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刊|父亲节:我和爸爸的故事

 青年读书说 2021-11-01

 
《目送》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们的缘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他们用背影告诉你,你不必追。

这句话,读起来很好理解,但是未必真正懂其意味深长。
 
直到某一天,书中的这些字句,成为了生活中的一个缩影,上演在自己的人生里。顿时才会明白,这一生和父母的缘分真的并不是很长。


父亲,在我的印象一直都是较为严格、坚毅、朴实、细致的一个人。在我考上大学之前,我们父子相处的模式,基本上都是我惧怕又非常爱戴他,基于对他的害怕还是会比较小心谨慎地和父亲交流或去表达情感。

在大学之后,我渐渐也长大了,去外地读书,在他面前出现的时间也短了,慢慢地交流也就渐渐变得多了。

这应该就是父子之间的相处,会随着彼此的年龄而调整彼此相处的模式。

还记得,小时候老家住在秦岭半山腰上时,每当过年走亲戚,回家路上走不动时,父亲会把我放到自己的肩膀上,一步一步扛着我走完那条最为陡峭的山间小路。

那时,我是孩童,不懂其中感受。如今,我已长成,我明白,这就是父爱。

【老家照片 图来源 作者】

【老家照片 图来源 作者】


【许飞——《父亲写的散文诗》】

从小就很调皮的我,并没有让他省心,至少是在高中之前。应该是在三四年级,看着他抽烟,偷着父亲的卷烟烟丝,假装上厕所,跑到田地里去抽烟,结果被他追着到处跑,追到免不了一顿“暴打”。

虽说打在我身,但却疼在他心,但是这并没有让我停止我的调皮。

在初中时候,背地里和同学打架,明着在数学自习课上抄写答案,数学老师当天下课就要求打电话叫家长,因为他还是学校德育处成员。于是,我只能硬着头皮给父亲打电话。

他接到电话之后,并没有在电话里面训斥我,也没有当着老师的面责骂我,但我知道肯定心里憋着气,估计回家有我好受。可是,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世态炎凉,嫌贫爱富。

十几年前,出于人际交往和礼貌父亲拿着二元钱一包的烟,给我的这位年轻数学老师发一根烟,却被他以不抽烟为理由拒绝。不成想的是在交谈中自己拿出了当时5元钱的烟抽。

我知道这就是“看不起人”,心里挺恨,可是对于我的刺激也只是暂时,因为基于此变化并不大,真正还是中考的败笔。

就在这一天,正好下雨,走着放学回家经常走的路,突然在今天觉得异常的长,我走在前面,父亲在后面,他打着伞,我戴着草帽。走到岔路口,他让我先回家,自己去大姑家坐一坐,其实我知道是去倾诉。

【十几年前那条放学走的路  图来源 作者】

亲情,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软肋,怕碰怕触,戳到心头就会鼻子一酸,眼眶一湿,毕竟现代的我们谁不是都在亏欠着父母。亲情,也是每一个人心灵的安全港湾。

多年以后,也不再去计较这位数学老师,但是却总是会记住这个画面。如今,我也会尽自己所能去感恩他,辛苦一辈子,多享点福是一点。父亲经常和我开玩笑会提到,同时,还会说,你要是能够考上大学“咱们祖坟上就是冒青烟了”。他一个不爱去逛庙会的人都说,考上大学要去“还愿”。


【大学时去婺源玩耍带给父亲的茶叶  图来源 作者】

听上去总会觉得有些调侃和不相信的语气,可父亲对于儿子是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更是一种对于我的鞭策和期望。

父亲对于儿子总是会有无限的期望,最为重要肯定还是希望孩子过的比自己好,人生的路走的比自己更加坦途;可是,有时我们对于父亲,未必都能够尽然理解期望,也未必来得及理解。

父爱是悄无声息,总是在我身边保护我。

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住宿,一直到初中的时候。一次被同村高我一级的孩子欺负,父亲拿着镰刀在路口等着,警告他们不要在欺负我。

初中考高中时候,因为初中不好好学习,导致分数不够。太差的高中不想上,上中专技校又不想去,父亲坚定的说:必须要读完高中。他花费了自己的血汗钱送我进了一所中上等的高中。也正如他所说:你花的钱,都是我脊梁杆上面留下的“油”。

