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度总结| 我的混乱—2020

 醒来 wake up 2021-11-01

我们必须习惯,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却没有红绿灯的事实。

全长10000字,阅读时长10分钟

2021

Happy New Year

“为什么要写年度总结呢”

2020年正式过去了,无论阴历还是阳历。

19年的最后一天我过的很是混乱,跨年跨的也毫无仪式感。工作加班到夜里11点半,本打算有点仪式感的跑去五四广场看个烟花秀,最终面对着工作的一地鸡毛也放弃了。当时自己还发了个朋友圈说“自己就不凑热闹了,一般都是按照阴历年走心总结”,其实只是自己安慰自己罢了。彼时的自我安慰到今天就成了不得不完成的仪式感,坐在书桌前愁眉苦脸几小时,没有什么思路。

大概也是因为阳历的跨年实在太没有仪式感了,所以今早6点自己专门爬起来上了一小时Eric的英文早读,跟读听讲解听点评收获很多,但后果就是再次睡下直接睡到中午11点。阴历年的一天又因为赖床变得混乱起来,就像我的整个2020年一样。

2020年最喜欢的照片,摄于星星集市,by牟子豪

01

身处混乱的一年

今年下半年有很认真的对朋友说“我想要认真的开始一段恋爱了,不是因为你们身边都有另一半,单纯的是因为我觉得我需要个约束”,我不知道多少人能懂我心里的这种想法,自由惯了的性子,像脱缰的野马,为所欲为的同时开始变得无欲无求,我需要个约束让我重新构建内心的秩序,抑或是增加自己对这个世界美好的感知。

年前录制播客的时候,钧桥提了一种说法叫“确定与不确定”,我们的生活都由确定和不确定组成,两者构成一个动态平衡,当确定太多不确定太少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枯燥无聊;但反之不确定性太多的时候,我们就会陷入无尽的焦虑,拥有无尽的痛苦,例如2020年的我自己。但其实相比这个说法,我更喜欢Peterson提出的“秩序与混乱”(本质相同),我们的祖先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戏剧舞台,而不是一个由客观物体组成的集合,同时,戏剧的组成元素不是物质,而是秩序与混乱。秩序是社会结构、已探索领域和由熟悉事物构成的世界,混乱则来自意外的发生,代表了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两者就像是道家讲的阴和阳,当一切看似稳定的时候,未知可能突然降临;当一切都被毁灭时,新的秩序却可能于此浮现,那意义,就是黑与白的边界,生活的神圣之路。2020年的世界,就是一个秩序崩坏的世界,疫情的肆虐让曾经一切的理所当然变得奢侈起来,失业、失学、封校、隔离,每一个人都不能幸免,我的生活也陷入无尽的混乱。

年初的自己天真的以为自己的一切都步入了正轨,工作的攒钱进度、学业以及感情生活都按着自己的想法发展着,早就已经盘算好大三结束攒够钱就休学一年参加一年的出国项目,至于工作的事情出去一年会有想法的,或者回来转外贸也不错。谁曾想一个疫情,打乱了我所有的计划,打的我措手不及,甚至生存都变成了困难。困难当头,我的第一个想法总是逃避,疫情突然把我短暂生活中构建的秩序冲垮,一瞬间我不知该何去何从,工作(赚钱)没了动力,生活也突然没了方向感,自己在这时间的洪流中漂泊无所求,自然也无处去。所幸自己足够乐观,足够相信“活在当下“,8月份做了个很重要的决定就是还贷款,把这几年攒的钱取出来缴了三年的学费贷款和大四的学费,对未来无所求的话就先把当下善始善终吧,9月开学的时候自己手里还有1000块,那时那刻连生存都是问题。没毕业的大家总是理解不了这份困境,是真的有家庭连生活费都供不起的,勉强供得起也附加着各种隐形的条件,而我不愿为束缚买单。也就是在那刻,我突然意识到,独立(抑或是自由)这条路开弓是没有回头箭的,在我决定经济独立的那一刻起,我有了自我选择的权利,有了反对道德绑架的理由,自然也要承受生活崩溃的代价,虽然我还是学生,但这条路其实不可逆。

