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人想要什么样的音乐剧?

 娱乐硬糖 2021-11-02
 
越来越多人第一次接触《王者荣耀》并不是因为游戏,而是各种各样的IP衍生品:盲盒、综艺、动画、同人文、交响乐……而随着王者世界的版图扩张,更多奇妙的打开方式正在被解锁。
 
比如说,用音乐剧的形式走入《王者荣耀》。
 
被玩家戏称为“王者长安春晚”的2021共创之夜已落下帷幕,但对其的讨论仍在持续。《王者荣耀》六周年办出创新传承两不误的效果,的确值得瑞思拜。
 
让人兴奋的岂止那一夜,还有官宣的电影、番剧、音乐剧等衍生内容,其中就包括《王者荣耀》原创中文音乐剧《摘星辰》,首支演出预告《小鹿乱撞》发出后便在玩家、乐迷等群体中引发热议。

 
《王者荣耀》一直都有音乐粉,甚至被调侃“被游戏耽误的音乐公司”。新英雄云缨上线时,主题音乐《赤焰之缨》便圈粉无数。2021共创之夜,官方也请来赵聪老师现场演绎,玩家得以大饱耳福。
 
从《逍遥叹》到《诛仙》,国产游戏和音乐的天作之合硬糖君能数出不少。但以往游戏带火的多是流行乐,交响乐、音乐剧、传统曲艺等题材仍待挖掘。力求创新的《王者荣耀》在成功奏响交响乐后,能否再做好音乐剧?在日本,由ACG内容改编的音乐剧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2.5次元音乐剧市场,这在中国又究竟有多大的市场潜力?
 
音乐剧,正青春
 
2018年,声乐竞演综艺《声入人心》走红,人气选手俘获迷妹无数,直接带动音乐剧市场水涨船高。曾经轻松买到的音乐剧票,最火时可以溢价数倍、数十倍,有钱也未必能买到。

 
受惠于迷妹的热情,音乐剧总算迎来苦等的春天。很快,实力戏骨、年轻演员,乃至唱跳偶像,都纷纷参演音乐剧。兴趣也好,镀金也罢,他们反正实打实地制造了热度,带动年轻粉丝开始关注音乐剧。
 
然而,繁荣景象持续不过两载。疫情爆发后,现场演出遭遇速冻式打击。如今国内演出逐渐恢复正常运作,音乐剧也在复苏,但必须承认热度远不如前,新观众人数增长缓慢。
 
当硬糖君向业内人士问及原因,他认为这其实是正常表现,“综艺和明星带来的观众没来得及沉淀下来,新的观众要时间和内容去培养,难得很。”
 
音乐剧市场急需好故事和外部流量,《王者荣耀》刚好都有。

 
从传统文化、经典文化里汲取养分的《王者荣耀》,拥有庞大的世界观,在内容多元化呈现方面独具优势。《王者荣耀》打造IP衍生内容时,都是基于一个统一的世界观,使之相互关联,又独立成章,以满足不同领域和圈层受众的需求。
 
这些均在《摘星辰》里初步得以体现。这部音乐剧是通过当代剧场语言,以歌、以舞、以变化的舞台空间,带领观众走进一个东方奇幻世界,跟随王者英雄曜的视角去体验寻宝探险之旅。

 
普罗大众熟悉的经典音乐剧,多数是根植于西方文学作品,像《悲惨世界》《歌剧魅影》《巴黎圣母院》等。主打东方幻想风格的《摘星辰》,则试图将东方西方、传统现代进行融合碰撞,令人耳目一新。
 
生长在中国全面崛起时代的年轻人,对本土文化有着更高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而以潮流的内容形式去演绎传统或经典,更易勾起他们的好奇心,进而点燃围观、二创的欲望。
 
火影评书、哈利波特小曲、奥特曼京剧都曾领一时风骚,不乏年轻人由此对传统曲艺萌生兴趣。此次《王者荣耀》解锁音乐剧这一艺术形式,也让硬糖君愈来愈期待明年《摘星辰》的首演了。
 
王者和音乐剧,配么?

预告片让观众有了期待,可是,王者IP和音乐剧到底配不配,《摘星辰》的正片能和预告一样好吗?我们还是要回到创作层面把脉。
 
一场常规音乐剧动辄几小时,故事发展可能横跨几年、十几年,甚至几个世纪。只有内容的体量足够大,才撑得起一出音乐剧。《王者荣耀》自带庞大的世界观设定,在此之下还有源源不断打造出的精品内容。比如说英雄,每位身上都有着清晰的人物弧光,这种复杂性意味着撑得起“戏份”。
 
两种内容形式天然适配,是跨界嫁接的一大优势。但具体故事怎么呈现、舞台怎么设计?如何营造优质的视听体验?以及如何充分调动观众情绪,这些问题就非常考验创作团队的创作力和协作力。
 
作为共创作品,《摘星辰》音乐剧由一线国际团队耗时三年打造。短短一分多钟的预告,观众就足以感受其在音乐、舞台、造型等方面的用心,愿意将此安利给更多人。

 
预告片段《小鹿乱撞》选取自《摘星辰》的第二十四场,讲述曜通过指引,来到玄微森林里发生的故事,气氛灵动而浪漫。因此,在曲子设计上,创作团队把交响乐、电子乐、中国乐器等交织运用,在音乐结构层次分明的前提下,充分服务剧情。
 
