年(1899)、 二十八年(1902)诸说。但老朽查见福州大学人文社会学系刘敬扬查阅古籍研究所获:

光绪三十年5月25日刊行的《东方杂志》第一卷第五期财政专栏载有《各省理财汇志》中的信息,认为福建官办银元局系光绪26年(1900年)十月初五日殊批,此后陆续购机扩建至光绪31年(1905) 。认定福建官局试铸“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元在光绪三十年 (1904) 比较合适。

当时,福建经济落后,用辅币流通已经习惯,而其主币库平七钱二分因面值大,流通极为不便。故此,官方后来发现无发行大银元的必要,迅即停铸了“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导致该币发行流通极为短暂,成为绝版。因铸量不多,在流通中又有部分银币散落民间,再颇历战争,终究留存至今的极为稀少,加之铸制精美,因此成为中国机制银币的大珍品,被泉界称誉为“银币十大珍”之一。

二、对该币的品鉴

该币正面珠圈内镌对读 “光绪元宝”,宝字为繁体,从缶(音读“Fou”),故俗称“缶”宝。中间为同一内容之满文。上缘镌“福建官局造”,下缘镌“库平七钱二分”,左右两侧均饰以四瓣花星。

币背面以蟠龙为主图案。细看蟠龙龙图构图生动,龙眼炯炯有神,龙牙利齿,龙口大张与唇下燃烧的绣球呼应。龙冠及身体各部位鳞片翘起,立体感强烈。 龙爪尖利,关节分明;龙尾、龙须清晰。 龙图一点到三点位有祥云4朵,六点位有祥云3朵,八点位有祥云1朵,九点到十二点位有祥云5朵,均一字排开;蟠龙内环三点和九点位各有祥云三朵;两点和十点位有两个小四瓣星。

币上下缘均镌以英文,分别为FOO - KIEN PROVINCE (福建省) ,7 MACE AND 2 CANDAREENS (七钱二分) ,左右两侧均饰以四瓣花星。

真是美不胜收!

三、版本及特征暗记研究:

由当今发现的此钱币的特征可细分为多种版式。目前比较认同的至少是深模版(币文字体,龙图携刻较深)和浅模版(币文书写略有不同,龙图携刻较浅)两种。

老朽有幸藏有深模版和浅模版钱币各一枚。无从考证或鉴定它们是大清遗存还是民国老仿。自己看真就好!现展示于下,以餐读者:

1、深版:

钱币实测直径39.3mm,厚2.5mm,重26.84g。

​2、浅版

钱币实测直径39.5mm,厚2.4mm,重26.4g。

自2019年7月我就对此币有些研究(详文请移步转阅我的博文《清大珍“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83a705c0102yg1h.html)或今日头条
https://m.toutiao.com/is/R8pWTS4/?=清大珍“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鉴赏

通过对自藏品的深度研究,我斗胆认为福建官局试铸的“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元有疑似铸造定点位及铸造暗记。但是否正确不敢断定,仅与同好分享,抛砖引玉,共求真蒂:

A)深版银元的定位点及暗记:

​ 我发现在该币的图文面和龙面均有铸币特有的小圆柱定位点和暗记。

B)在图文面币中心的满文左侧和“寶”字右下侧之间有一个圆柱形小圆点;在上缘“局”字第一撇左上侧,有一圆柱形小圆点。

​1)在龙图面的下外缘阿拉伯数字“2”和 右侧英文字母“C”之间有一圆柱形定位点以及上緣字母“KIEN”的“E”下面的定位点。

2)在上緣英文字母“KIEN”和币中心龙头左上方第一朵浮云左上的第一个定位点(①);

3)龙头左龙须与旁边的小龙云之间的第二个定位点(②);

4)龙头下部,七焰龙珠左侧与龙云右侧偏下位置的第三个定位点(③);

