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的爱情,当如人间四月天,浓淡适宜,远近得体

 相见相思 2021-11-02

01

林徽因笔下的人间四月天,是爱与美的化身。

而我眼里的人间四月天,是浓淡适宜,远近得体的。它热情,却不会像火一样灼伤了靠近它的人;它温柔,却有着骨子里自成一格的倔强,不会随波逐流;它就在你的身边,把你包围其中,却不会让你觉得它靠你太近,不会让你窒息。

它就像是对爱情的诠释,让你明白,怎样去爱,才能功德圆满。

好的爱情,当如这人间四月天一样,浓淡适宜,远近得体。不因爱得太浓而失了分寸,不因靠得太近而没了自我。它应该是热情而不张扬,温柔而不媚俗的。它淡雅,却能留下弥久的芬芳。

02

林徽因是世人公认的才女,她的爱情也广为大家流传。我很喜欢她对待爱情的态度,她会为对方的才华而吸引,为他的品性而折服,她会去全身心投入一段恋情,却从不会迷失了自己。

她在爱情里,始终保持着清醒和理智,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她从不因爱得浓烈而忘了生活的烟火气,她迈出的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因此,她的每一个选择,都能恰到好处。

林徽因的初恋是徐志摩,于她来说,那份爱是美好而纯粹的。可她最终却没有选择跟他在一起。这其中,除了有她不愿意伤害另一个女人的善良之外,更大的原因,是她不为爱情迷失的那份理性。她能保持爱情的浓淡适宜,远近得体。

她深知,徐志摩是个好的恋人,却未必是个好的丈夫,理性让她选择发乎情、止乎礼。也因了这样的一份选择,林徽因受到了世人的好评,她的初恋也得以留在记忆中变成美好的永恒。

03

反观俗世,我们有多少人叫嚣着“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而在所谓“美好”的爱情中迷失了自我。他们为了爱,不惜以飞蛾扑火的方式靠近对方,结果灼伤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这样的爱,是不值得的,更谈不上什么美好。

曾经,有个女人给我讲过她自己的一段荒唐之恋。她年轻时曾经爱过一个有家室的男人,当时,她爱他爱得特别深,因为他是一个很绅士很有风度的人,也很有才能,他们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有共同的追求,有一致的三观,他们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

他们的完美契合让她觉得他们的缘分是上天注定的,以至于她明知他有家庭,却还是义无反顾地跟他谈起了恋爱。她当时想的是,只要爱过一段,便足够了。

到后来,这个男人的妻子知道了他们的事,去她单位大闹了一场。男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归家庭,只有她独自背负着骂名。因为无脸面继续留在熟悉的朋友们面前,她选择了远走他乡。

她曾为那份“爱情”伤感了好久,遗憾了好久。但最终她想明白了,她原本不是个恶人,何以对另一个女人的伤害视而不见,就是因为她被所谓的“爱情”二字蒙住了双眼。她以为爱情可以不管不顾,不该讲理性也无需讲道德,但最终她为这份理智的丧失付出了代价。

04

真正美好的爱情,从来都不该逾越了界限,它需要保持着它原本的馨香和淡雅,不让它的艳俗伤了身处其中的人,更不让它的裹挟使人迷失、丧失本真。

就像林徽因跟徐志摩的爱情。徐志摩也是一个热情似火,视爱情如生命的人,可林徽因在这份爱里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和清醒。她当然也会像很多恋爱中的女子一样,有欣喜若狂,也有痛彻心扉。她也有无法抵挡那份炽烈的爱恋的时刻,她也会有内心的纠结与挣扎。

但冷静下来之后,她选择了保持她一贯的对待爱情的态度,爱情发乎心,但它的选择却是由人决定的,她把爱情的美好演绎得淋漓尽致,一如她笔下的人间四月天,暖暖的,柔柔的,却不痴迷,不忘返。

05

我从不赞成那些说“爱情就该是非理性”的相关言论。任何一种感情,都该有着适当的界限和浓度,若失了理性,你便很难把握。

即便是夫妻,也该始终保持着自我,不因另一方的需求放弃自身的追求。

林徽因嫁给梁思成,她爱他爱到极深,说对他的爱需用一生解答。他们郎才女貌,珠联璧合。但林徽因从来不像一般世俗女子那样一头扎进相夫教子的日子里享受爱的果实,她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个性、追求、社交和事业。

06

林徽因的爱,在我看来,像极了这人间四月天,它真诚,它温暖,它有着淡雅的芬芳,但它总保持着远近得体的距离。它从不失了分寸,也从不迷了道路,它只在它的浓淡适宜里,静看花开。

好的爱情,就该是这样的。不争夺,不勉强。不因过分的浓烈让人窒息,也不因过分的靠近给人以压迫。无论你怎样,它始终是它该有的样子。

区区如我们,可能未必有才女的智慧,但你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分寸。在这人间的四月天里,我希望,你们都能拥有好的爱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