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部编版初中历史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2021-11-01 | 阅:  转:  |  分享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一、共和肇始——中华民国的诞生01.背景时间:定都:临时大总统:国旗:
性质:1912年1月1日南京孙中山五色旗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性质的中央政权02.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1912年为民国元
年,改用公历;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0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的举措八路军的臂章上的“中华民
国二十七年”,应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A.1936年B.1937年C.1938年D.1939年C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
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的诞生。这是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结束了二百六十多年的清朝统治,也同时结束了两千多
年来的封建帝制。--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一卷)》(下),780页说一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意义?04.南
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意义二、共和梦魇——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袁世凯交涉,希望通过和
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2)孙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01.背景清
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辞职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并提出限制条件1912年2月15日1912年3月1
0日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解除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1912年4月1日02.经过袁世凯成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以北洋新军为主
体的清军在对武昌的进攻中所表现出来的军事能力,大大震惊了革命党人和立宪派人物。他们对如何抗击袁世凯缺乏必要的信心,许多人表现出与袁
氏谈判的浓厚兴趣;另一些人则希望利用袁世凯手中的军队胁迫清帝退位……孙中山只好让步。--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晴民国卷》,18
7页各国驻华公使向南京临时政府施加压力,他们拒绝承认南京临时政府的合法地位,声称必须由袁世凯“统一”南北,还出动军舰在长江上示威…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晴民国卷》,187页1.袁世凯得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袁世凯成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1.袁世凯
得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2.北洋新军的强大,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军政大权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原因)三、共和遗珠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01.主要内容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
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1.主权在民(否认
独裁专制的君权)1.第一章的主权归属有何特点?2.第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念?2.自由、平等01.主要内容第三
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五章《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
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第六章《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第三、五、六章中的
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三权分立01.主要内容小结主权在民国家主权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权利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
,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立法权参议院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国务
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权司法独立自由、平等三权分立01.主要内容小结“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宪法未制定以
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相等”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02.地位这部法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它强调了资产阶级民主
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小结(一)共和肇始——中华民国的诞生1.背景2.经过3.意义(二)共和梦魇——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背景2.经过(三)共和遗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内容2.性质A1.下列有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法中
,正确的有①宣布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②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③宣布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④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
质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下列关于发生在南京的历史事件中,叙述正确的是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在此签订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宣告成立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此制定并公布④孙中山、袁世凯都曾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
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B南京临时政府与中华民国的关系?南京临时政府:1912.1.1孙中山在南京建立的
,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性质的中央政权。中华民国:指1912—1949年间中国的国家名称(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第10课)(2)北洋
政府时期(第11课)(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第15课)谢谢!又称五族共和旗,旗面按顺序为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横条,五色分别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象征着这五族共和。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