Douglas曾说:“我们变得更好之后,我们就能更好地变得更好。而当我们更好的变得更好之后,我们就能更快的变得更好。”但此刻我想说,当我们处在混乱之中时,我们会更难的变得更好,更慢的变得更好。9月封校,整个培训行业奄奄一息,何况我所在的小公司,离职的离职,空闲的空闲,没有学生谈何运行?我一个没有基础工资还面临封校的兼职人员,同时面临着生存困境,没有资本空闲。整个九月自己都没有闲着,一边上课一边找工作,还身兼两职,周二周三在学校上课,周一(翘课)、四、五找了前程无忧的实习赚钱养活自己,周六周天还得忙着培训机构的工作,成天处在情绪崩溃的边缘。我至今还记得那个月每天晚上熬夜改简历投简历的状态,携程过了笔试周末都没有时间参加面试,推了又推后来直接放弃,周内实习的时候偷偷出去工位接电话面试,讲话还得小心翼翼,海投遥遥无期没有回信,无数个夜晚焦虑失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质问自己整个大学生活究竟做了什么!那种淹没在混乱中的感觉连回忆都不想回忆,一无是处就一无是处吧,我总还要活着。

十一徒步其实有点拯救我,某种程度上自己在徒步、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找到了一些自我认同感,让我突然感觉到好像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也是青岛突然的疫情复发让我意识到,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几件事我只能做好一件。别人找工作都是全身心扑上去,我这样分散着心力能找到好工作对那些用心的同学都不公平。再三权衡之后决定回归曾经的培训公司,毕竟有过积累赚钱更加容易,毕竟自己手头带出来的那些学生我还有责任要付,毕竟临近毕业换城市自己真的需要一笔存款去付工作的房租。你以为做了选择之后就轻松了吗,并不,想要收获什么就得付出什么,这半年的工作真的累,也真的混乱。好几次和同事电话到凌晨一两点只是想吐槽缓解心里的那份劳累,甚至还亲眼目睹过同事累到哭泣的瞬间,12月份考研前夕自己焦虑工作凌晨两三点失眠,还能听到帘子里舍友翻书哭泣的声音,无论考研还是工作,大家过得都不轻松,有时候想想哭其实是一件好事,是一种发泄,只是我真的哭不出来。

此时此刻的我,终于过了这难熬的2020,但自己又辞职了,又一次回到了原点,生活中仅有的那份秩序又被我亲自打破,又陷入了新一轮的混乱之中,只是这一次,我比那时更加勇敢,更加从容,因为自己突然发现,原来这就是生活的常态,终其一生,我们都在与生命中的混乱战斗。

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由习惯和传统带来的秩序,秩序过多是不好的,淹没在混乱中也是不好的,而我,这一年都淹没在混乱中,都在思考该如何走在这条划分秩序与混乱的道路上。

02

活在当下的一年

这几年每年都要提一次“活在当下”,carpe dime,自己也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更新它的内涵,但也时时遇到一些困惑,时时寻找到新的答案。自己梳理了一下今年的观影历程,这么喜欢一个人在电影院enjoy the moment的自己,今年竟然只有《心灵奇旅》是自己一个人在影院看完的。

挺喜欢知乎上关雅荻老师的一句评论:“这个电影蛮好,像一个能量反射板,你从中能得到多少启发和思考,基本和你的个人生活、生命经历的丰富程度成正比,这本身就蛮神奇的。”好的故事层次是很丰富的,角度也是多元的,而自身的心智成熟和思维深度也会决定你看到多少不同层次。电影我看了两遍,也零星的记录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都没能拿出来一大块时间写写影评,今天想借着这个版面写写从中悟到的“活在当下”的内核(还参考过Steve的影评,毕竟看过就会受影响)。

