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635期:​秋约桃花谷【武长青】

 太行文学l苑 2021-11-01
秋意正浓,山水俱清,正是秋游好时节。哪里去?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在太行之南,有一特色小镇,石墙、石瓦、石阶、石路,蓝天白云之下,石桥流水之旁,绿树青山之中,掩映着的石屋最惹眼,尤其那不规则的石瓦,块块拼压,自成图案,在阳光照射下,纹理清晰,线条简洁,流淌着遥远的拙朴的天然之美———不用说,这就是石板岩了。
 
游览石板岩美景不下数十次,但因免票,又因周末,心中的欲望又被点燃。驱车向西,一入大山,精神一振,林深山秀,草木蔚然。迂回蜿蜒,蛇行盘旋而上。驶出太行隧洞,便如推开一扇新窗,苍苍莽莽之间,奇峰秀立,林壑优美,不由人不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
 
出了隧洞,又是一弯一绕,一绕一弯,渐行渐下,不远便望见大峡谷。这大峡谷,南北走向,谷底有溪,溪水北去,如情侣散步,悄悄私语,穿石桥,抚卵石,踏乐曲,“叮叮咚咚”,不急不缓,悠然而行,最后融入太行平湖。一溪碧流汇成一片汪洋,如一块碧绿的宝石镶嵌在太行山深处,滋养着草木鱼虾,滋润着山里人。
 
石桥是一座拱桥,齐整的块石,颜色灰暗又带点红,与这石屋、石楼融为一体,与这大峡谷、大山融为一体,她就是这美景中不可分隔的一部分。过了石桥便来到石板岩小镇,小镇不大,简洁古朴,除石楼、石屋外,街道全由青石铺就,整个小镇就是一座石头拼成的小镇。走在街道上,看那青石钻印痕痕,青光闪耀其上,不知多少工匠,握钎挥锤,锤响石飞,“叮当”之声回响深山,才有了石板岩这许多石头的纹路与雕饰。
 
历史悠悠,山石见证!

小镇处处皆胜景,我独喜桃花谷,想那三九严寒,大雪纷飞之际,桃花傲然盛开。茫茫白雪,红花点点,何其娇艳,何其美哉。

 
石板岩历史上曾用名桃花乡,可见古人亦被这美景陶醉。寒冬桃花如诗如画如梦,更兼桃花谷内有个桃花洞,山里有桃花嫂子桃花面,可否会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桃花运?让人充满遐想。
 
步入景区,但见人头攒动,人如潮涌,人山人海,然在这莽莽群山之中,丝毫不见喧闹,清新的空气微尘不漾,反把这大山点缀得更加美丽。人中有景,景中有人,人景合一。

抬头一望,壁立千仞,如刀削斧砍,钢铁般矗立,这峭壁就像那山里的男人,爽直率性,却又铁骨铮铮。我忽儿的想,这山定是有人专门修饰了吧。是谁呢?一定是鲁班。

他像切蛋糕一样,分隔出重峦叠障,摆布成千山万壑,又把那一座座山逐个修饰,修饰得险峰兀立,修饰得巨崖如笋。他看着他的作品满意了,微笑了,但他又叹息了,这群山之中,无一条通路,岂不辜负了这美景?于是他又望向那条东山,那山绵延横亘,如青龙横卧,傲然雄视,首尾不见。鲁班凝神沉思片刻,踏上东山之巅,挽起袖子,卷起裤腿,束紧腰带,一声大喝,巨大锋利的斧头带着风声砍向山巅,瞬间星火迸发,轰然巨响之后,山巅被吹出一个豁口—这就是鲁班豁了

多少年来,人们进出石板岩全凭一条羊肠小道,如今宽阔的道路像一条飘带弯绕于青山绿荫之间,来此间的游客无不赞叹这百里画廊美景,而鲁班豁又成为森林运动公园中的登山胜地,此等变化,却非鲁班所能料到了。


桃花谷的山若是男人,那水必是女人,极妩媚又不失野性。初见那水,水流淙淙,水极清澈,纤尘不染。细听那水声,如抚琴之音,清脆悦耳;细看那水形,如女子的腰身,轻摇轻摆,妙曼至极。至黄龙潭,水声轰隆,飞珠溅玉,倾泻而下,如一条银色绸带,一头拴一块黄玉,一头拴一块碧玉。黄玉颜色渐变,由浅而深,碧玉通体碧透,宛若仙池。

 
一个人,浅而透明,纯洁无暇,再加上坦坦荡荡,思想广博而深邃,就让人既爱慕又敬畏了。
 
山谷高而深,狭而长,有阳光的地方明亮,未有阳光的地方昏暗;阳光照射着的树木鲜亮,未照射着的树木阴晦。行走之间,或明或暗,变化不一。
 
溪水沿着山峰折绕,游人沿着山路弯转,不知转了多少弯,行了多少路,前面的人看不到头,后边的人望不到尾,峡谷有多长,人群就有多长。游人正如那春天的花朵,热热闹闹,拥拥挤挤,聚聚散散,忽儿这儿拥一堆儿,忽儿那儿开一溜儿,五彩斑斓,万紫千红。让人想起朱自清的《春》,都来赶趟儿似的。这花儿还会唱歌行走,是有声音会移动的花朵,把个大山开得熙熙攘攘,绚丽多彩。有了人,这大山就有了生机,就有了情趣,才更美丽!
 
人们都被这美景所折服,或呼朋唤友,或携儿带女,或坐而进食;有的拍照留念,有的水边嬉戏,有的扯嗓高呼。天高气爽,水流清冽,欣赏山水的乐趣无穷无尽。

桃花谷的秋不浓烈、不张扬,树叶儿悄悄的凋零,看起来有些稀疏,泛黄的叶子在阳光照耀下,散发着温暖的颜色,像叙说着昨天的老旧故事。偶有一棵长在溪岸边的黄栌,突然的火红起来,让人想到白居易的诗,“石泉碧漾漾,岩树红离离”。然而走近了看,叶子已发枯干涩了。这里气温要比城里低一些,秋的凉爽挟裹着水的凉意阵阵袭来,心中就想起“清秋”这个词,不是原意的清秋,有清洁凉爽之意,又有点不沾凡尘。

 
一路山行一路景,涧水潺潺山间乐无论行多高,终不见“水穷处”。不是水往低处流吗?高处的水又从哪里来?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吧。水无手无脚,却可攀登到高处,皆因青春之活力。水遇石而绕,遇险而落,什么也拦不住她;可容鱼虾游弋,可容草木枯荣,什么也容得下。她一刻不得闲,她知道,停滞就会变为死水,就会腐臭了。
 
及至九连瀑,一瀑连着一瀑,一瀑高过一瀑,到最后那瀑,流水从两山之间一泻而下,水声轰轰,周遭水雾飞散,阳光映射,彩虹斑斑。游人被水气洒湿,亦乐而不厌,手舞足蹈,站在那过溪石上牵手留影。衣裳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不知彩虹是人的衣裳,还是衣裳就是彩虹?
 
飞瀑清溪桃花谷,危峰深壑石板岩。这桃花谷,有南方水的秀丽,又有北方山的雄伟,怎能不让人喜爱呢?

【作者简介】:武长青,70后,读点书,写点字,是挺美的一件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