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的守护者

 新用户3558w41H 2021-11-02

       ——记“微笑的白衣天使”郓城诚信医院内三科护士长张淑英

题记:前几天,李院长在微信上给我发来一段文字,是一位病人家属写的内三科护士长张淑英的事迹,要求我修改一下。我受宠若惊,但看了以后感觉修改比重新写的难度都大,于是,决定打破条条框框,抛开原文,用自己全新的视角重新构思。接下来,还煞有介事地采访了主人公,搜集素材 ,然后起笔。尽管拙笔陋文,难尽人意,但终于不辱使命,给院长一个交代。

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有着和教师同样神圣的职业,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医务工作者就是生命的守护者。只是,教师拯救的人们的心灵,医务人员拯救的是人们的肉体。

我很欣赏这样一段话,能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平凡的事情更能映射出一个人的内在的美,方寸之间彰显一个人的魅力所在。

我们诚信医院,就有这么一位护士长,把护士这个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做到了极致,达到了忘我的程度,时刻为病人着想,病人的事看成自己的事,病人的喜怒哀乐连着自己的心,她就是我们院内三科护士长张淑英。

张淑英护士长高挑的个头,面容清秀。她矜持,文静,朴素,大方,有一种东方女子特有的内在的美。她通情达理,善解人意,一张笑脸总是挂在脸上,让人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被病人及其家属誉为“微笑的白衣天使”。

同情心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善良,助人为乐,帮助别人,撒下的是阳光,播种的是爱心,结出的是善良,收获的是温暖。

还是在永安医院工作的时候,一个单亲家庭的母亲,陪着自己的儿子住院,那个生病的小朋友和张淑英的儿子年龄相仿,瘦得皮包骨头,衣服破烂不堪,从她们的谈话中,了解到,孩子的父亲,多年前因病去世,花去一大笔线,她带着两个嗷嗷待铺的孩子,生活艰辛,举步维艰,张淑英就从自己家,拿去儿子平时穿的衣服,送给患儿,等患儿即将康复出院时,还专门买了东西去看她们娘俩。

一次一个东北的病人在我们这儿打工时突然患病,在内三科住院。人生地疏,举目无亲,又没有农村合作医疗,无疑是雪上加霜,张淑英不顾及并不富裕的自己,毫不犹豫的拿出200元钱送给病人,让他作为生活费,病人哽咽着,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也许钱不算多,对病人来讲,送去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爱。作为一个与自己素未平生的病人,她能如此慷慨解囊,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大爱无疆,折射出一个人的善良。

平时的工作中,遇到一些条件差的病人,她就伸出援助之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譬如送些衣物、食物之类。于细微处见精神,一件件平凡的事情,映射出的却是一人的不平凡。

常言道,三分医疗,七分护理,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一个从医者,护士的职业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神圣,她们战斗在第一线,她们用那份最无私的爱,呵护着生命,为病人拍背,吸痰,洗头,洗脚,剪手指甲,修脚趾甲,为病人导尿,抠大便,负责着病人的吃喝拉撒睡,对护士的尊重就是对生命的敬畏。

对于年轻的护士来说,给男病人导尿确实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还是在我做住院大夫的时候,一个与我同龄的护士在病房给一位男性病人导尿,她的丈夫正好有事去病房找她,阴差阳错地撞见了这一幕,一个作为军人的丈夫,不理解妻子的职业特点,顿时大发雷霆。有时,家人对护理工作都不理解,又怎能奢望得到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护理工作是一件很琐碎的事情,机械、单调,一般人都理解为简单的换换吊瓶打打小针,其实包裹的范围很广,打针输液只是最基本的东西,对病人的病情要全面的了解,还包括健康宣教,心理疏导。

一次一位老大娘住院,老大娘很固执,尽管病情严重,却怎么也不接受输液治疗,病人没有女儿,儿子的话听不进去,医生的劝说也不能使她改变主意,张淑英于是坐下来,像病人的女儿一样,拉住病人的手,大娘长大娘短的口甜地叫着,像拉家常一般,苦口婆心地循循善诱,最后终于感化了老人,答应配合医生的治疗。

护士,这个世界上最阳光的职业,承载着呵护生命的重托。一个人,从填报护理志愿的那一刻,她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奉献;至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起,就决定了她要把自己的青春,献给护理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