今年有好几个朋友跟我聊感情问题,聊“感受迟钝、没有感情经历的直男”问题,有的是“直男”女朋友,有的是“直男”本人。我从没有歧视“直男”的意思,只是照实说没有感情经历的男生真的很让姑娘抓狂,好多感受都get不到。面对这种情况,我对“直男”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你有好好探索过自我吗,你有感受过自我吗?”很多时候“直男”不解风情,其实只是自我探索不够而已,因为“自我”是个很抽象的存在,需要相互碰撞才能够发现,而恋爱是最好的相互碰撞的机会,没有恋爱经验,其实就是没有碰撞出自我的经历。而这部电影《soul》就在讨论两个自我的关系,当下的自我和未来的自我,亦或者说是“我是谁”和“我将成为谁”的关系。Peterson有一个关于自我的说法,他说人的自我其实是个社区,是由当下的你、明天的你、下周的你、明年的你等等无数个自我组成的。所以我们常说的和自我的关系,不仅包括和此刻的自我的关系,也包括我和每一个时间切片上的自我的关系,全部加起来,就是生命的全部体验。

影片中主角Joe有着自己对未来的想象,希望自己未来可以成为了不起的音乐人,完成一场精彩的演出,所以他倾尽一切去追求,甚至死了之后还要拼尽一切回到那场演出里去。但是当他从当下的A点走到未来那个特定的演出B点时,他却并不满足,甚至很失落,究竟为什么呢?讲到这里,大家有没有觉得像极了某个自己:曾经心心念念的目标终点,但当自己走到那一步的时候并没有想象的开心,反而充满了失望与落魄,我高考完的时候有过,骑完川藏线的时候有过,办完骑行分享会的时候也有过。这是因为在由无数个自我组成的社区里,他只关注到了当下和完成演出的两个自我,而忽视了这个社区里无数个其他的自我——走路的自我,晒太阳的自我,吃pizza的自我,和家人在一起的自我......他是如此忙于从A走到B,以至于路途中的其他时刻他都注意不到自己在干什么,也无法享受除了事业成就之外的任何事物。所以演出结束后,他发现自己并没有充实完整的感觉,迎面而来的反而是失望和空虚。当他把22装在口袋里的那一堆杂物放在钢琴面前依次排开,看着它们弹奏的时候,其实就是重新关注到了每一个时刻的自我,他们各自都值得属于自己的音符。

而在自我这个丰富的社区里,Joe的问题是只能看到未来某个特定的自我,而22只能看到当下的自我,看不到过去的自我。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讲,活在当下的真正意义就是关注到自我社区里的每一个自我,并不截取其中的任何一个片段。Joe和22的经历告诉我们,生命中是否有天赋和伟大目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应该看到在不断进行的未来里,自我会经历一个个时刻,走过一个个阶段,而所有的自我都需要被看见,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存在的意义。如果只看到目标实现的那一刻,那么其他时候的生活都会变得模糊无感;但若是因为自己无法有所成就就拒绝看到未来的自我,生活于你就只是消磨时光而已。活在当下并不是不看未来,其实他恰恰是让你看到每一刻的自我,从而在未来也会一直看到自己。因为最终人生是否有意义,是需要询问每一刻的自我的,如果你在大部分时间是看不到自我的,那你的大部分人生就都是空虚无意义的。

当然了,正如Steve所说:比这个境界更进一步的是,当下的你不仅要考虑到此刻自己的需求,更要承担起对自我社区的社会责任感,去考虑到今天自己的选择可以如何让未来的每一个自我也都获得满足。比如当下的你不应该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因为这会让每一个未来的你都感到痛苦,或者当下的自己不应该贪图享乐,因为会让未来的许多自己都付出代价。

