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搬运|京津

 醒来 wake up 2021-11-01

京津

每次出去玩回来都是最辛苦的时候,又要整理照片,又要整理感悟。之前整理的存的乱七八糟,以后就都存放到QQ空间里,找起来比较方便。 

01

天津羁绊:

天津是一座坎坷之城,近代以来一直被侵略,被争夺。也正因如此,看天津,看的应该是历史。三分看,七分听才是在这种城市旅游的原则。

此行的收获大概是自己竟然对建筑感兴趣起来,自己从未对建筑方面的知识感兴趣过,而来到这,却勾起了我的兴趣。这里曾经先后被7个国家占领过,自然曾经有过几个国家的租界,建筑风格大不相同,来到这里,能最大限度的感受到各个国家的建筑风情,中式文化与西式文化融合的典范。我细细的辨别着,观察着,一砖一瓦的花纹,位置都在告诉我们他的归属,各种文明在这里变得异常有棱角起来。一边叹着这段可悲的历史,一遍又享受着侵略者带给我们的文明,所有人在这段历史中变得矛盾起来。

花了好几个小时去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是天津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我们的这位外交翘楚,他是我们外交人心中的神。精通六门语言的周恩来对我来说一直都是神话,但在这里,他,近了。他的童年,青年,中年一一生动的呈现在我面前,我仿佛看到了他勤奋努力的身影,为人民服务的身影……周总理,在鞭策着我前进。

 最失望的莫过于滨海图书馆了吧,最大的期望前去,却带了最大的失望归来。坐了两个小时的地铁只为看一眼著名的滨海图书馆,但……纵然设计很美,纵然地方很大,但却失了图书馆该有功能,完完全全沦为一个观赏、拍照之地,政府市民对待图书馆的态度让我心寒。没想到里面的书竟然是印刷上去的,没想到这个图书馆建成之后根本无法有效使用,没想到一个图书馆竟然变成了一介玩赏之地。所有的游客都在里面拍照纪念,大声喧哗,根本就没有人去那里阅读,也是,那里也没有几本书。政府和市民这般对图书馆的态度真让我心寒,这不只是对待图书馆的态度,是对书的态度,对知识的态度。记得韩老师讲过她在美国读书时发现一两岁的小孩就开始在安静的图书馆里闲逛、阅读,从小就浸泡在那样一个全民阅读的环境中,长大了能不爱阅读吗?而国人呢,政府对图书馆的态度就不够重视,何况广大群众!看着如此精彩的设计却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不禁也思考起来建筑设计和实用性关系的问题。究竟,谁更重要些?


02

流水账记

同住青旅的有个高雄的小姐姐,说话声音非常好听,人也非常好,但是我一直都没有好意思去问一下她自己关于台湾和中国大陆之间关系的看法,我认为这是一种禁忌吧。最后一日爬长城碰到了一个台北的小哥哥独自穿着学士服在长城终点北十二城拍照,我帮了帮忙,但始终没有开口问出来自己心中的疑惑,所以最后还是带着疑惑离开了。对于中国人来说,政治是敏感话题,这是由中国的政治生态决定的,而我忘了,台湾的民主制,如同美国等民主的国家一般,言论自由是他们终其一生所追求的,谈到政治又怎会不好意思?我这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了。临回家的最后一天,跟台北小姐姐攀谈起来,我想问问他们是如何看待大陆和台湾的关系的。小姐姐不是个政治激进之人,对于这个问题他也很乐意谈论。正如我看到的很多书籍上的观点一般,台湾人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员。现如今台湾大体有两派,一派是支持台独派,另一派则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但此中国非彼中国,就像九二共识中双方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但是台湾人承认的中国是孙中山的中华民国,而大陆人的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姐姐在台湾了解到的中共的制度大都是一些负面形象,各种政治迫害,政治不自由,所以小姐姐对大陆存在很多的偏见。问到他们的历史,小姐姐跟我说他们从小学的历史先是一本台湾史,然后是一本中国史(大陆),然后是外国史,自然自己不会觉得台湾和大陆是一个国家了。这也是我第一次切身体会到历史教科书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果真是一个传播意识形态的好工具呀!聊到金门炮战,小姐姐告诉我他们一直觉得那是中共想要侵略台湾,或许侵略这个词不大准确,用侵犯更好一些。我就问她一句,既是侵犯,那为何金门、妈祖现在还属于台湾呢?大概是侵犯失败了罢,小姐姐答道。然后我将我了解到的其中的政治考量讲给她听,什么美国的阴谋啦,毛泽东的打算啦,其实我也不确定这些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历史真相,因为毕竟我的信息来源也是经人修改过的用来传播意识形态的工具,但我既为大陆人,便坚持只有一个中国,便想要多一个台湾人能够了解到我们的善意。而且当时蒋介石也不想分裂中国呀!虽然台湾硬币上印的是蒋介石的大头,但他们并不像我们对待毛泽东一般怀着崇高的敬意,他们的国父是孙中山,可不是蒋介石。何况台湾境内还有一大批反蒋人士,他们是真的怕白色恐怖时期全面戒严的状态呀!而我,看完林达那套书之后便理解了这种恐慌。

