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青生改作文(9、10)(初中部两篇完结)

 地听大人的梦境 2021-11-0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这应该概括的是鲍叔牙,标题长度很好,比较稳妥的标题)

泊一中初一年级  王振翼

亲爱的同学们:(之前所有的孩子都加上了老师,完全没有必要,班级读书会嘛,这样更简洁)

大家好,(逗号改叹号,包括书信体,问完好后,比需另起一行)非常荣幸在此分享我的读书心得。(这一句话没有内容,说了反而啰嗦,这里该直奔主题亮明观点,比如说可以写:同学们好,我最欣赏的人是鲍叔牙!)

从逃难他国,到傲视群雄;从落魄公子小白,到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翻转空前,成就巨大。这高光,或许是一下子就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可我却认为,甘居人下的鲍叔,才是成就这盛况的功臣。(如果想通过对比,引出自己的立场,那么后半部分肯定是重点,所以说重点部分占用笔墨多一些才好,交代管仲的内容过多,甚至不交代管仲,对文章的论述也没啥影响)

鲍叔谦虚礼让,甘居于管仲之下。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征战杀伐,尘埃落定,当得知国君想拜自己为一国之相时,鲍叔非旦没有沾沾自喜,反而忧心忡忡,自言之:“臣之所不若惜吾者五。”极力举荐当时正失势的管仲,管仲拜相后,自甘在其后四十年。这是一种谦虚,这是一种礼貌,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正因如此,齐桓公终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同学们,谭嗣同说“不骄方能师人之长”。正值青春,在自己枝繁叶茂的同时,不妨多为别人喝彩。(精彩!最后能拉回来,阐述现实意义且不冗沓,点到为止,火候正好,难能可贵)

鲍叔忠心耿耿,辅佐桓公之下。

“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纵观鲍叔一生:少年时随小白漂泊,中年时为齐桓公卫国,晚年时亦任相重担。确了君王天下事。一生为臣,一生为忠臣。可见成功者的身后,总有一些为其默默付出的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他的写照。其反观而见廉颇,虽有“万夫莫开,一夫当关”之勇,却不愿居人之下,不满乐乘顶替自己,一心投魏,降魏后,却无想象中的鲜花和掌声,反被扣上一顶“叛军”的帽子,遂抑郁一生,壮志难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其说鲍叔“愚忠”,不如说他是“大勇大忠”。他为国为民,一心向随,随时准备着,献上点点星火,照亮国家之前路。(行文的思路非常好,但是廉颇的例子是不是恰当,还要研读赵国的历史)

鲍叔不计私利,为国为民之下。

“未到出土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是什么, 是鲍叔一生为齐桓公相随;是什么,是鲍叔“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什么,是古今成大事者都具有的一种气节。是国之大爱,是一从一而终的国之大爱,是超越了自身利益的国之大爱。同学们,一滴水,唯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

揆诸历史,有多少贤才没有遇到鲍叔、佚之狐(这个佚之狐加得好,有点带面,深化主题)这样的伯乐而壮志难酬。李太白高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而遭赐金放还;陈伯玉高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涕下。”而志向难遂;陆放翁悲吟“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而壮志难酬。正因如此,韩昌黎才会发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哀叹。

综上所述,(这四个字去掉)鲍叔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一个知己知彼的人。这样的人在人生的战局中百战不殆,不但成就他人,也最终成就了自己——独木难成林,看似退让,实则彰显出气度来,于是“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漂亮!)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学们,历史不仅是历史,也是当下,更是隐喻未来。让我们知人长,知己短,见贤思齐,然后取长补短,(前面的见贤思齐是说学习鲍叔牙,在这里可以在补充要学习的具体的精神,这样结尾更厚重,也更加点题)共同谱写新的未来。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总评:

这是我最近几天读过的最佳作文,完整的结构、清晰的逻辑、唯美的语言、广博的积累。除了表扬别无他说,初一孩子的水平,我自愧不如,不敢点评,只是欣赏。加油,王振翼,未来可期!