如果说,Joe意识到的“要享受实现目标的每一个瞬间和看见过程中的每一个自我”是我去年最大的“活在当下”内涵的收获,22“没有目标却仍然要看到每一个时刻的自我,想要活着就能spark”的元认知便是我今年的最大获得。没有明确的工作方向,没有清晰的未来规划,更加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生活目标,连挣钱都没了什么特别的欲望,2020年真真的想着活下来就好了。以前自己一直是一个目标驱动的人,每个阶段都给自己订立目标,完成之后就去追求更大的,周而复始营造生活的意义感,而今年,突然就无欲无求了。休学出国参加项目的目标实现不了,刹那间赚钱也无聊了起来,甚至说这两年密集的出行极大程度的满足了自己的旅游欲,自己对去某个地方做某件事情也变得没有欲望起来,很多时候真的是在自我怀疑中度过的。浑噩的状态不会持续太久,毕竟每一个大四毕业生都有一个选择洪流,不动也会被带着走,随大势找工作、找实习,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就做点让自己开心的的东西,徒步、阅读还有赚钱,无论自己以后想做什么,手里留点钱总是真的,就是很朴素的将自己投身到当下的生活中。管他未来会何去何从,反正每一个当下我是都尽力了的。

每一次徒步都很认真的感受行走的力量,感受和队友们这份单纯的快乐,即使本就短暂;每一次工作讲课都是认真了的,用心备课认真讲课,很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即使他并不给我带来收入;每一次学校的课堂讨论都是认真听了的(我认为值得的),不大懂的理论认真倾听,有想法就勇敢发言,享受思维撞击的快乐,甚至选修课的pre也是尽心做了准备的;每一次的赚钱和业绩我也都是尽力了的,借着公司的红利也算攒下来一笔丰厚的存款;甚至今年开始对待每一顿饭我也是极其认真的,开始花心思探索没吃过的食堂美食,花时间出去各街道探店……不仅如此,面对当下的困难,自己也是尽心尽力去解决,能够花大半天时间翻好几本书就为了解决讲课中不大明白的一个知识点,为了更好的带学生不眠不休培训两天,翻了无数次墙去给学生讲课,划破新买棉服的不开心在看到学生的那一刻烟消云散,讲座回去夜里11点多第二天依旧可以5点多爬起来去爬山……这一年的自己一直都不知道我的未来会何去何从,但我试着善待每一个活着的当下。我也去思考了今天自己的选择如何让未来的每一个自我也都获得满足,没有明确的答案就尽力做些不会错的事情,阅读、行路、赚钱总不会错。导员说我是一个消极的人,但其实我一直在用我最大的积极去对抗生命的消极无常,企图在混乱中建立自己的秩序,只是我手里这副牌,别人可能看不到它的难打而已。

惟愿看到这篇文字的每个人在接下来的生活里可以看到自我社区的每一个自我,陪着他经历一个个时刻,走过一个个阶段,即使如我一般前方并无目标支撑,但是未来的那个自我在等你呀。

再来一首音乐吧~

03

小小坚持输入与输出的一年

去年生日我曾写过思想的内卷:人如果长久不读新书接触新思想新知识大脑就会内卷化,这里的内卷化可以理解为同样一些想法和思绪毫无新意的翻来覆去浪费能量,人毫无进步变得偏执顽固毫不自知。所以解药就是引入外界变量和增量,毕竟对内挖潜是有限的,向外建立新连接是无限的,去寻求一个外卷化的世界。很高兴自己今年即使混乱还是在这方面给自己建立了一些小秩序,给生命引入了很多变量,自我坚持了一些小小的输入和输出。

# 输入

@阅读

今年看了114本书,虽然因为没有预料到的工作强度,未能达成先前以为肯定可以完成的150本,但相比以往是个小进步,而且今年一直有记录是个大进步。希望2021年可以更好的找到生活的平衡,为阅读专门开拓出时间。

今年看完的所有书:

关于这一年看书的感受,自己一直都没有好好总结过,借着这个机会总结几句吧。以前都是随缘读,从来都不会功利的去记录,甚至给自己订数量的目标,毕竟质量大于数量。但这一年的记录来看,因为要写书评输出,自己反而对感兴趣的书更加用心了,甚至说阅读速度也有所提高,而且阅读这件事恐怕真的是我在混乱的2020年唯一一件给自己构建的秩序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这件事起码是我可以一直掌控的事情。