护理工作,直接和病人打交道,大部分病人和家属都是通情达理的,但有些病人,对疾病的认识不足,认为自己花了钱,就得把病治好,仿佛买一件商品,货到付款,天经地义。然而,医学有它的的局限性和不可预知性,即便是同一种疾病,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病期,对治疗的效果反应也不一样。有些家属不了解疾病的严重性,对治疗的期望值过高,往往就容易产生医疗纠纷。特别像张淑英所在的内三科,是心血管和呼气专业,老年病人居多,老年人的免疫力,重要脏器的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而且还往往多种疾病并存,既要抓主要矛盾,还要面面俱到,治疗起来比较棘手。尤其是一些心梗病人,病情严重,甚至生命垂危,治疗不理想时,家属就容易怨声载道,怨天尤人,产生抵触情绪,此时,沟通的艺术就显现出来。

张淑英总是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急病人所急,每次遇到病人对治疗有异议的时候,都是耐下心来,去说服他们,去感化他们,使病人家属真心的感受到,每一个医护工作者都是在尽最大努力,去医治病人的疾病,让病人及家属真心地感受到宾至如归。

多年的从医经历,练就了张淑英敏锐的洞察力,她特别善于观察病人及家属的这种不良情绪的苗头,通过言谈举止,察言观色,举手投足之间就能做出大体的判断,及时进行抚慰,心理诱导,将一些潜在的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医护工作是个高风险职业,不允许出任何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医疗差错,每个人一旦走向工作岗位,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马达,打起十二分精神,不知疲倦地工作、工作。冬季是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住院病人扎堆,走廊的过道里安的都是病人,这就使得医生护士必须超负荷的工作,她们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医学知识更新很快,为了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必须隔三差五的进行培训,所以常规时间忙不过来,就必须加班加点。业务学习,技术培训,达标考核,名目繁多,所以,在医院工作,加班加点是常态。

张淑英作为一名护士长,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对科里的护士也是从严管理,使每一个护士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我们面对的是病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生命的宝贵在于对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

由于科室的护士年轻人居多,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为提高她们的业务水平,张淑英系统地制定出工作计划,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并进行考核,试行奖罚结合。操作时以老带新,严格把关。对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发现,找出问题的所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出现过的错误,决不能再次出现。不是简单的跌倒了爬起来,而是下次决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在她的带领下,内三科护理工作井然有序,忙而不乱,几乎达到零失误,零投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谁不希望能到了下班时间能及时回家,去放松一下那颗紧绷的神经,谁不希望老婆孩子热炕头。按时回家,对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来讲,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对一个医务工作者来说,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尤其作为一个女人,谁不希望耳鬓厮磨,温柔以待?谁不希望能相夫教子,母仪天下?

张淑英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儿子上小学需要及时接送,女儿一岁,正是绕膝撒娇的年龄。男人,本来是家中的顶梁柱,应该担当起家庭的重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十几年前,她丈夫患上了严重的强制性脊柱炎,不得不辞去工作。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而且呈进行性加重,日益进展的病程折磨着他,张淑英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他们是卫校的同学,共同的人生追求使他们走到一起,并没有因为丈夫的患病使他们的感情动摇,相反,他们更加坚强地携起手来,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真可谓患难时候见真情。只要你生死相依,我便不离不弃!

尽管张淑英想尽一切办法,跑遍祖国各地,求医问药,也没能阻止疾病的发展,她学会了火疗、蜡疗、推拿、按摩,亲自走马上阵,白天为病人完成各种护理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晚上又做起了丈夫的按摩师。总之,该吃的药都吃了,该使的法子都使了,感天恸地,却没有战胜病痛的折磨。

张淑英很要强,这么多年来,他是既当爹又当妈。一个弱女子,硬是用她那单薄的身体,用她那并不宽广的臂膀,支撑起这个本属于两个人肩负的家。她没有抱怨命运捉弄人,也没有埋怨老天的不公,她没有退缩,而是顽强的与命运抗争着,无怨无悔。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磨练了她的意志,使她变得变得更坚强,勇敢,几乎成为一个“女汉子”。就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她用凌乱的音符,奏出了铿锵有力的生命的乐章。

微笑的白衣天使

你像和煦的春风 轻轻拂面

你像久旱之后的甘霖 滋润心田

你像秋天天际的云朵 多彩绚烂

你像在料峭寒风里 雪中送炭

你是黎明前的那缕曙光 把黑暗驱散

你是冬日明媚的阳光 温暖人间

你是一个辛勤的蜜蜂 不知疲倦

你是一只美丽的蝴蝶 舞姿翩翩

你十几年如一日 兢兢业业地战斗在护理第一线

用你最美丽的青春 谱写出了华丽的诗篇

我们诚信医院的每一位护士都非常的优秀 可圈可点

不忘初心 恪守南丁格尔创立护理事业时立下的的誓言

张淑英,是我们郓城诚信医院护士的一个缩影。

2017726 21:55: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