小姐姐还跟我讲了一件趣事来表达他们的感受:澳门转机时,有两个通道,一个是中国人通道,一个是外国人通道,小姐姐真的是不知道自己要走哪个通道,犹豫再三,走了外国人通道。而工作人员看到她的台胞证时,严肃而不失礼貌的告诉他:你是中国人,走那边,欢迎回家。说罢还给她她的台胞证将她引去了另一个方向。小姐姐真的哭笑不得,但是她告诉我,她的心里,真的认为自己是个外国人,自己坐飞机来北京,虽说就穿过了台湾海峡,但自己始终有一种出国的感觉。那换做是你那些激进的朋友们会怎么做呢?她说,大概真的会吵起来吧!但到那时候又会如何收场,谁也不敢多说。

小姐姐是学社会工作的,刚好我舍友也是这个专业,我们便多聊了几句。她现在在台北的国中任教,是个什么心理的辅导老师,因为我的小学没有这种职业,我便没有多问,大概可以猜到是个什么样的老师吧。她跟我聊她的感悟,她觉得教育的根本最终还是会回归到家庭教育。虽说我不是特别赞同,但我也颇为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还是切身体会过的。可她为什么会这样想呢?也和自己的切身经历有关呀,自己的家庭教育带给自己颇多益处,能让自己更好的发展。听到这,我好像明白了她说教育最终还是要回归家庭教育的含义,他的意思是家庭教育是根基,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地基呀!我又何尝不是这样想!兴致上来了,便同她讲起中国的家风教育,跟她聊我们传统的优秀典范,曾国藩、梁启超啥的,她也都知晓这些名人,还跟她交流我看傅雷家书之时的感悟,那一刻,我看到她的眼里有光,那是对中华文化敬佩的光。而我,心里泛起的是自豪。又聊到很多电视剧啥的,这几年大陆的电视剧在台湾可是炙手可热,什么延禧攻略,琅琊榜呀,她都看过,大陆的文明呀,已经开始越过那条狭隘的海峡啦。

 内蒙古的一个小姐姐这时也插话进来,跟我们讲她自己的生活,一边赚钱一边旅游的日子。她长得很漂亮,做一些模特的工作,赚的也很多,从来都是说走就走,很是潇洒。给我们看西藏的蓝天,讲述西藏生活的释然,沙漠生活的艰险,草原的奔放,以及热带生活的惬意,让我们很是羡慕。基本上,大陆的各个省会都去过了,而且见识到了各种的风土人情。台湾小姐姐眼里满是羡慕,羡慕我们大陆仅仅一个国家就包含了各色各样的生活,我还打趣道,台湾和大陆和好了,你不也可以不出国便可以感受千万种风情了嘛!

人都是图利的,中国变强大了,台湾回归可能早晚的事吧。


最后,我们俩还聊起了大学教育,她接受的是典型的通识教育,而我,接受的大概是专才教育吧。一个是典型的纽芬兰式教育,一个是偏向洪堡的教育方式,这还是我第一次听到通才教育下学生的想法,以及她对她通才教育的吐槽。也算是耳目一新啦。

03

长城偶遇

八达岭下来,跟一对父子同行。说来也是缘分,做了同一趟去八达岭的车,又在北十二城相遇,便结缘同游了一下午。小孩子离开长城想买点纪念品,人之常情吧,挑着挑着便挑花了眼,这也想要,那也想要。但是这对父子之间是有规则的,一个地方只带一件纪念品,孩子要的不多,仅仅两件而已,但是父亲还是不同意,原则问题,不容妥协。小孩子苦苦哀求的当儿,父亲告诉他要想清楚,学会取舍。生活总不那么如意,一直都在做一个取舍的游戏。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却包含了无尽的哲理,取舍,是我们终其一生要学习的技能,而这位父亲,现在就开始教了。

跟父亲闲聊,聊到教育,这可真是门学问呀,沈叔自己也说自己也是看很多书然后再来实践,一点一点的摸索学习,我看到了他的成功,也能想到他背后付出的努力。生而为人,谁不是头一次做父母呢?谁又不是一点点的学习成长呢?陪伴一个小生命长大,自己也是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呀,而我,在沈叔的身上,看到了成长型心态,受益颇多。

一下午的同游之途,让我切身感受到了而立之年男性的成熟。两人也互相交流过爱情观、婚姻观,甚至于自己对生活的一些看法,也是学到很多。他是浙大的本科生,研究生,日本留学读的博士,跟我聊了他认为的南北方人观念的差异,甚至于自己留学的一些经验,听着这些故事,我也在其中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有句话说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但我们也只有行万里路才能阅人无数呀,真心感谢沈叔。

冬至来临

首都之行的最后一日竟让我收获如此之多,而这些,也让我在这个满是陌生的首都有了牵绊,因为他们,首都便多了些许的吸引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