不得不说,坚持阅读真的带给了我很多改变,每次一接触到什么新的观点抑或是新的领域,第一件事就是疯狂地找到相关书籍,甚至在写论文这件事上也找到了很多细节操作上的答案。虽然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一一阅读,但光寻找到和知道这个地方有答案这件事就让我很开心了。当然,阅读还是一个最快和作者对话的过程,没有对答的扰乱思路,只有循序的深入一个灵魂的过程,有时候这个过程真的很让人出神,可能谈恋爱都没有这个过程来的有趣。偶尔看到一本和脾气的书籍,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分享和邀请人阅读并讨论,这个过程简直不要太快乐。更重要的是我真的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进入心流状态,有时候工作累了抑或是遇上烦心事,我就一个人什么都不带跑到图书馆去,偏爱二楼人迹罕至的书库,找一个偏远的书架拿本感兴趣的书,往地上一坐就是俩小时,回神看完的时候什么烦恼就全都忘了~最重要的一点是阅读这件事一旦开始就是没有终点的事情,很多时候越读越会意识到自己的渺小,那每一本书都在醒目的提醒你,人类的智慧如此高深丰富,要永远保持谦逊,永远要学会选择学会舍弃,毕竟好书那么多,不会看完的。

@电影

今年的观影其实自己根本就没有记录,导致现在统计的时候靠回忆。明年决定用起来豆瓣,认真的写点短评和记录。通过回忆大概有20部左右吧,下半年基本每月去一次电影院的频率。

1)  《送我一朵小红花》

2)   《温暖的抱抱》

3)   《心灵奇旅》

4)  《晴雅集》

5)  《中国女排》

6)  《野性的呼唤》

7)  《我和我的祖国》

8)   《寻梦环游记》

9)   《涉足荒野》

10)《爱在黎明破晓前》

11)《爱在黄昏日落时》

12) 《甘地传》

13) 《天才少女》

14)  《白日梦想家》

15)  《小王子》

16)  《宠爱》

17)  《绿皮书》

18)  《life of Pi》

19)  《paper moon》

20) 《out of Africa》

21~23)《指环王》1、2、3

电影于我,是一种自我救赎吧。我常常一个人跑去影院静静的等一场电影结束,享受那种黑暗中冷眼旁观的感觉,甚至会借着这个机会和内心的自己对话,释放日常生活中很难流出的眼泪。我也会很享受和朋友一起看电影的时光,一起创造共同的记忆,但是可以交流的影友今年是没有了,大多数人只是喜欢那份情绪的释放,没有观影之后交流思考在创作的过程了。

@播客

今年无意进入的一个圈子,入圈之后就很难离开了。起因是9月份找的实习距离学校实在太远,每天来回有两个多小时的通勤时间,公交晃晃悠悠,做不了别的事情,便从此踏入了播客圈。听的最多的两个月就是9月和10月吧,之后的几个月也听,但因为工作太累一般一坐车就直接睡觉了。

播客时长

今年的播客时长是40.6小时,就算41小时吧。小宇宙的年度总结说,一分钟大约听180字,我一般1.5倍速或者2倍速听播客,一分钟大概可以听300个字,也能听大概74万字了,相当于7本十万字的书。这么一算还颇有成就感,况且很多时候播客的信息密度比书籍大得多。

播客给我带来的远不止是某一期的知识轰炸和观点分享,更是让自己在之前未曾触及的领域中思考,是对诸多社科作品和社会议题的关注,对之前不了解的作家、学者、优秀文化人的认识和再认识,让自己不断感触自己之前的世界实在是太小了。况且播客真的让人有一种陪伴感,长期听Steve的声音,就好像这个人一直在陪着我的感觉一样,熟悉而又真诚。但是播客也有不好的一面,很多时候听到精彩的部分来不及记录就转瞬即逝了,毕竟一般都是做别的事情时才会听播客,很少有条件按下暂停键好好记录下那一瞬间的好点子。

今年最爱的播客:

讨论亲密关系和个人成长的《Steve说》

《blow your mind》 职场系列

《不合时宜》偶尔一听

Eric的个人播客《随变聊聊》

有时候还会听一些英文播客,听的比较少,今后可以多听。

当然自己也听从Steve的号召自己尝试录了几期播客,还没有花时间剪出来,放出来估计也没有人听吧,但不论有人或是没人听,做这件事的过程都是一件收获,让我和朋友有一个由头坐下来深度交流那么一两个小时,如此,便是值得。