弦乐细腻有张力,木管华丽灵巧,铜管恢宏磅礴,直观地体现角色情绪的递进变化;竖琴、颤音琴、钢片琴、八音盒等音色纯净,好似那玄微子的点点荧光,忽闪忽现;几处独特的电声,则增加了森林的空间感和舞台氛围感。
 
舞台设计方面则追求自然和神秘的双重性,尽显东方玄幻韵味。植物被设计成抽象且现代的不规则几何结构,暗合着男主角曜的心理状态。幽暗昏惑的光线纵横交错、洒落林间,增添了故事场景的神秘性,又代表着主角对于前路的不确定。

 
树林无边无际,曜从何处来,往何处去?舞台的设计和留白,使得观众对故事有所了解,也有所困惑。正因此,音乐剧《摘星辰》预告先热,圈下一批新粉丝。很多人呼唤着首演“搞快点”,忍不住脑洞起剧情发展。
 
当然,在演员选择上,创作团队也非常懂年轻观众。其立足作品质量的同时,也力求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趣味。音乐剧演员和跨界艺人的组合,既让音乐剧迷收获新鲜感,也能让游戏玩家、文娱爱好者等感受音乐剧的魅力。

 
以质取胜,以情动人,《王者荣耀》的诚意可见一斑。当然,这部音乐剧打动人的关键,还有其中经典潮流合二为一,东西艺术顺畅对接。这种创作方向正是年轻群体所追捧的,引发的情感传递往往可以跨越次元和圈层。
 
王者的共创音乐
 
《王者荣耀》在音乐领域频频落子,基本都得到了广泛认可,可以说是多年厚积薄发的结果。这一过程里,其还摸索出了共创这套行之有效的内容逻辑。
 
《王者荣耀》官方的音乐品味始终在线,这在背景乐、主题曲上便能感受到。近来火热的《赤焰之缨》,就由青年作曲家刘冬与中央民族乐团首席琵琶演奏家赵聪共创而来。前者搭建音乐框架,后者则负责独奏段落留白。

 
这种创作价值不局限于作品本身,更是对王者英雄云缨人设的补充和完善。从曲初几声琵琶俏皮的弹拨,到高潮那段指尖和琴弦的碰撞,云缨“不动如山,动如掠火”的大小姐形象便成功立了起来。
 
2021共创之夜里,《王者荣耀》精心编排的系列音乐节目,再次秀了把高级品味。古琴曲《流水知音》、国风乐《千秋愿》、共创作《86西游经典组曲》等,都给万千观众带来了极致的视听体验。
 
一直为外界称道的王者交响乐,背后亦有着令人动容的共创故事。谭盾为王者荣耀五虎上将英雄皮肤定制的交响曲专辑,在传统和潮流的流畅融合下了颇多功夫。奚琴的沧桑表现赵云精神的“仁”、尺八的空灵表现关羽的“义”、筚篥的高亢表现张飞的“勇”、笙的柔和表现黄忠的“忠”、琵琶的节奏感表现马超的“威”,细节处皆是将心。

 
携手各领域专业创作者,有利于优秀内容的输出和表达。而年轻群体接触这些作品后,也能领悟到艺术魅力,甚至更深层的价值,继而将传统文化、精神内核传承下去。
 
而一曲动人的英雄角色曲,一场成功的音乐交响会,一部出色的音乐剧,都是《王者荣耀》IP孵化衍生内容的成功范例,而这些成功的范例,也彰显了文化产业共赢的价值。
 
对游戏来说,这些内容是纽带,也是养分,共同作用于核心粉丝和潜在用户。纽带是指,交响会、音乐剧等带给玩家更多新消费场景,在这个过程里,玩家终于可以距离IP非常近,欣赏它、理解它、感受它的同时,也进一步让核心圈层产生认同感。
 
营养则是指,包含音乐在内的所有泛娱乐内容,会持续带来参与性、话题性以及产业影响力,给挖掘潜在用户提供良好契机。就像《摘星辰》的最大价值不是仅仅作为一部音乐剧,而是充当优质内容孵化器,形成新的IP生态循环,生出无数内容触角去吸引更多新力量的加入。

 
当然,《王者荣耀》与跨界内容、产业间必定是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关系。联动过程中,交响乐和音乐剧可以借机拥抱年轻群体,实现新粉丝的吸收和转化。
 
去年,由《王者荣耀》授权,联合出品保利演艺打造的“王者荣耀交响会”2020巡演首站在杭州余杭成功落地。据观察,在场观看交响乐的人群里,六成以上都是年轻群体,两天演出的平均上座率高达80%。如今,两者再度携手打造音乐剧《摘星辰》,无疑是又一次助力演艺产业文化创新,推动严肃艺术年轻化发展。
 
美好的事物谁都爱,音痴硬糖君也曾想接受下音乐剧的熏陶。可每每鼓起勇气,还是忍不住一阵心虚:那可是高门槛的存在,万一看困了,或是被人发现看不懂,岂不是尴尬得紧。《摘星辰》的出现,倒让人重新有了底气和欲望。而只要这样的入口够多,或许有一天,音乐剧就会像演唱会、音乐节那般成为大众的狂欢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