打分:57

谦和之君子 荐才之贤臣(鲍叔牙)

泊一中初一年级 高筠婷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规范)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度是立人之本,追古溯今,谦让大度的故事便被人们所传颂,敬仰。(第一段先亮明自己选择的角度,这是全文的纲)                         

春秋时期,齐国两公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王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为让公子纠登上王位,曾用箭射杀公子小白,射中了他的衣带钩,小白咬破舌尖装死,躲过了一劫。小白后来继位,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想杀了管仲报一箭之仇,但经鲍叔劝说,任管仲为相,在他的辅佐下,谱写了齐国的霸业。(交代背景稍微长了一点)

鲍叔无疑是一位谦和大度,知人任人的君子。论才能,他与管仲不分伯仲;论出身,鲍叔是齐桓公未上位时的谋臣,而管仲是齐桓公对手的谋臣,还曾一度想置齐桓公于死地。处在这样对管仲不利的背景下,鲍叔尚能力排众议,助管仲当上宰相,而自己甘居管仲之下,可见他的心胸之宽广!

看到这里,我们(前面几个字,改为“由此”)(我)不禁想起《三国演义》中,刘备想完成一番大业,当时他的谋臣徐庶中了曹操的奸计,不得不离开刘备。临走前,他荐了诸葛亮给刘备,有了诸葛亮的辅佐,刘备干了一番大业。而三国中的另一个人物,周瑜,同样也是智勇双全,气度不凡,却处处嫉妒诸葛亮,最终落个气死的下场。(周瑜的例子不合适,各为其主的事,周瑜大度又能如何?诸葛亮也不可能辅佐孙权,孙权也不会接纳诸葛。所举实例与材料不对等)料想如果管仲遇到的不是鲍叔这样的君子,而是周瑜之辈,最终的下场是被齐桓公所杀?还是在大牢中孤苦一生?亦或是从此隐姓埋名,一生空有抱负,却得不到赏识,成为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个人?(这几种假设太啰嗦了,就是被埋没呗)结果不得而知,而齐桓公没了管仲的辅佐,是否还能成就他的霸业?也许,没了鲍叔的识贤,引荐,这段历史会彻底的改写!(红色字体这两句把我读蒙了,怎么又写回来了,不能用同一个材料解读同一个材料)

“先(世有伯乐,引用要准确)有伯乐,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管仲就好比一匹千里马,有了伯乐鲍叔的慧眼识才,才有了管仲一腔抱负得以施展,才使得齐国称霸中原。无怪乎管仲说:“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鲍叔也!”无怪乎太史公评价:“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读完这个故事,你是否也想起了自己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鲍叔以他宽广的胸襟成就了齐国的霸业,我们以后也要学习鲍叔,凡事从大局考虑,心胸宽广,磊落,知人容人,不因别人优秀而嫉妒别人,做一个中华民族堂堂正正的人!(这一句改为做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总评:

本篇作文思路还是很清晰,格式比较规范,因为刚读了上面那篇文章,在这里我提几个建议吧:1.本篇文章论述比较窄,主要围绕一个材料绕来绕去,最多举了一个三国的例子,给人感觉比较单薄,要多读书,多积累厚度;2.这篇作文的结构比较零散,可以对比一下上一篇,并列式结构,而且每一段笔墨匀称,这是目前你所欠缺的,不论是阅读文章还是写作,读完心里要有框架,写之前心里要有构思,一篇好作文像一件工艺品,需精雕细琢反复打磨。3.当正面例子不够用的时候,尝试举反例,注意随机扣题,扣得了无痕迹。咱们这篇作文最后升华了一下主题,给人感觉比较突兀,其实可以在每一段的论述中慢慢渗透着就可以。4.当然啦,初一的孩子把高考作文写成这样已经很厉害了,但是我希望你可以变得更好,每个人有有资格变成更好的自己!

打分:4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