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说‖亚亚(253):如今繁华盛世,如你所想

 金晓哲 2021-11-01

       最近,人们的朋友圈逐渐被一部电影刷屏——《长津湖》。这是一部讲述抗美援朝战争长津湖之战的电影,上线三天便收获了巨额票房。近年来这种历史战争题材的影片并不少见,但为什么只有《长津湖》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呢?在这里我会通过几个情节来表达我自己的观影感受。

       首先,客观评价一下,影片的剧情和视觉效果在同题材作品中算是十分优秀了,场景表现使用特写镜头,具有年代感的毛边纸上刺眼的红色标记更能体现出战争的残酷,令人肃然起敬。但是,它也有打斗场景太多、结局太潦草等小缺点。当然,人物还原和情节设计也很好,只是有点小个人英雄主义。总体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

       影片的第一幕,是一个小村庄里回家的士兵。他名叫伍千里,家里世代在船上住,有两个兄弟,大哥在解放战争中牺牲了,只有爸妈和小弟在家。这次回家是为了给爹娘盖新房子。结果,没回家待多久,就又接到了部队的归队命令。他只得在第二天早上回到军营。而他家里唯一的弟弟伍万里也跟着他参军。在奔赴战场的火车上,伍千里给弟弟展示了一个名单——那是自从他们连建立以来所有战士的姓名,其中有很多都被做了特殊的标记,那代表着这位战士已经牺牲了。伍万里看到之后,终于打心底开始敬重这些战士,并对自己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感到骄傲。这是一个设计巧妙的情节,既交代前情,让观众看到了连的过去和弟弟的成长,也在无形中为接下来的剧情做了铺垫。

       战士们很快就迎来了下车后的第一战——他们在毫无隐蔽的荒原上徒步前行,整片地区里除了废墟和干尸连一根草都没有。突然天空中传来一阵飞机的轰鸣声,敌人的轰炸机将要出现了。战士们别无他法,只能卧倒装作死尸。本来毫无发现准备离去的敌人却忽然起了玩心,决定用扫射这片地区上“死尸”方式彼此比个高下。很多战士们在这场变态的游戏中失去了生命,伍万里的好朋友也在其中。其实,从历史角度来考虑这个情节是有点不真实的,这个赌约在战争的大背景下显得有些突兀。有点像为了牺牲配角而让配角死。不过这的确促进了主角的成长,也从侧面凸显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艰难。

       其实整部影片在情节安排上是有点不合理的,或者说,这部影片与标题实际上是有点不匹配的。影片用大量时间描写了主角经历过的一些小战争,直到影片几乎过半才提到了长津湖。对于长津湖这场战斗的描写也占比较少,个人认为名称如果不仅仅是长津湖三个字会更好。

       关于长津湖之战,影片中的具体情节我就不写了,不过这其中有几个小点令我印象很深刻。其一是战士们在开战前的食物——影片中美军士兵的烤火鸡与志愿军战士干瘪的冻土豆产生的反差是极大的。我军在这么悬殊的条件差距下能够取胜真的很不容易。其二是一位战士说的话:“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看到这里真的眼眶有些湿润,我们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真的是战士们用鲜血和性命换来的。其三是一位老战士在牺牲前唱的家乡的民歌,他当时受了很重的伤,哼哼都哼哼不清了。不论是我军还是敌军,那些死在他乡战场上的士兵们在最后一刻想起的或许就是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吧。自那里离去,却一腔热血永远撒在了异国的土地上,最后看到的不是熟悉的乡景和家人的面庞,而是异国的无边风雪。这是何等的悲哀。

     

作者简介亚亚,文静女生,兼爱美食和美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