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这个古村被称为唐诗之路,风景清幽胜似桃源,原来真的这么美

 楚语乐游记 2021-11-02

浙江省蒋氏故里溪口镇有一个地方,处于山岙之中,溪水穿行于峡谷,日出山坳,晨钟飞鸟,风景优美。唐朝时期许多诗人都慕名来这里赏景赋诗,把这里写成了唐诗之路。悠久的历史和人文,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桥、古亭、古迹、古道等历史古迹,让这里成为集历史与风景于一体的美丽古村落。村里的古道被评为宁波十大最美旅游古道之一,一年四季风光无限,成为驴友们热衷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这个地方是哪里呢?它就是溪口镇的栖霞坑村。栖霞坑村因传说是凤凰栖息的地方而得名,村中王氏系书圣王羲之的后裔。村子地处宁波市四明山麓,四周都是山峰,中间有一条狭长的溪水流过。因为独特的地势,使这里自然风光优美,空气清新,犹如世外桃源。

村中的长溪被称为筠溪,源自村西的山林,缓缓从村子中间流过,再拐过一道弯,穿过董村注入亭下湖。沿溪有一条路,几乎是进入栖霞坑的唯一通道,沿着这条路穿过董村就能到达村子,而且能够轻松地把村子全部游览完。

进入栖霞坑村之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口溪上的古桥。这座桥是一个单孔石拱桥,建于明清时期,桥身由大块的石块砌成,两面爬满了青藤,桥面铺着鹅卵石,侧面的石板上刻着“长寿桥”三个字。长寿桥的北侧桥头有一座古寺,名为“长安庵”。

长寿桥下溪水清澈,溪中有许多石头,看似随意堆砌却很干净。因为桥面的遮挡,桥下十分清凉,成为一处观景和消夏胜地,不少游客甚至带着炊具,在这里进行野炊。

从长寿桥边的路继续往前走不了多远就到了栖霞坑村。村舍分列于筠溪两旁,古建筑大都保存完好,看起来古色古香,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让人惊奇的是,这里虽然地处山岙,交通不便,可是游人却不少,而且大多数居然都是年轻人。

栖霞坑村沿溪而建,所有的历史古迹也都是分布在溪边或者溪上的,一目了然。村中有几处历史古迹是不得不说的。走进村中,首先看到的就是溪边的一座红墙黛瓦的寺庙,它叫做显应庙。这座庙始建于明朝,但是保存下来的建筑建于清朝雍正年间,有将近300年历史,是村中王、周、何、孙四姓的宗庙。

显应庙的旁边有一个很大的牌坊,牌坊下面是石阶路,通往翠竹林中,原来这里就是有着宁波最美古道之称的“栖霞古道”的入口。这里也成为游客小憩和驴友赏秋的热门地。不要以为这里是村中最好看的地方,从这里继续往村里走,你会发现更多的精彩。

显应庙的斜对面有一座廊桥横跨筠溪,掩映在溪畔的古樟之下,古色古香。这座桥叫做长安桥,始建于明代,现桥修建于清朝同治初年,距今约200年历史。桥面略呈弓形,铺着整齐的鹅卵石,桥边设有庙堂,供奉着三位神像。桥头住着的老太太站在廊桥上,低头垂面祭拜,特别有古风之感,可惜我没能捕捉镜头。

栖霞坑的房屋临溪而建,中间有一条路可以通往西面的深山里。村中的老人或者坐在檐下休息,或者在路边卖起了当地特产。早晨的阳光从东边照下来,抹在他们身上和巷道之间,让这里多了几分乡土气息,同时多了几分田园风情。

穿过村中窄巷往西走,在山涧之间还有一座古桥,叫永济桥。这座桥同样始建于明代,现桥修建于清朝乾隆初年,为单孔石拱桥。这座桥东接栖霞坑村,西通古道,两边都是青山修竹。我到达这里时,正好有一众游人坐在桥上休息,远远看去特别有诗情画意。

越过永济桥往西走就是栖霞古道,从这里可以到达晦溪源头壶潭村,坡道几乎都是用乱石铺筑而成,相对比较平缓,适宜徒步。这条古道依溪而建,一路上山涧溪流淙淙,林密竹翠,古道或掩于森林之中,或行于溪水边缘,风光秀丽,空气清新,让人赏心悦目,来这里游玩的人也非常多。

这条路也被称为唐诗之路。为什么有此一说呢?原来这里不但可以通往壶潭,还可以到达绍兴新昌、嵊州新地。因为风景秀丽,在唐朝时期这里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他们前来游景赏花,同时写下了大量关于栖霞坑美景的诗篇。其中以陆龟蒙、皮日休等人为最。当然,唐诗之路并不是专指栖霞古道,而是指连通了新昌、余姚、奉化、宁海的一条美丽的风景线。不过,栖霞古道这一段却是其中最美丽的景致之一。

再过一段时间,秋意渐浓,秋色开始绚烂起来,古道沿途也会变得更加斑斓,那时才是这里最美丽的时候。住在宁波周边的朋友们,如果你喜欢户外风光,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古老而美丽的乡村哦。

文末附上旅游小贴士,给想来的朋友一个参考:

1.门票信息:免费

2.地理位置: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

3.自驾导航:用导航软件搜索“栖霞坑村”,按照导航的指引前往即可。

4.公共交通:高速车(火车)——宁波站——乘坐988/987路——公交溪口站转乘571路公交车,在栖霞坑村站下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