这是多么朴实而又冲撞心灵的言语。我无言以对,只有努力上进,感恩孝敬他,才是最好的回报。

终于,通过自己三年高中加一年复读的努力,考上了大学,为自己也为父亲圆梦。还记当初提出复读,他还担心复读一年,年龄大,耽搁事情。

在家的时候,他就有爱看天气预报的习惯。从知道我要去外地读书,在还没有去大学报到前,他就开始关注南昌的天气。所以,后来的四年,我知道每一天他都会看我这里的天气预报,关注我这里的新闻。有时,他也会在电话中提到,你那里降温了,加衣服;最近你那里一直下雨.....。是他,教会了我,出门在外也要经常关注家里的天气,爱,是相互的,并不是一味索取。

父爱有时就是粗狂但却细腻,总是能够在无意间打动我们的内心,不善于言表的背后,其实是他们遮风挡雨,规避风险,万般呵护,以身作则的父亲之情,之爱。他为我们做的,我们未必能为他做到,想做时,也未必来的及做。

年初,科比去世,朋友圈刷爆一句话“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去年5月6日,对于我和父亲,就是人生中最大意外,父亲在下午两点三十四打电话焦急的说了一句:“孩子,你妈不行了,赶紧回来”。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走了,剩下我和父亲。

这句话更加让我深刻的明白到,不是等到失去后再后悔,而是提醒我好好珍惜为人子的时间,去孝敬父母。

父母尚在,人生尚且有来处;
父母已去,人生便只剩归途。

对于我而言,人生来处的守护者就剩下渐渐暮老的老父亲。

【《我的老父亲》】

记得大四的时候,在一所刚成立的学校带薪代课,因为中学放寒假比大学晚,一直带到期末放寒假,宿舍也马上要断电。正好是赚的第一份工资,给父亲带了两瓶江西特产酒——四特酒。


因为记得当时经常和父亲开玩笑说,我考上大学工作了,一定让你抽好烟,喝好一点的酒。虽然他不嗜酒,但还是喜欢在干活疲惫之余,喝一两口解解乏。

直到现在,回家买好一点烟或平时往家寄一点。尤其是烟,我也明白对他身体不好,但是回过头想一想,父亲的生活背景,他们这辈人正是艰苦时代,没有很多兴趣爱好的培养,也许唯一的兴趣也是不良嗜好就是抽烟。

他呢,也没有戒烟的想法,我也不愿意强迫他,最后的一点兴趣爱好也没有,那也会影响他的心情。不过和他说好,检查身体不能再抽时就不要抽。

就如当年在外读书和现在在外地工作,父亲后来对我说的一样:如果我不放心你,就不会放你去外地读书,更不会在你找工作时还支持你在外地工作。只要你过的好,啥都行。儿孙自有儿孙福,是他经常放在嘴边的话。

可人总是矛盾,虽然嘴上这样说,但是他还是会操心身体、生活、工作、婚姻、朋友同事关系等事情。只是有的被我发现到,而他还在做有我没有发现到的而已。


我们这一生,总是亏欠父母很多,但算起来这一生债,又有哪个数字可以衡量的出来呢?其实,父亲的爱是细腻,更是无言的,有一种“大丈夫有苦不言语”的精神,他们也活的更通透,更为透彻,更懂得放手和祝福。


写到最后,真的是有点难过,人这一辈子真的太短太短了。

工作这几年离家时间越来越长,每次回家都觉得父母又变老了一些。尤其是在母亲走后,仅仅两个月后暑假回去就发现父亲变的苍老更多。

现实很残酷 ,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挤出时间甚至专门在自己的时间里给父母安排时间,多陪陪父母,无论是打电话、视频还是到他们身边去。


如今,只希望自己努力的速度可以赶上父亲老去的速度,多带带他去旅游玩一玩,吃一些他还能吃的好吃的,多陪他聊聊天,给他多存点钱养老,成为能够替他遮风挡雨的人。

今日父亲节,祝您:父亲节快乐,健康长寿,我爱您!



毕竟,我们倾其所有,孤注一掷拼打出来的路,尽头仍是家。





● 特刊|高二为高三学子高考冲刺送祝福

● 特刊|六一儿童节:我和张同学的故事

● 特刊|高考50天冲刺活动回顾

NO.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