@音乐

其实我不是一个爱听音乐的人,或者说之前都是很少听音乐,也是今年码字开始,需要背景音乐,才养成了沉浸在旋律中的习惯。

今年开始入了电音的坑,也是因为做视频的缘故可能,越发的感受到电音的美了,甚至很少听中文歌曲了。昨天跟何老师聊天还说,自己码字的时候必须要有特定的音乐做自己的背景音乐,不然真的码不下去!

Wedding

#输出

@公众号

今年是自己坚持写公众号的元年,上半年用它记录阅读,下半年就用它更新心情了,也标志着自己写随笔日记的习惯在今年完全搬到了电脑上。不是没有人问过我为什么在这么忙的情况下还坚持更新,意义何在?自留地罢了,倾诉欲强的人总要有一片自己的自留地安放自我,输出公众号还是自己给自己的小小仪式感,每次出行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感悟,甚至有或多或少的成长,如果不记录,也就这么浑浑噩噩的过去了,给自己一个仪式感,告诉自己生活并不是追求快乐,而是追求意义和成长罢了。况且我真的相信——坚持把每天接受和思考过的信息,经过整理、重新组合后,以诉诸理性的方式分享出来,一定是有价值的,而不是满嘴跑火车;我相信——一个人学会面对“内心的自我真实”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可能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人性永远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和面对。说真话,极度的坦诚真的是一切的答案:如果你不能向其他人展现自己,也就不能向自己展示自己。

公众号

今年一共输出大概200篇,高质量的推文大概有五分之一吧,40篇左右的高质量推文,自己也算用心了。这一年里,因为公众号这个平台和很多朋友保持了链接关系,坦诚面对自己也获取了很多朋友的理解,很多次当我情绪低沉的时候都得到了身边朋友的私信抑或是后台的关心,收获了太多太多感动,也汲取了太多太多的力量。当然,借着这个平台,自己也有了一些号召的力量,例如,此时此刻,自己在编辑2020年总结的时候,也给身边好几个朋友约稿了一份2020的总结,因为坚信梳理的力量,所以我会坚持下去,也会号召身边人做下去。

大概明年,自己的这一方平台想要尝试更多好玩的事情,除了发表一些自己的心情,也想写一些对别人有用的东西,甚至发一些身边人的动态经验贴,惟愿给看到这些文字的朋友带来一点点的收获。至于能坚持多久,想那么多干嘛,反正现在是开心的。

2021,在这里先行谢谢各位的陪伴了。

@视频

今年还是输出了几条视频的,2020总结还打算输出两条新的,只是太过拖延没有及时做完发出来。

今年一共做了几条视频:

我的2019

骑行不止,环湖纪实

太白重装穿越

梅里徒步

腾格里重装

兴雨生日做蛋糕实录

北九水赏秋

崂山南北穿越

北九水赏冰瀑

户协迎新视频

before you under pressure

做视频真的很考验脑子,常常没有剪辑思路,苦思冥想剪一条视频出来,我平时还没有看视频的习惯,没有很好的输入。新的一年希望剪辑技术有所进步吧~

@摄影

其实自己不算玩摄影的,买了半年相机感觉自己才算入了个门,也算找了几本书看,但都没太多时间翻完实践,后期自己也修的少,太忙了,没有那个时间。但真的不后悔入了这个坑,给了自己多一个看世界的角度,多一个欣赏美的途径。

今年快门数得有一万多,虽然不会拍但是拍的挺多,各种奇怪的功能都在数量的堆积中明白了,希望明年的自己好好学后期吧,毕竟后期真的真的很重要!