5)龙嘴下的龙珠左第二朵龙云右侧有意流银的三小圆珠。

​6)该币的龙图和图文肉体雕刻师做了特殊处置。就是在所有币文笔划和龙图肉身上均携刻有非作伪雕刻师能仿制的无形划纹、小圈旋转纹或凹凸不平的面,雕刻技艺令人惊叹。

我验证过“大清户部光绪元宝一两”, “中外通宝关平一两”、“大清丁未双龙一两”等多种光绪年铸造的银币币文和龙纹上,均有采用小圆圈、小圆点做防伪暗记的高超措施。

在互联网上,与我的藏品相似的一枚藏品,有2011年2011/06/23 “传世美品银币馆“孙爱国在华夏搜藏网上展示的一枚被称作深版的“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 据他介绍在2011年5月22日,由央视《寻宝》栏目特聘专家蔡教授在泰州万达广场鉴宝现场鉴定该币为真品。

四、对真赝品的辩识之认识

由于该币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历来受藏家追捧。从民国起,就出现多种仿制品,与真币混淆视听!不过,即使是民老仿,也有相当的收藏价值。如下图,

2010年11月13日,在北京诚轩拍卖场还以RMB17,920元完成交易。

但现代高仿赝品就毫无价值了。因此,在收藏时,爱家一定要从细节上注意分辨真伪。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辩识。

1. 藏品的几何尺寸和物理数据。

按“大清国币法规”要求,此币的直径应在39mm左右,厚度应在2.4-2.5mm左右,重量在26.5克左右(合七钱二分)即使经过磨损,重量也应在25.6克以上。含银成色在九成。计六钱四分八厘。重量不足,成色低下者必为赝品。假币的重量和真币相同,则假币的直径和厚度往往略大于真品。原因是含银量底的钱币赝品银质不纯,密度不够。

我查见《福建文博》2009年第4期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学系 刘敬扬 在其论文《清末福建机制银币述略》中剖析,该币直径38.5毫米,成色88%,重26.56克。可做为重要参考。

2.观形制。与钱谱和互联网,拍卖公司上标为真品的钱币作仔细比对。

说实话,我仅发现国内公开发行的华光谱著《全彩中国银币目录》;

华光谱《中国银币大集》;

《中国金银币目录》搜藏图295;

藏家孙浩先生著《百年银圆》等钱谱

中国上海博物馆馆藏施嘉干遗孀董逸新及子女捐赠施嘉干旧藏“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 银币;北京诚轩征集于香港搜藏家、鉴赏家张璜所藏此图。

重27克

但我无从考证上述作者的银币图来源于何处?也尚于其他途径证明这些图片对应的钱币就一定是真品!但在无参照物的前提下我只好认同他们为真币图)。由展示的银币图可见:该币正面文字清秀俊美,大气磅礴,背面龙纹打造深峻清晰,铸造精湛。可作为我们比对的参照物。

看钱币的上缘,下缘,边道,边齿(直齿),内珠圈的携刻铸造是否均匀、规范。

看所有的钱币英汉满文,蟠龙图的携刻铸造质量:

文、图立面程度,清晰度,龙图细节是否可究?(与原铸模和铸造压力有关)

边齿有无插痕?边齿立面是否深峻,与币缘结合部是否有水堵?

地章是否光洁平整,有无沙眼或发泡点?

内齿是否布局均匀,是否符合暗记?

看币面的四瓣花是不是变成了四点或长六角(赝品)?

3.看钱币包浆是否是九成银或1成铜与自然氧化形成的氧化层膜是否与材质对应。真银币,尤其是未入土窖藏的银币,氧化层(包浆)呈暗灰,但对光倾斜折反有不刺眼的泛银光。窖藏的银币呈坟墓灰,受潮后与地下的酸性物质接触氧化腐蚀后会生成铜绿(氧化铜),甚至成黑古色。

4.手感触摸。未被腐蚀过的真银币表面手感温润如玉,有柔软质感又如油浸感,瑟手感,与触摸铜币大不一样。

5.听声辩识。用左手姆指尖托在银币中心,保持平衡,右手用另一钱币或其他金属器具敲击这枚钱币边缘。听声音浑厚不尖,并有余颤音缭绕持续3秒以上。不像铜币,敲击声尖,余音短促。

2021年10月26日撰稿于成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