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彩妆的特色与发展趋势

 liuweilib 2021-11-02
图片   1 药妆概念  图片
药妆品定义:药物化妆品是指通过医学角度来分析解决美容方面的问题,是超越了常规化妆品但并非是具有医疗保健功能的药品。药妆品的定义包括三个方面:(1)既有药品的功效,又有化妆品的功能;(2)其安全性及功效性必须通过国家指定机构临床检测;(3)需要经过国家卫生部批准并获得批准文号。

中药化妆品概念:中医药化妆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萃取技术,得到中草药成分,赋予化妆品特殊作用的产品。是中药和化妆品的结合物,和普通药妆的区别在中药作为化妆品原料,兼具双重作用,作用温和不刺激,安全系数高,毒副作用小。

图片   2 药妆特色  图片
现代化妆品大多化学品合成,通过涂抹、揉擦在人体皮肤、口唇等处以达到保护、美化作用。但其中部分添加剂对人体不利。即使是合格产品,含量未超国家标准,长期使用对人体也会有影响。在化工业品易致敏的今天,纯天然成分更受青睐。中草药因而以它几千年辉煌历史走上了世界的舞台。早在古时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利用纯天然草药制作化妆品:据尚志钧校注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可用于皮肤美容的药物有89种[1],其中包括“紫芝,味甘,温。令人好颜色”,“柏实,味甘,平。久服,令人悦泽美色”,“白芷,味辛,温。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等;涵盖107首美容方剂的葛洪《肘后备急方》,膏,酒,散,丸剂均存在其中,不仅可用于损美性疾病,也可用于日常养生驻颜,疗效也十分可观[2]。这些都说明中医药彩妆具有一定的应用可靠性以及历史沉淀性。
2.1 理论基础
中医药理论中的整体观念,三因制宜,阴阳五行学说也给了探究中医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很多启发。

2.1.1 整体观念,三因制宜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具有统一性及完整性的有机整,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结构上密不可分的,功能上相互协调。因此我们在研发中医药彩妆中,重视事物本身的整体性。
人受自然界影响会随之发展变化而变化以适应自然,维持机体本身正常的生命活动。基于自然界四气变化,春季多风,秋季多燥,此时应给予肌肤深层补水,可加入润泽功能的草药如芦荟,也可加入促吸收的药物如薄荷、高参姜。夏季多暑热,冬季多寒冷,此时应稳定肌肤,加入人参、白术、灵芝、黄精抗衰维稳类之品,针对冬季易生痤疮的特点,可加薏苡仁、白芍、苍术、姜黄[3]。
中医讲求治疗疾病时应三因制宜,即因时、因人、因地制宜,中药化妆品亦是如此。因时制宜:一天之中分昼阳夜阴,化妆亦可分阴阳,因此,在阳性时段太阳直升至落下使用则可加入防晒美白类,阴性时段使用则可加入养阴类。因人制宜:年龄不同,肌肤状态不同,根据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来制定适宜化妆品会更加有效的在化妆的同时具有养护肤功能。因地制宜:不同的地理位置环境,从而导致了不同的生活习惯,所处不同位置的人肌肤状态也不同。南方高温多雨潮湿,应加入养颜抗衰老类药物;北方干燥多风,应加入保湿锁水类药物。

2.1.2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阴阳可划分世界万物。阴阳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为用而且并不是居于静止与永恒稳定的状态。阴阳平衡则表现在皮毛则是皮肤红润有光泽;相反,失衡则人体患病,表现在外则皮肤干枯无光泽,出现出一系列问题如痤疮、闭口、长痘等。因此,研发过程要遵守阴阳平衡的理论。
五行,即木、火、水、金、木五种元素。相生相克,循环不息,维持着自然界中的万物生长及人体生理功能的均衡。若五行中的任意一行出现异常,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平衡将被打破,在皮肤上则表现为一系列暗沉,干燥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在中医药化妆品的研发上可以泄其过剩与扶持凌弱兼用,损其有余,补其不足,调节平衡,从而解决肌肤问题。

2.2 古方美容

2.2.1 单方

作为最早应用天然药物护肤美容的国度,我国古书中记载的单方美容繁多。
春秋战国时期《山海经》曾记载:“荀草,服之美容色。”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也曾记载:“白僵蚕,味咸平,灭黑,使人面色好”等。

2.2.2 方剂

隋朝的《妆台方》是第一部中医药化妆品的专著。而唐代对中医药化妆品进行了极大的推广,孙思邈《备急千金方》中记载了约有20个药方用来美容色、白嫩肌肤和去除褶皱横纹,涵盖120多种药用品种。
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中含有有关美容方剂共363首。除外服药之外还有内服药,其中美容方剂均以植物药为主,而外用方中有毒性的中药使用较多[4]。
宋元时期,有关中药化妆品的书籍更是数不胜数,《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御药院方》等医学著作中也都略有概述,并都对其中药的美容功效进行了论述。
据医学书籍考证,我国古代记载了1000余首美容方剂,涉及170余种中药著作[5]。