拼个摄影九图吧!

 photo by 晓燕

04

 财务状况改善的一年

今年下半年真的劳累,但也真的赚了点钱,甚至完成了我的大四攒钱目标(因为还了贷款4万就够喽)。我实话实说下半年能够攒够钱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作为一个课程销售业绩都还不错(一直都不错),但更重要的一点其实是自己赶上了好时候,下半年公司离职了很多老师,为了留住现有的老师,公司规定下半年每位员工前三次集训的工资按照1.5倍发放,也是全靠了这1.5倍的工资,我才能够实现我的攒钱目标。

大四攒钱目标

今年财务明细

现有余额

我一直都把工资表看成一个人的隐私,当然其实我自己这半年来的工资情况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即使发挺多(对我来说)我也没敢随便花过钱,也是在刚才自己清算了一下自己的工资情况,本想马赛克放出来想想又觉得没什么,反正我是今年整个办公室唯一的兼职、也是工资最少的小员工。极度的坦诚总是最大的安全,工资也就是这个情况了,说实话对于一个还没毕业的本科生来讲真的挺有诱惑的,因为有那么三个月我的月薪都过万了,平均下来这五个月也是月薪一万的。但我还是决定离开了公司,因为我大概不适合作为一名老师吧,公司很好,同事也不错,我工作的也很有价值感,即使还有很多的不完美,但我看到了正在变得更好的势头,但是我并不喜欢和其他人错开假期,不喜欢每天都跟学生打交道,不喜欢不完备的规章制度……所以即使工资挺好,我依旧选择离开。大概或者说离开之后的工资一定不如现在高(这份工作也是耕耘了两年多才有如今的成绩),但只要能让我看到发展和上升空间,我就还蛮开心的。

其实这半年我老想去写一写我整个人对钱的态度改变,毕竟一个穷人家的孩子突然挣这么多的工资冲击还是有的。刚入大学的时候真的是很看重钱,稀缺心态特别严重,都不舍得花钱报个班学习,因为家里实在太穷,自己甚至以花钱为耻;后来是因为自己借了几千块报班学英语,至此整个人才开始理解金钱只是工具而已,但是那段困苦的日子大概永远都忘不了吧;再到后来,自己有了一些能力,也大大小小做过很多工作挣钱,自己一直都是先立目标然后再相应的攒钱的,完全将其工具化,例如川藏线自己就攒了半年的钱;再后来自己工作,为了出国项目而攒钱,平时住学校花费相对也较少,手头有点富裕真的就是投资自己出去见世面了,然后就突然疫情,好容易攒了点钱也就还了学费贷款,自己也没了什么迫切赚钱的欲望,就养活自己就可的状态;是突然的想出去租房子(因为封校不方便),查了下行情,如果要租的话压一付六,整租的话中介费又是多少,自己一下子就醒悟了,毕业了就算要找工作手里没有钱也是没办法活下去的,刚毕业谁有钱付半年的房租,何况实习工资真的很少很少;也是那个时候自己想清楚要攒钱应对毕业的,毕竟,我没有什么退路。然后就到了现在,发了钱之后开始想办法理财抑或是存一部分应急资金,毕竟真的不能让自己老是陷入身无分文的境地,那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实话实说,也是这半年开始,我才基本没有了对金钱的那种稀缺心态的,做事情才算是能够不那么那么考虑起金钱来。包括如今面对工作,工资也只是变成了众多指标中的一项而已,并不像以前一样基本占全部的比重。

上次在深圳跟剑闻聊天的时候,我说我真的意识到“女生要富养”的道理了,因为自己什么都见过,因为自己什么都不缺,所以选择另一半的时候我才不会因为他对我好而被感动,也不会因为他为我花钱而感动,自己会更多看自己喜不喜欢以及一切其他方面的因素,女生真的要富养自己呀。甚至说因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养活自己了,和别人相处时才不会去在意那些小恩小惠,因为自己也能够负担得起,而以前的时候,真的觉得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因为怕还不起。等自己有收入了,反而可以抬起头来和大家平等的相处,你来我往的金钱不在乎了。

大概这个年头像我这个家庭情况的人真的不多了,但还是有很多女孩特别有金钱的稀缺意识,我真的很想说,经济独立真的是一切独立的开始,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没有什么其他的途径,唯有增强自己挣钱的能力罢了。赚钱这件事情没有什么捷径,就是你付出多少,它便回报多少,我能把今年手里这副牌打好,都是靠我一天天熬出来的,靠我无数个晚上10点下班加出来的,靠自己独自抵抗了无数委屈压力挨过来的,我可以,大家就都可以。

