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写作要求是:体现文体特征,结构完整。体现文体特征,就是写什么文体就像什么文体;结构完整,就是用清晰的思路来写作。而在议论文写作这方面考生已有所积累,学习中也有大量思路导图可供借鉴。如果能很好地借助这些思路导图,认真揣摩、熟练掌握,那么,就可以做到行文有章法,文体最规范,驱遣任我意。同时,在考场上节约时间,快速成文,易得高分。 三大常规思路导图 熟练掌握 一.并列式思路导图 1.思路导图及解说 2.考场范文示例 考生根据试题要求,确立了“薪火中国梦,激昂家国情”的中心论点,采用并列式逻辑思路,围绕“怎么办”,确立三个筋骨句,采用相似联想,调动六个关键素材,依此行文思想通畅、内容充实。 3.运用注意事项 (1)紧密围绕中心论点思考,可从中心论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任选一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 (2)筋骨句(分论点)之间,不可有交叉、包容的关系;句式保持一致,显得结构整齐、严谨。 (3)关键材料,在内涵与中心论点一致的前提下,追求典型、新颖,如这里引入的武汉前线84岁高龄的抗疫功臣钟南山的材料,就典型而新颖。 边练边悟1 请以“做人要心存敬畏”为中心论点,画出并列式思路导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二.对比(对照)式思路导图 1.思路导图及解说 2.考场范文示例 考生根据试题要求,拟定“将军立马,遮面琵琶”这个标题,形象地昭示了全文中心——欣赏中国雄浑豪放、柔婉细腻两种不同风格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形态的差异决定了不同段落内容的对比关系。据此,考生设立“欣赏中国,欣赏她最广阔的苍漠”“欣赏中国,欣赏她最细致的温柔”两个含有对比关系的分论点,分别选取敦煌、长城,李清照、林黛玉为例分析论述,在鲜明的对比中,让读者品味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3.运用注意事项 (1)围绕中心论点确定对比点,选择对比材料。 (2)对比对象必须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明显差异的事物。 (3)对比分析,要围绕对比点进行,揭示对比对象鲜明的个性。 边练边悟2 请以“做人要心存敬畏”为中心论点,画出对比式思路导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三.递进式思路导图 1.思路导图及解说 2.考场范文示例 作者的思维体现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引入“吃野味”的材料,分析其危害,提出彻底瓦解民众“吃野味”心理的建议,提倡拒绝“吃野味”。逐层深入,有条不紊。 3.运用注意事项 (1)本论部分段落之间体现由浅到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的关系。 (2)如果设置分论点,其间要体现出逐层递进的关系,逻辑思维严密。 (3)紧扣现象、问题写作,不要节外生枝,影响文章的深刻性。 边练边悟2 请以“做人要心存敬畏”为中心论点,画出对比式思路导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考场上容易得高分的思维导图 一.“点—正—反—深—联—总” 六字联珠思路导图 1.思路导图及解说 (说明:导图中的“正”与“反”位置相对灵活,也可“反”“正”。) 2.考场范文示例 (2020·浙江)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范文 审定自我,包容落差 个人对自我的预期和定位是内在思考的结果,即便足够明确清晰,往往也会受到家庭、社会等外界态度的置喙,这种外在的他人要求和期望与个体本身相异时,会导致落差和错位,这就要求我们冷静思考,理性择取,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落差。 反观当下,面对落差,有两种非理性的态度。一部分人对自己的目标过于肯定,死死咬住不肯放松,耳目闭塞,对外界的合理建议置之不理,这就造成了盲目的、绝对自我化的态度,导致落差加大;另一类则正好相反,个人的地位遭到弱化,被强硬地灌输外部经验,自我的表现力被压抑,这是外部力量强制性地抹平了落差,表面和谐,实则以牺牲自我为代价。 由此观之,合理的定位和规划必须理性考虑双方的因素,既要坚持自我追求,也要敞开心怀,正视落差,吸收家庭与社会的评价和预期。个人的看法是内在的、清晰的、最符合自我发展方向的,即便不是最适合的,也满足了内心真实的期望和获得感。卡夫卡《变形记》中的甲虫,是失去自己的人生坐标和美好的期望,被家庭需求绑架,一味地满足他人的异化产物,这种可悲的落差正是推动他变形的因素。这是放弃自我的悲剧。 外界的预期和社会赋予的角色也应被列入考虑承担的范围,合理纳入个人追求之中,尽可能地缩小落差与错位,落差有时可以通过融合的方式来消除,既满足了自我价值,又承担了家庭和社会责任。例如中科院院士张存浩,在美学成归国之后应国家需求多次转行,先是应社会需要投身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研究,再转向固液和固体火箭推进剂的研究,之后又转向化学激光研究,并在多个行业取得巨大成就,既满足了个人职业成就感,也满足了社会需要,完美“协调”了落差与错位。 落差往往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妥善地认识落差,在自我与家庭、社会之间寻求平衡点,实现准确定位,在接受和被接受之间化解落差。作为正要面对人生转折点的时代青年,我们应审定自我,认知清晰,也应善于接纳和聆听家庭与社会的需要,在不违背初心的前提下,用包容的态度理性对待落差,化解落差;反对以非理性、情绪化、极端化、狭隘化的态度去面对。 简评:本文有如下亮点。首先,审题精准。抓住“个人与家庭、社会”“落差或错位”两组关键词集中论证,深入挖掘。其次,论述思路清晰,驳立结合,层次丰满。