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上海超港深重返综合经济竞争力榜首

 零壹贰012 2021-11-02

2021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正式发布,其中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中,上海赶超港、深,重返第一。可持续竞争力排名中,香港再度蝉联冠军。

分区域来看,我国综合经济竞争力“南升北降”的趋势仍在延续;东西相比,“东降中升”的特点开始出现。另外,中部和西南地区可持续竞争力上升明显。

11月2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以下称报告),报告对2021年中国两岸四地291个城市进行评价。

报告构建了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其内部又包含各分项竞争力指数。

总体上看,202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表现最为突出的五个城市为:上海、北京、深圳、香港、广州。五城包揽综合经济竞争力、当地要素竞争力等多项一级榜单、子榜单五强,在其余各项评价维度中同样表现突出。

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倪鹏飞作为首席研究员,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完成。

01

上海重返第一

文章图片1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 制图:搜狐城市

2021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前十城市依次为:上海、深圳、香港、北京、广州、苏州、台北、南京、武汉、无锡,头部城市格局稳定。

与去年相比,30强城市中前15名变化不大,15-30名微调明显。

其中前三甲城市中,上海从去年的第三名上升至榜首,超越港、深。虽然三城席次有所调整,但沪、深、港三城包揽三强的局面多年未变。

其余30强城市中,厦门上升3名,东莞、重庆、台中各上升两个席次,升幅较大。高雄、珠海均爬升一位。近两年呼声较高的青岛、合肥在本次排名中分别下降了3个名次。郑州、济南下降1名。

文章图片2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 制图:搜狐城市

全国35个重点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数据不含拉萨,下同)内部分化明显。北上广深强一线格局依旧不变,黑龙江省会城市哈尔滨在重点城市中垫底。全国范围内,哈尔滨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146位,比去年下降5位。

天津在直辖市中排名最末,全国范围内比去年下降7名跌至53名。重庆全国排名有所上升,但离“赶超广州”的期待差距较大。

文章图片3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 制图:搜狐城市

从整体地域分布上讲,我国综合经济竞争力南北分化的趋势仍在延续。

根据报告,南方161个城市的排名平均上升1.35名,北方130个城市的排名平均下降1.68名。具体来看,南方城市有49个处于下降状态,有29个城市保持不变,有83个城市处于上升状态,并且上升的幅度显著高于下降的幅度;北方城市有63个处于下降状态,有12个维持不变,有55个处于上升状态,且上升的幅度要低于下降的幅度。

另外,东西相比,“东降中升”的特点开始出现。

具体来讲,东部城市排名平均下降1.42名,中部城市平均上升2.25名。中部有25个城市处于下降状态,有46个城市处于上升状态。西部城市排名基本维持不变,仅上升0.07名,但是区域内部差异巨大。

本次排名中,东北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仍然处于下降状态,平均下降了1.59名。

02

重庆垫底直辖市

文章图片4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 制图:搜狐城市

2021年中国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香港、深圳、台北、上海、北京、广州、武汉、苏州、南京、厦门。与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相比,可持续竞争力头部城市排名更加稳定——香港、深圳、台北、上海、北京、广州已经超过5年占据六强,且排名未变。

但其余可持续竞争力30强城市却竞争异常激烈,与去年相比,仅无锡排名未变。

其中上升明显的城市有武汉(上升3名)、厦门(上升4名)、杭州(上升5名)、成都(上升6名)、合肥(上升6名)、长沙(上升9名)、郑州(上升7名)、珠海(上升5名)、西安(上升5名)、济南(上升6名)。

可以看到,30强城市中上升位次超过3名的城市以中西部省会城市居多。

下降明显的城市有天津(下降6名)、青岛(下降11名)、高雄(下降6名)、常州(下降3名)、台中(下降16名)、中山(下降6名)。

文章图片5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 制图:搜狐城市

从全国重点城市来看,一线城市无意外领衔。重庆在直辖市中排名最末,全国排名32名,但和去年相比上升4名。天津全国排名超过重庆,但比去年下降6名。西宁、呼和浩特哈尔滨垫底重点城市。

总体上讲,可持续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同样呈现出“南升北降”的趋势。

北方的130个城市中有78个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处于下降状态,平均降幅高达19名,占60%,有41个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处于上升状态,平均上升仅为12名,占31.35%。而在161个南方城市中,仅有41个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处于下降状态,有112个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处于上升状态,占比达69.56%。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中部和西南地区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分别上升了8.5名和10.5名,东北地区领跌可持续竞争力下降区域。

另外,从各省份内部来讲,除了陕西、河北、黑龙江、台湾、吉林等省处于省份内部可持续竞争力差异在扩大外,大部分省份内部的可持续竞争力差异均在缩小。且多中心均衡式发展的省份总体强于单点发展。

03

珠海东莞挺进科创20强

除上述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一级指数排名外,报告还对各分项指数进行详细分析和排名。

报告定义,综合经济竞争力包含当地要素、生活环境、营商软环境、营商硬环境等分项。其中当地要素为影响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涵盖城市的方方面面,最重要的当属资本、创新和人才。

文章图片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