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西京隐秘史迹 | 禅房寺塔

 板桥胡同37号 2021-11-01

刘拓走了,今天头七,他短暂的人生活出了太多人想要而没有的精彩,我是俗人,穷此余生,也只能抱憾仰止。他的生命止于阿坝马尔康县,即将因为修水库而被迫搬家的甲扎尔甲山洞窟壁画,这是一个坐落在陡峭崖壁上的天然山洞,古人将其作为修行洞在其洞内绘制了佛教壁画。要知道文物在原址与其产生的背景共生,意义才最大,何况已是国保单位还要搬家这种情况极少,搬家了就会失去重要的地理信息。就因为这种急迫,身为考古学者的刘拓才会着急去记录,可惜归途中坠崖遇难,头七,写一篇同样寻访艰辛的国保级古塔,以示纪念、怀念。

图片

图片

图片

据明代《大同府志》中记载:“禅房寺在府城西南五十余里,唐天宝年间建”;清代《云中郡志》中记载:“禅房山城西南六十里,上有砖塔创自辽”;同样是清代《大同县志》中记载:“禅房山距城六十五里,山阳有禅房寺,圮废。塔儿山在禅房山南,距城七十里,一名丈人峰,山势峥嵘,上建七级浮图”。不长的三句话挑出关键词便可知,唐代有禅房寺清代就已毁,不远处丈人峰顶有禅房寺塔建于辽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辽西京大同,禅房寺塔的名气远远被抛在华严寺与善化寺的高光下,和名气正相反的,是它的寻访难度,难在无论从哪个方向来都要爬山,这塔如今在矿区里,开矿已把野路搞的横七竖八极易迷路,路况很差,山体不连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是从塔山矿区开始进山的,把大目标定为塔山矿区,应是无论从任何方向过来,最合理的落脚点。进矿区最初还有水泥路,里面有或大或小好几十个煤矿,来之前从卫星地图上查看,再加上斯飞坐标上荣兄的示意图,我把炭窑峪煤矿定为登山的起始点,如今回头来看,这里确实应是离塔最近的爬山点位。值得推荐的理由还有可以放车,矿区很大,这个煤矿正好在塔下南面。

图片

上图:炭窑峪煤矿——我的登山起点

来之前最让我担忧的是怕矿区有塌方,实地寻访之后,难的是煤渣遍地脚底打滑,从炭窑峪煤矿上去,有两小段因为开矿把路炸没,需要钻植被,我们两次短暂走错路浪费了些许时间,总共用时一小时爬到峰顶,其实找对路的话四五十分钟就能上去。

需要提一点的是,寻访归来跟同好交流,雷神蔚嘉说,听说信号塔那边(北边)也能过来,说的没错,信号塔方向确实可以到此塔,但前提是先爬上信号塔所在的山,由于信号塔山与古塔所在的山之间不连贯,需要先下到谷底再上山,而谷底是煤块路,目测自驾的话,车极度不好开,且一下一上费体力,但这条路的优点是植被少,所以朋友们如果想寻访,结合自己的情况再选择路线。

图片

上图:从古塔所在峰顶遥望信号塔山

禅房寺塔为平面八角七级实心砖塔,须弥座用规整的长方条石砌筑,斗拱间有木榫。须弥座上雕有佛像、花卉和莲花,八角各雕有力士,勇猛威武,华丽卓然。有同好前辈辽塔兄及古塔寻踪师友指出,此塔的斗拱不符合《营造法式》的做法,对此塔朝代定位辽代很是质疑,推测此塔明清两朝有过较大动静的重修。古塔地上有很多后人到此一游的刻字,离现在最近的,也是十年以前,猜测是古塔深处矿区,开矿毁路,近些年的寻访者并不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访古最大的感触就是,在一些偏远而僻静的地方,曾有那么一些人,为了信仰与心境,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让我觉得俗世中虚名逐利的日子,显得那么荒诞。

图片

大同煤矿是中国储量最大的矿区,也是国内的优质煤供应基地,历史悠久,大秦铁路是其主要外运通道。同在大同矿区还有另一处国保级别单位,这便是“大同煤矿万人坑”,1937年日本侵华占领大同煤矿后,野蛮的推行“以人换煤”的血腥政策,残忍的历史是难以计数的死难矿工被埋在此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历史有时就像一张巨大的筛子,把一些血肉鲜活的细节筛去,留下的只是一些粗线条的故事梗概。骏马、牧歌和烈酒伴随着这些民族的生生不息,在广袤的大地上演绎出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悲壮故事,从一个朝代走向另一个朝代。几百多年的寒来暑往,这片土地上活跃过一个个保家卫国的将士,也活跃过一群群游牧健儿。

佛法无边,利益众生,可从古至今从未见过来自佛界的任何一位使者重返人间,现身说法,使天下生灵超度到彼岸。使人间少些争斗,少些铁马金戈,平息烽火狼烟……

古禅房寺已不见踪迹,只好凝视着古塔,古塔也微笑看着我,对默无言!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