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藏自驾游晚上睡在车里,危险远不止来源大自然,让人防不胜防

 我篮有虾 2021-11-01

原创2021-10-10 19:10

车主有料

西藏自驾游在车上开空调睡觉再也没醒来的案例实在太多了,很多车主缺乏基本常识,总认为问题不大,事实上在汽车里开着空调过夜,不仅不省钱,反而随时处在危险之中,伤人伤车还不省钱。

第一、一氧化碳防不胜防

汽车发动机在怠速状态下,转速低,燃烧不够充分,未充分燃烧部分就会随着尾气排放到大气中,很多人想着汽车尾气都排放到外面大气中了, 怎么会进车内?

主要有两种途径,如果汽车停放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比如地下车库等地方,通风较差,排放出去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短时间会环绕在车身周围,此时车内开着空调,会把一氧化碳重新通过空调吸回到车内。

另外,任何汽车车内和外界都不是绝对密不透风的,通过中控、底盘间隙等位置,车内仍然能进入少许空气,自然一氧化碳就在其中。

据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研究发现,汽车在冷启动那100多秒内,可产生高达80000ppm的一氧化碳,大约2分钟后一氧化碳浓度逐渐下降,20多分钟后下降至300ppm内,但即便如此,这也足够致命。

正常情况下,当一氧化碳浓度超过50ppm的时候对我们人体就可能产生危害,长时间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足以窒息,而当一氧化碳浓度达到200ppm的时候,只需大约2小时左右,车内人员就会出现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

当浓度达到了300ppm,在这样的环境下,只需3小时足以致命,当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200ppm的时候,分分钟就会出现中毒症状,很难坚持超过1小时。

因此,在汽车冷启动的那几分钟内,是一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时候,记得开窗通风。

第二、西藏4000米海拔晚上睡车里,真的很糟糕

我本身也是一个自驾游爱好者,经常长途自驾游,走滇藏线的时候,也偶尔会在车上睡觉休息,当时开的是哈弗H9,中大型SUV车型,后排改成了床车,睡觉空间已经大了很多。

但即便如此,还是很不舒服,刚开始那一晚是在海拔3800多米的地方,原本是到理塘住酒店的,但车辆中途出了点小故障,在距离理塘150多公里的小村庄,太晚了没找到民宿,于是就想在车上将就睡一晚。

12月底的西藏,晚上几乎零下十几度,海拔高,原本空气稀薄,含氧量就少,加上天寒地冻,又紧闭车窗,这样在车内待1个多小时,就觉得很闷,只能把车窗打开透透气,然后关上,睡袋效果很有限,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启动发动机,然后打开空调压缩机,打开外循环。

又担心一氧化碳,只好把闹铃设置为40分钟响一次,然后醒来关闭空调,继续睡,那一晚醒了五六次,辗转难眠,终于熬到了天亮,醒来全身酸痛,真是佩服很多自驾游爱好者,在轿车内都可以连续睡很多天,这是需要很强大的毅力支撑啊。

壹点号老马识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