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才是人生最大的救赎!

 我是锋言风语 2021-11-02

    秋已至,早起是被冻醒的,整夜开着窗,看似无风无浪,实则秋天的气息,已经如脉脉流淌的溪水,漫过山谷里的青石,不知不觉中漫过身体,此刻的你,无论平躺、还是躺平了,都能感觉到秋意的存在,夏日繁盛的枝叶,此时也变了颜色,它已深知,属于自己矫情受宠的日子即将结束,随之而来的是另外一个阶段,一个花朵凋谢可是果实却要成熟的季节。大自然的秘密在于此,万事万物皆有因果轮回,从无到有,从一闻不名到鼎盛时期,再衰落至尘。每个人的生命,也是一个轮回,如草木在四季中的轮回。

     我经常会想:人这一生活着的意义在哪里?年轻时百思不得其解,有了一定的年纪和经历,终于有了一些答案。毕淑敏说:人生并无意义,可是我们要给它注入一个意义。这句话也曾经困扰了我许多年,事是而非的一句话,现在回过头来看,骗骗青春年少的小朋友还可以,对于一个满身疤痕的老江湖,这样的理念显然是幼稚。人这一生是有不同的感悟,有一句话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实是被现代人曲解了,或者可以说是被一些不愿读书的二流子们给刻意放大了,借以掩饰自己不读书、读书少的劣态。文字的出现,成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辉煌。文字,也是人类有别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它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期盼和梦想,同样正因为文字的出现,才将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和丰富的社会实践能力传承下去。

     你又怎能不喜欢读书呢?不夸张的讲,每个人的现在,都是以文字记录下来的载体,复制下来的成果,这不是事实吗?你的言语举止、待人接物、思考方式、穿衣戴帽、饮食生活习惯、包括你的思想和看待日常事物的观点,哪一条不是文化传承下来的结果?古代人将读书分为三个阶段:5—15岁叫诵读,有些书理解不了就把它先背诵下来;15—25岁这个时期,读的书讲究贯通,言外之意就是要试着融合不同的理念,学以致用;25岁以上,要读不同的书籍,甚至于一些枯燥乏味的书,正因为你有了大量的阅读,你这个人才会因知识的累积而开始变得与众不同,不是吗?台湾那个李敖,为什么风流韵事不断,看似占了年轻姑娘的便宜,实则是占了读书无数的便宜,谁不喜欢一个满腹经纶的人呢?翁帆与杨老教授也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可惜了,现代人很少有读书的习惯,这或许也是文化的末落的开始吧。让人堪忧!

   2021.8.25.杞人忧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