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猫子”(晚睡晚起)与“云雀”(早睡早起)哪种更好?

 slg藏书 2021-11-02

晚睡晚起的人常常被称为“夜猫子”。在国外,这类人被称为“猫头鹰”(owl),而那些早睡早起的人则被称为“云雀”(lark)。近年,有关“夜猫子”好还是“云雀”好的争论时有所闻,大部分人认为熬夜不是一个好习惯。

图片

笔者暂时还没有在国内的文献中找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故采用英国、美国、比利时等国家的资料作为借鉴。

研究发现,熬夜增加死亡风险

有关“夜猫子”和“云雀”的争论起因于一项2018年英国的研究。这项研究对43326838-73岁的受试者进行了为期6.5年的追踪调查。

图片

根据睡眠和起床时间,以及其他与睡眠-觉醒有关的内容,受试者被分为四个组:肯定早睡(云雀)组、中度早睡组、中度晚睡组和肯定晚睡(夜猫子)组。

研究者对每一组的死亡率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在这6.5年中,“夜猫子”组的死亡率比“云雀”组的高出10%

根据这一结果,该研究得出结论:夜猫子比云雀有更大的死亡风险。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时间生物学》杂志上(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上。

 有人认为,“夜猫子”睡眠节律本身并没有早亡风险

一年之后,布莱恩.克拉克2019523日,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不,夜猫子未必早亡(No, night owls aren’t doomed to die early

文中,作者对 上面提到的2018年的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剖析。认为熬夜的确会提高早亡的风险,但这种风险不在于睡眠节律本身,而是由于社会的影响,以及由此而诱发的健康问题所引起的。

图片

社会对睡眠的影响由来已久。早在1735年,本杰明·富兰克林便写道:'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有、聪明“。这一理念受到广泛认同。 当时,“夜猫子”被视为是懒惰和精力不足的象征,是经常光顾酒吧和妓院的结果。那时绝大多数人的睡眠模式还比较原始,睡眠时间比较充裕,很少有睡眠问题。

这种相对自然的睡眠方式和时间持续了两个世纪。1942年的调查发现,只有很少(3%)的美国人每晚睡眠不足5个小时,绝大多数人的平均睡眠时间依然充足(7.9个小时)。

后来,由于电的使用,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富兰克林的理念却依然根深蒂固,人们仍然认为只有早睡早醒才是正道。

到了1954年,超过一半的美国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上世纪90年代初,几乎每家都有一台电脑。几年后,一半以上的家庭接通了互联网。

2013年,美国每晚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的人已经增加到14%,平均每夜睡眠时间降到6.8个小时。

受社会习俗的影响,当时大部分人,包括那些“夜猫子”,都希望早上能起得早一些,以“赶上”大部分人的生活节奏。

图片

习惯于晚睡晚醒的人压力山大,睡眠时间有缩短的趋势。时间长了,精神和心理状态变得越来越不稳定,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也渐渐露出水面。 

此外,熬夜还有可能导致与饮食和运动不良有关的健康风险。虽然现在已经有24小时健身房,但参加夜间运动的机率却远不如白天。那些夜间吃饭的人,食物选择通常仅限于快餐和比较油腻的食品。这些都对健康不利。

克拉克认为,如果“夜猫子”们能够按他/她们自己的作息时间安然入睡,吃上健康的食品,常规地锻炼身体,建立起有意义的社会联系,每天有一定的时间晒太阳,他们的总体健康状况会大幅提升,早逝的比率也会下降。

“夜猫子”也有优势

当今,“云雀”们显然占有优势,因为他/她们的作息时间与社会的时间表相吻合。相比之下,“夜猫子”们遇到的困难要多得多。不过,“夜猫子”也有自己的优点。

图片

每天睡多长时间比较合适?

---美国睡眠基金会最新推荐

2009年,比利时的一项研究对晚睡和早睡的人群进行了测试。研究人员让参与者选择自己的睡眠和唤醒时间,并要求他/她们在醒来时立即进行第一次测试,10小时后进行第二次测试。

结果,在第一次测试中,两组的成绩大致相同。但第二次测试的成绩,“夜猫子”明显优于“云雀”,表明晚睡型的人更有能力保持整天的精力处于较好的水平。

另有一项研究2万多名青少年进行了测试,发现晚睡的人,平均而言,比那些早睡的人更聪明、更有创造力;这种倾向不受种族、教育和宗教等因素等影响。

显然,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夜猫子”们的潜在优势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图片

参考资料:

nytimes.com/2019/05/23/smarter-living/no-night-owls-arent-doom-to-die-early

vox.com/science-and-health/2018/4/16/17233860/night-owl-chronobiology-sleeping-late-health-risk

newatlas.com/night-owl-higher-risk-health/541961

本文作者沈建华    首席睡眠科学家,医学博士,教授

本文编辑:李丽丽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