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早茶的小推车是什么时候消失的?现在还有推车服务的茶楼吗?

 SophyJiang 2023-08-11 发布于广东

早前曾和熟谙广东风俗的外国友人邀约喝茶,吃着吃着老外突然问:“阿姨和推车仔哪儿去了?”笔者这个本地人一时也懵了:“阿姨和推车仔?……是啊,阿姨和推车仔呢?”仔细一想,早茶的推车仔到底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它退出得是那么悄无声息,以至于笔者都没有意识和察觉到,并且好像已经习惯很久了。

广东的早茶文化,从早上见面“饮左茶未”的问候,到一种生活、社交习惯,已被地球村的村民们所熟知和认同,粤语 “Dim Sum”(点心)也早已被直接录入英文。在国外,如果你请当地人吃“Dim Sum”,他们都会当一次大餐来对待,开心愉悦得很

茶楼就是广州人的交际场所,亲戚朋友来了,不知道吃什么就去茶楼;周末起晚了,不想煮饭就去茶楼;厌倦了大鱼大肉,就去茶楼;师奶倾计(粤语“聊天”)老板谈生意,还是会去茶楼……老人家点个“一盅三件”可以“叹”很久,而年轻人则喜欢呼朋引伴点满满一桌,再拿出手机猛拍,发过朋友圈,才证明自己是合格吃货。


在茶楼里聊“八卦”,大概是广府邻里街坊们生活中最大的乐事了,其一粤式早点之精美,让人乐不思蜀,其二粤式早点之实惠,让人不会一边“八”着一边揣摩着价钱直哆嗦,其三沸沸腾腾的茶楼环境,可以放心地、毫不设防地吹水笑谈,那份嚼舌的舒心畅快是何等的淋漓尽致。

笔者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刚来广州时,茶楼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阿伯们的头等大事《广州日报》,整个脑袋都埋在里面,任何事情都打不动撇着的嘴角,一旁的阿婆就成了摆设;师奶们的早茶,叽里呱啦、嘻嘻哈哈,蒸笼不断地空出来,新的碟盘又不断地送上来,她们坚信早点不是饭,多来几笼并不会肥......

茶楼的阿姨们推着小推车到处走,小推车上的竹笼子堆得高高的,因为底座有加热,所以阿姨所到之处烟火气十足。当小推车推出来时,食客们立即从四面八方涌上来,围住小推车挑选,每个人脸上都乐哈哈的,人们似乎并非怕“手慢无”,而是钟爱这种富有人情味的自选方式。

现在的茶楼已经越来越少见到推车茶点了,尤其在天河区珠江新城这样的新CBD里的餐厅,茶点推车几乎已销声匿迹,90后们对传统的印象已变成桌上放着一张纸一支笔,食客自己勾好下单,然后侍应生从后厨送上来。而他们更习惯于先直接用手机扫码下单,“小推车?以前早茶还有小推车?”这是90后的小朋友对笔者讲述的惊讶回应。

看起来一切似乎都变得如此方便简单了,对餐厅老板来说,茶楼空间大了,可以再加多几张台子,人员、物品成本也减低了,下单、上菜也更快捷了。可是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那种翘首以盼推车阿姨的渴望没有了,那种把车里热气腾腾的蒸笼盖一只只揭开的欣喜感没有了,那种和阿姨“八”两句地道粤语的亲切感没有了……

时代在进步,传统也在演变,希望在快捷生活方式的同时,还能保留一点过去的记忆。不知道广州现在哪家茶楼还提供流动小推车服务的早茶呢?

SophyJiang味旅绘:崇信最好的风景在碗里,只分享有故事的风味与美宿,近期绘作:《本来广州》《左脚沙面,右脚西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