图片   3 药妆发展  图片

3.1 市场需求

当前我国化妆品市场在中医药方面尚未形成完整态势,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只有极少数产品采用了中医药成分,且主要应用在底妆部分,并未形成完整的品牌体系。同时,消费者也未接触甚少,市场潜力巨大。
同时相较于国外,我国本土的药妆市场份额占比低,且大部分被国外化妆品牌长期占领。与此同时,部分产品的宣传推广上,不少国外商家品牌将中药成分作为其主打卖点进攻市场,销量上成效显著。
同时笔者根据针对中草药化妆品的相关问题编写了问卷进行了投放。
根据回收的有效数据显示,在填写调查问卷的300人中,相信并愿意尝试中药化妆品的人数高达到70%,足以证明当前我国中医药化妆品市场潜力大。

3.2 发展现状

3.2.1 历史沿革

我国中医药化妆品发展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3.2.2 政策支持

当前我国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中医药法》、《“健康中国2 0 3 0”规划纲要》和《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先后颁布实施,坚持把发展中医药作为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
其中被批准使用的特殊用途化妆品中,许多均含有中草药成分,涉及的产品功能有防晒、脱毛、祛斑、美肤等方面。现如今,中草药已经成为安全无毒性美容护肤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了。

3.2.3 弊端与不足

(1)项目技术成果转化率低:当前对于中药成分的美容保养作用的研究成果显著,但实际上主打中药美容保养概念的化妆品还是少之又少,技术成果转化率低。同时由于气味、颜色的特殊性、获取的难易程度、植物的稀缺,使得成分提取难度大大提升。
(2)国外化妆品牌的长期占领:目前,有三股力量存在于我国的药妆市场中,分别是薇姿、理肤泉、雅漾,以上三大外资品牌在国内中药化妆品市场占据高端市场且占有60%的市场份额,此外每年还在以30%的速度增长。由此可见,长期被外资品牌占领的中国药妆市场直接导致了国内的中药化妆品品牌生存较为困难。
(3)虚假宣传和推广不足:尽管多品牌提出了彩妆养肤的概念,但在其铺天盖地的宣传过程中大多都存在着夸大功效和暗地推广现状,造成大部分消费者对中药化妆品存有怀疑疑虑。
(4)市场监管不足:当前针对中药化妆品的上市还面临着难以界定监管不足。自身生产中也存在着忽视产品安全性、质量把控不标准、生产配方和设备落后、原料粗糙、功效模糊以及品牌理念陈旧等问题。

3.2.4 应对措施

针对药妆的弊端与不足提出以下应对措施,从产品自身,潜在消费者,以及药妆流通三方面。
(1)建立有体系的药妆品牌:我国中药化妆品和中药美容剂的记载丰厚。唐宋经济繁荣稳定,人们更加注重仪容仪表,中药化妆品发展显著,《御用院方》等更集万千美容药方。但真正留存下的又少之又少,这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学习。
现如今,国内的药妆企业大多处于品种少种类少的尴尬局面。我们应立足于产品,挖掘与创新并进,针对当下需求进行研究。
(2)立足于消费者:我国药妆品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药妆品的宣传是不可或缺的,消费者也需要较长的认知过程。应该制定法律法规,规范药妆市场,明确概念及范围,加大宣传力度,正确引导消费者对于药妆品的认知。
其次,把握消费者心理开发研制新产品。不是简单的将产品功效进行分类,而是一开始先了解消费者的诉求。大部分消费者并不清楚自己的肤质,在购买产品之前,提供相应app,通过询问相应的问题,给出建议为消费者提供最适合的药妆产品。
同时,品牌需要定期的产品回访以及相应的需求调查。在保证自身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应放在首位的是消费者的需求。
(3)培育药妆市场:因为缺乏相应准入门槛与生产标准,导致现在药妆市场鱼龙混杂,产品良莠不齐,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间接导致国内“药妆”概念的品牌宣传乏力。同时,不习惯在药店购买化妆品,决定了在国内经营药妆店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期。
若要培育药妆市场,首先应当规范药妆的标准,确定什么是药妆,而不是打着所谓“药妆”旗号的三无产品。
另外,对可能潜在的消费者教育必须是上下产业链共同配合努力,单方面靠药妆是很难完成的。外资品牌薇姿在宣传时“薇姿,健康肌肤的源泉”,“只在药房销售”,“低过敏不生粉刺配方”,“通过敏感皮肤测试”,“按照欧洲制药原则生产”,“有效性经过皮肤学专家验证”等便是抓住了关键词汇,给消费者营造了一个专业形象。所以这就需要更多本土的、外资的药妆企业和药妆品牌拿出充足的资源进行持续的消费者教育。由此培育一个良好的药妆市场是品牌建立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步。

图片   4 总结  图片
在“追寻自然,回归自然”的思潮影响下,中药化妆品具有药效和营养双重作用,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优点,符合当代人们的需求。我国一方面原材料丰富且中医理论基础雄厚,中药化妆品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把握机遇,勇于创新,将中医文化传承与发展中药化妆品结合未来可期。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