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媳妇结婚八年没做过年夜饭,还让她回去过年干嘛?”

 相见相思 2021-11-02

大年夜,是我们享受合家欢聚的幸福时刻。也正因为如此,年夜饭,于我们来说也便有着不同于寻常的意义。

可是年夜饭该谁做呢?这个问题各有各的说法,尤其是对于那些子女已经成家,从外地赶回来陪父母过年的大家庭来说,似乎很容易产生分歧和争执。有人说,父母年纪大了,子女回来就要多帮着他们干活,当然该是子女做年夜饭;也有人说,年轻人在外面打拼也很累,如果父母身体健壮,那就父母来做年夜饭,让年轻人放松一下,有何不可。

尽管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只要大家高兴,谁做都无可厚非,并没有固定标准。但数年来,依然有很多家庭为了年夜饭的事而闹得不欢而散甚至鸡飞狗跳。

余晓家就是这样的家庭中的其中之一。

余晓的丈夫赵明是个孝子,尽管他跟余晓工作的城市离自己的老家远隔千里,尽管每年春运的火车票都是要各种辗转才能买到,尽管有时候因为加班回老家只待一天便又要踏上归途,但赵明坚持,每年春节都一定要回家陪父母一起过。

最开始的两年,余晓对于赵明的做法是有些不满的,因为她觉得回家也只能陪老人一两天,路上却要花费很多精力和金钱,太不划算,更何况,她自己也已经有好几年没陪自己的父母一起过年了,她不明白为什么她能做到的事,赵明做不到。

但后来,她发现她劝服不了赵明,也便随了他的意愿,懒得再跟他掰扯了。每年,他负责买票,她就跟着他回去。看到一家人一起喜气洋洋,公婆高兴得合不拢嘴的样子,余晓心里也觉得暖暖的。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今年赵明买票,只买了他自己的,他说不让余晓跟他一起回去了。起初,余晓不解,直到她听到了赵明跟叔叔的电话,她才明白他的意思。赵明在电话里是这样说的:“我媳妇结婚八年都没做过年夜饭,今年我不让她回老家过年了。她不懂得帮父母分担,反倒让父母做饭给她吃,我还让她回来干嘛。”

余晓问赵明:“你们家那么多人,你爷爷奶奶,姑姑姑父,叔叔婶婶,还有你,你姐姐和姐夫,一大家子人,为什么非得是我做年夜饭呢?不说那些长辈们,就说你、还有你姐和姐夫,也都是吃你父母做的饭,为什么你唯独觉得我错了?”

赵明说:“那么多人,就只有你是我爸妈的儿媳妇,年夜饭当然该你做。哪有公婆做饭给儿媳吃的道理,更何况我父母辛苦了大半辈子,我们就一年回家一次,难道不该帮他们分担一点吗,难道不该帮他们做顿年夜饭吗?”

子女一年回家一次,帮父母做顿年夜饭,的确合情合理。可问题是,为什么偏偏是儿媳妇做呢?儿子不能做吗?女儿不能做吗?

我们的传统认知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儿子不帮父母做家务很少有人说什么,可如果儿媳妇不帮公婆做家务,大家就都觉得儿媳妇不孝。这种把儿子孝敬父母的义务转嫁给儿媳的现象,也是造成很多家庭不睦、夫妻不合的关键原因之一。

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觉得这就是应该的。儿媳既然嫁进了这个家,就是这个家的人,就该承担起这个家的家务。可从没有人问过,儿媳嫁进这个家,远离自己的父母,是否就是为了来承担这个家的家务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儿媳就不应该做年夜饭。我已经说过了,只要大家高兴,谁做都无可厚非。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个家的儿媳并不高兴来做年夜饭,那么儿媳错了吗?没有。诚如余晓所说,这个家一大家子人,凭什么就该是她?

而就因为自己从没做过年夜饭,丈夫就不让她一起回去过年,这就更加过分了。你娶妻子的目的,难道不是因为爱情,难道不是为了好好过日子,而只是为了让你们家有人来做年夜饭,有人帮你父母分担一点辛劳?

一个男人,倘若真的孝顺,是不可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妻子,让妻子来代替他尽孝的。而那些打着孝顺的旗号批评妻子没有照顾他父母的男人,从来不是真的孝顺,只是一种虚伪和推卸责任而已。

如今,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辛劳,老年人也有老年人的不易。我们能陪伴父母的时间确实不多,因此,春节,年夜饭,都想好好跟父母团聚,趁此孝敬一下父母,这是人之常情。但千万记住,孝敬父母这件事,一定要去亲力亲为,不要指望你的伴侣能够替代你。

你的伴侣,也是有自己的父母的。她愿意舍弃陪伴自己父母的机会而陪着你回家过年,你本就该感激了,不是吗?

哪个子女不想陪自己的父母过年,年夜饭谁做,真的重要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