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300多年书法史,这幅字堪称魁首,被誉为“法书第一”!

 yangsuorong 2021-11-02

宋朝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特殊的阶段,这个时期没有晋人时期崇尚自然无为的意趣,却有着文人的性情表达,没有唐代的气魄开张,却有着读书人的雅隽之感,没有元、明、清的风格拘囿,更多的是回味无穷的个人魅力。

而在宋朝的书法家当中,尤其以“宋四家”最为知名,而“宋四家”苏东坡、米芾、黄庭坚诸人当中,论及书法格调,则以东坡为第一,但东坡的字极难学,并且后世也没有人能够学成功。


米芾在用笔上学到了晋人的多变,但也仅仅停留在古人的层面,乃是后人迹近晋唐笔法的一一个绝好的选择。

而黄庭坚的字则是一种独具文人魅力的存在,也最具艺术感染力,他继承了唐人的笔法正脉,并且凭借深厚的学养将书法写到了一种全新的境界。


在黄庭坚57岁的时候,写出了他一生当中书法水平最高的一幅字,此作被后世的书法名家赞叹不已,大词人张孝祥评价此作乃是“一代奇笔”。

“南宋四家”之一的范成大更是认为此作是“心手调和”的最高境界。文徵明更是评价此作是真正得到了唐人的笔法妙旨,此作将唐人笔法中的“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应用得炉火纯青。


这件作品就是黄庭坚的《经伏波神祠诗卷》。此作在中国书法史上可谓是宋朝书法的集大成者,只因先藏于日本,所以其名气不大。但从艺术格调上来看,此作不仅是黄庭坚生平的最高水平,在后世的书法史上也无人能够出其右者。

叶恭绰先生评价此作乃是“世传山谷法书第一,吾家宋代法书第一”,更是将此作誉为了“宋代法书第一。”


而在黄庭坚本人眼中,他对于这幅字也自视甚高,并且亲自写下了一段提拔:

“漫书数纸,臂指皆乏,都不成字”“若持到淮南,见余故旧,可示之,如何元祐中黄鲁直书也?”

从这段话当中不难看出前半句乃是自谦之语,后半句却颇为自负。


对于高妙的书法作品而言,往往是在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极为适合的主客观情况下创作出来的,这就是孙过庭在《书谱》当中所说的“五乖五合”的道理,黄庭坚书写此作,无论是毛笔、纸张、心境和状态都达到了一种妙到毫巅的状态,此作书写完成之后,再去复写,已经全然没有了当时的状态了。

对于学习书法的朋友而言,从这件《经伏波神祠诗卷》当中,你不仅能够窥见黄庭坚对于唐人笔法中的“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的体现,更能学到他在点画当中的一波三折和韵味,“唯笔软则奇怪生焉”的妙旨,在他此作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