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忠玲原创丨信仰的力量——观看《修“天路”的人》有感

 真言贞语 2021-11-01

信仰的力量

——观看《修“天路”的人》有感

文/林忠玲

《国家相册》纪录片自从今年在我院官网推出,我每集必看。它将历史浓缩成5~10分钟的光影岁月,是一部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和制作精良为一体的全媒体影像力作,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最佳历史纪录片。每一集我都深受感动,被其中的感人故事、人物形象和时代烙印深深地震撼。是什么力量?让这么一群人,跟着中国共产党,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救我中华民族于苦难水火,让我们的祖国逐步走向繁荣富强呢?我陷入深深的思考。

《修“天路”的人》,声情并茂的影视故事,虽然短短的不足7分钟,但却是一部悲壮而辉煌的史诗的浓缩。1950年初,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决心彻底解放西藏。毛泽东号召进藏部队,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翻越14座海拔4千米以上的高山,跨越14条汹涌河流,横穿8条地质断裂带。战士们仅用铁锤和钢钎等最原始的工具,用了四年的时间,筑通了长达2255公里的川藏公路。后来这条路被称为世界公路灾害百科全书。在这条公路上长眠3000多名烈士,平均每公里就有一名以上的筑路者牺牲。看完,令人惊叹,热泪盈眶,肃然起敬。一个个动人的场景,在我脑海中循环浮现:在零下3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在海拔6千米的险峻山路上,年轻的战士们挥动着铁锤钢钎,冻土上的串串白印儿;渴了,抓起一把雪,饿了,半碗含冰的饭。早晨,帐篷里,冻结在地上的头发;怒江大桥边,在战友绝望和不舍中,被水泥慢慢吞噬的背影。“我要把幸福的种子撒在西藏高原,让它生根、开花、结果。”曾用一挺机枪打退了敌人的18次进攻,被视为神枪手的张福林,梦想折断在进藏路上,他的血肉之躯终究没能抵御住雀儿山巨石,永远地倒在了那里。

沉思间,耳畔突然响起了一阵歌声“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安息吧!筑路英雄们。张福林的梦想早已实现,怒江大桥边的桥墩、战士的身影也成了永久的丰碑。

不禁让我想起2013年去西藏的情景。那年暑假,老公去西藏学习,我和儿子顺便跟去游玩儿,走的就是这条川藏线,从成都出发,自驾前行。当时蓝天白云下神圣的西藏,让我沉醉,提笔写下了日记:“我不想放下手中的相机,我担心记忆会慢慢淡去;我不想云雾太厚,那圣洁的雪山只变成一种想象;我不想太阳落山,留恋那醉心的蓝天和飘逸的白云,惊喜那阳光下幻化成的赤橙黄绿青蓝紫……那一刻,我想站成米拉山口的神牛,仰望蓝天白云、俯藏川四野,抚慰那虔诚祈福的人们;我想变成鲁朗花海一匹悠闲的马儿,品味珠峰的雪水和满山的芬芳;我想成为怒吼的雅鲁藏布江边千年的古树和爱情石,来诉说滔滔江水的传奇和见证坚贞的爱情;我想成为温顺的尼河中美丽的垂柳,每日公主般的清新,和岸边成片的青稞田、祥和的村庄依依相伴;我想成为拉萨的一名走卒学者,更深地了解布达拉宫及藏地寺院的历史、神圣与庄严……初次踏上这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域高原,神山圣水,万物生灵,幻化出一幅幅光影交错的令人震撼的图像,纯净之美,荡涤心灵,不时激起心灵的战栗与战栗后的深醉!”

西藏处处是景,但很多地方的路还是很危险的。还记得,当我们的车队离开了自然古朴的西班牙酒店,顺着美丽的巴松措湖畔蜿蜒曲折前行,向着此行的最高点5013米的米拉山口和神往已久的布达拉宫进发时,亲临了川藏路的奇险,路在半山腰,一侧是山峰陡立,一侧是深不可测的湖水。前一晚的一场大雨,松动了山体,时有巨石滚落,轻者挡住去路,重者人车俱伤。我们小心翼翼的车队还是被巨石挡了,也目睹了一位藏民的车由于躲避山上斜倒向路中的大树,车翻卡在湖边的树隙。最终老公用他的专业知识,指挥大家,帮助藏民,把车拉上了路。又在藏民的帮助下,用车载千斤顶、铁锹、碎石块,一点一点把巨石掀翻到湖里。虽然耽搁了旅途的时间,但是大家都为付出而快乐着,也为互相帮助而感动着,巴松措用最纯洁的圣水再一次洗涤了我们的心灵,成为我们离开她的最好的礼物!同行的队长夸赞老公,“刘总你是最大的收获者,让儿子体会到了你的智慧和强大!”是呀!帮助他人的幸福感,团结一心,克服困难的成就感,是孩子们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内容,同时也无不激发着同行每个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巴松措送给我们一幅互助互爱,至真、至善、至美的图画!

瞬间,我了悟了。如今川藏、青藏、滇藏、新藏,公路、铁路,交通发达。西藏经济日益繁荣,汉藏文化发展空前,西藏人民幸福安康。后来的我们也能驾着车,自由地领略西藏风光的旷美与空灵,无不呈现出当年决策者的英明。“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川藏天路的修建,巴松措的互助,天天洋溢在藏民脸上的微笑,不正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为人民服务”吗?不正是这样一个初心,这样一个信仰,让12000个年轻的战士,不畏生死,开山铺路吗!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川藏公路,不仅是一条西藏富强繁荣之路,一条领略西藏大美之路,更是一条通向初心的“心路”。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为人民服务”,造福子孙后代,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是我们共产党人、世代中华儿女攻坚克难,奋发图强之初心,之信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把《国家相册》分享给正在清华读书的儿子,希望他发扬开拓者的这种精神,努力钻研,迎难而上,成为有担当、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年。自己作为一名高校的老师,也要与时俱进,探索创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立德树人,因材施教,培养工匠型专业人才,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工作。

【作者简介】林忠玲(女),笔名林音,烟台职业学院老师,文学爱好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