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班锦囊】邵泽民:学习,要不得“差不多”!

 地听大人的梦境 2021-11-02

2021

03·28

治班锦囊


学习,要不得“差不多”
     河北省盐山中学   邵泽民
教育贵在一个“及”字,重在一个“小”字,即使天天从小事抓起。
上周刚刚结束了沧州春季调研联考,一些孩子的行为引起了我的注意:有的垂头丧气、情绪低落,有的心浮气躁、欠些沉稳。孩子们面对不尽如人意的成绩,虽然表现各异,却共同表现了考试成绩的影响巨大。尽快找出症结所在,帮助孩子们建立信心成了我的首要任务。
今天自习课上,我在班里做题的时候,不经意看到了教室角落里有一些碎纸屑。我很奇怪,值日生刚刚打扫完班级卫生,并且是两个女生拿着拖布将教室打扫的,为什么角落还会有纸屑留下来呢?我又想到了每天上下楼的楼道,有班里的值日生每天负责清扫,但总是在栏杆下的犄角旮旯处有黑褐色污渍清理不干净。虽然是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小细节,却是孩子们不能严于律己的外在表现。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细节做不好,势必关乎结果啊!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们在打扫卫生的时候觉得差不多就行了。班级整体的地面已经用拖布清理了,楼梯用扫帚和拖布也打扫过了,看起来似乎已经很干净,很完美了,但经不起仔细观察。就好像孩子们的学习,有时候一张试卷,老师讲完以后还有一个题没有完全弄懂,孩子们觉得差不多了,一个题而已;有时候一章内容里有五个知识点需要背诵,其中有一个反复背总是背不熟,孩子们自我安慰差不多就行了。其实正是学习中的一个又一个、一次又一次的“差不多”这种自我暗示,自我松懈,才导致最后基础知识不牢固,做题时产生马虎大意不仔细的心理。
针对学习,我们是来不得半点“差不多”的。学习,需要的就是一种刨根问底的韧劲,需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持。我们不能做守株待兔的农人,而要做逐日不止的夸父!也许,我们在学习的路上已经奔跑了很久,已经很疲惫了,可是高考这条路上哪有什么坦途,一眨眼的功夫,已是千军万马呼啸而过了。仔细严谨,严于律己才是我们应该有的学习品质。
发现问题,就要立刻解决问题。下课后一个学生来问我习题册中的一个问题,讲解完以后他点点头说:“老师我懂了,谢谢!”转身就要走,我赶紧叫住他,因为这是一个成绩中等的学生,学习很刻苦努力,但总是不能突破瓶颈取得高分。我问他,今天的作业写完了吗?孩子很高兴的说写完了,还自己加量多做了一套试卷。我说那把试卷拿来我看一下吧。看着试卷中红色笔标注出来的几个错题,我指着一道难度偏大的题让他给我讲一下解题思路。“我不会。”学生红着脸羞愧地低下了头。我问到:“为什么有疑问的习题不把它弄明白呢?”“我觉得已经差不多了,还有别的学科作业等着我做,所以就没有再深究这道题。”我相信他已经完成了作业,也相信他用很多时间给自己加量又完成了一套试卷,但是这种“差不多”的做题习惯也许正是阻碍他学习进步的绊脚石。
当天下午,我利用课前5分钟和孩子们分析了考试失利的原因,课上学过的知识一定要能够熟练使用,如果做题过程中产生疑惑,一定要当天解决,可以和同学讨论,可以找老师讲解,更可以找几道同一知识点的题目进行巩固。学习中的不严谨,不仅会导致我们知识上的漏洞百出,还会影响我们的成绩,更会打击我们的信心。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心态上的差不多只会让我们麻痹大意。渐渐地我发现,同学们课堂上听课精神头十足,课间讨论问题的同学多了,去老师们办公室问问题的同学多了。孩子们又恢复了斗志,信心满满!争取做最优秀的自己,我们一起拒绝差不多!
卡尔·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
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无小事,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都会传达给我们丰富的信息,抓住这些信息,及时引导,正是我们为人师者的职责所在。


作者简介:邵泽民,2011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任教于河北省盐山中学。现任2019级北大部主任,担任19级北大2班班主任工作。连续多年荣获县政府嘉奖,所带班级被评为沧州市优秀班集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