05

(抓住最后的自由年)

  拓展边界的一年

最后这一部分就查缺补漏一下吧。

@出行

行程记录图

#新足迹

张家界

凤凰古城

昆明

文山

西双版纳

大理

丽江

泸沽湖

西宁

哈尔滨

重庆

阿坝州

广州

银川

#骑行徒步长线

梅里雪山徒步

太白重装徒步

青海湖骑行

腾格里徒步

川北自驾

双桥沟攀冰

今年算是自己疯狂出行的一年,寒假暑假都利用了起来,整个月的漂在外面。自己写了不少文章总结,在这里就不一一总结了。出行越多反而出行的欲望越低,自己的旅游欲真的大大被满足,与此同时自己其实又增加了一成抵御消费主义的功力,在之后的生活中更能分清楚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至于出行的获得,真的太多了,阅人行路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的,我的旅游方式也是尽可能的多样,徒步、穷游、打卡美食、自驾、骑行等等,不同的旅途遇到不同的人,在这其中我也明晰着自己。希望明年自己可以如愿解锁新疆,还有就是留几座城市以后与男朋友一起探索~

@学校

说了这么多,好像和学校生活都没啥关系。还真的不是,越是即将离开越能够发现学校生活的美妙之处,尤其是今年呢。先是毕业季和自己专业的学长学姐约面,一通闲聊下来真的好有共鸣,对待同一批老师的看法以及其他的一些,让我感觉自己前几年没有和本专业学长学姐多接触错过了好多东西;再到后来主动参加学弟们做的读书会,主动探讨,也算交了个朋友,认识了一个新的灵魂。就是这两件事让我突然后悔起自己这些年疏离本专业同学的行为,如果再来一次,我一定也略微积极一些,毕竟,这里其实聚集了这么多有意思的人呢~

下半年值得提起的是两门课程,都大四了还能遇见自己每节课都专心听讲参与的课程和有自己想法用心讲课的老师真的不容易,因为喜欢老师,我也都私下和老师约过面聊过天,以朋友的身份,什么环境里都会有值得学习和让你欣赏的人的,只要你用心寻找,或早或晚都会相遇的。当然还有赵老师,因为户协莫名找到人家聊了一个多小时,之后也就一直有联系着,攀冰时还很关心我,大学之后很少和老师保持朋友关系,临近毕业竟圆了这个遗憾。

END

其实年末的时候自己打开自己年初写的规划,一半的目标自己都没有完成,比如学会游泳,比如提高驾驶技术,比如不熬夜(今年熬的最多),但是自己还是觉得这一年很值:意识到了工作其实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途径,学会了坦诚面对真实的自我,明白了生活的真相其实就是痛苦,迷茫是生活常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更加是一种常态……

此时此刻,自己其实还是淹没在生活的混乱之中,下半年工作依然毫无头绪,甚至明年一年自己都毫无头绪。但是此刻的自己相比去年少了些许慌乱,少了些许自我怀疑,多了些许笃定,因为我知道,努力找工作的自我、遭遇困难的自我、处于迷茫的自我、开心快乐的自我都是真实的生活中的自我,我要做的,就是享受每一个当下。2020年的经历就是给了我这么一种勇气,这种勇气就是用最坦荡和真实的状态,去面对和拥抱充分不确定性的生活,且把这种充分不确定性当做常态,然后用价值投资导向去作为行为唯一标准,放弃对生命长度的贪念,只关注生命价值本身,当然这是一个非常主观、非常相对、非常个人化的价值判断。

愿我们每个人2021年都可以构建一份自我的秩序,面对新的混乱时更加勇敢和笃定。

 

你写年终总结了吗?

在线征集文章

告诉我你的2020发生了什么呀?

-End-

 

逐 鹿 山 海

活 在 当 下

把相信的价值活出来

作者:晓燕r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