首段引题,点明观点;第2段驳斥错误做法;第3、4段从两个方面论证观点,用例妥当;结尾两段重申观点,联系自我。再次,语言理性而晓畅,朴实且有力,为文章增色不少。 边练边悟 请以“做人要心存敬畏”为中心论点,画出六字联珠思路导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二.情境任务型思路导图 1.思路导图及解说 2.考场范文示例 (2020·浙江)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某高中学校校园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橱窗中,宣传文字内容配有一张惨烈的车祸现场图片。小王同学就此上书校长,认为学校里的安全教育宣传“给图给真相”用意虽好,但视觉冲击力太强,不太适宜,建议另换其他图片,如漫画等。校长回复说,漫画太“温馨”,不能给人多少触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教育宣传,只有“触目”才能“惊心”。当然,也欢迎大家提出更加完善的建议。校园安全宣传是“温馨提示”好,还是“触目惊心”好?同学们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或建议。 如果你是该校学生,也参与这场讨论,那么,你的立场是什么?或者对此有什么具体建议?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看法或建议。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范文 我看宣传图片中的智慧 某高中校园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橱窗中,文字的内容配有一张惨烈的车祸现场的图片,其用意是警告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通过“给图给真相”,用“触目”的方法让同学们“惊心”,而小王同学则认为“触目惊心”的图片视觉冲击力太强,建议换为其他图片,如漫画等的“温馨提示”,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首先,在我看来,“触目惊心”的现场图片的确会起到警醒的作用,但同时也可能会对同学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报道说,据统计,有不少学生因广告栏、宣传报上事故的惨烈图像,而产生畏惧心理,不敢乘坐公交车,甚至不敢过马路。这样看来,在校园宣传橱窗中放这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图片,实在不是最佳之举。 其次,又如小王同学所说,将“触目惊心”的照片换作如漫画的“温馨提示”虽然起到了宣传作用,但其效果显然不佳。同学们可能只是一笑而过,并不会意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也不认为这些事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能给人多少触动。 最后,诚然,不管是“触目惊心”也好,“温馨提示”也罢,其最终目的都是为同学们的安全着想,当然,不仅是肉体安全,还包括身心健康。因此,为何不将触目惊心与温馨提示相结合,使其取长补短,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对此,我的具体建议如下:第一、为达到宣传效果,学校可在宣传橱窗的开头,先放温馨的漫画等,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及阅读兴趣,让他们保持心情愉快;第二、在漫画的温馨提示之后,可放相关报道,其报道内容最好贴近学生的生活,以身边的事为主,在文字报等内容旁边可选用触目惊心的现场图片。但选择图片时,不要选择场景太惨烈的图片,可以选取冲击力不太强的图片,减缓视觉冲击力。第三、为更好地做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校方可邀请相关人士,如交通指挥官,为同学们开一堂讲座。通过面对面的交谈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及违反交通规则的危险性。这样既不会对同学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又能真正达到宣传的效果。 校园宣传总是需要智慧的,让我们一同用智慧的宣传方式来让同学们真正认识到安全等各方面的重要性,以上即为我的看法。 简评:开头用简洁的语言转述了试题材料:高中校园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橱窗如何布置,学校主张“触目惊心”,而小王同学认为应“温馨提示”。紧接着作者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论述了“触目惊心”和“温馨提示”的利与弊。然后水到渠成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校园宣传总是需要智慧的”。文章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具体建议,明确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语文新课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标明来源,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处理。 — THE END —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 本文由语文阅刊(yuwenyuekan) 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致原创作者:若因第三方原因,无意中侵犯了您原创版权,请联系,马上删除!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