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钟祥明显陵、南京明孝陵一瞥

 微湖渔夫 2021-11-03

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钟祥明显陵、南京明孝陵一瞥

星光
10-30
阅读 580
关注

明显陵(湖北钟祥)、明十三陵(北京)2000年11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明孝陵(南京)、清东陵.清西陵(河北)2003年7月作为合并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给予中国明清皇家陵寝的评价全文是:

    “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明显陵全景——中轴线:神道、欞星门、双龙琉璃影壁、方城明楼(此图非己拍)

龙鳞神道

明显陵金瓶形外罗城

可谓壮观的方城明楼

登上方城明楼府拍陵恩殿殿基遗址。

由方城名楼俯瞰(此图非己拍)

2009年5月31日在明显陵明塘前留影。

2010年10月24日与第五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在明塘前留影。

1965年父亲摄于北京明十三陵

  2001年8月15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龙门石窟、明.清皇家陵寝、大昭寺、苏州古典园林世界文化遗产证书颁发仪式,向一批新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地颁发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制作与发送的世界文化遗产证书。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各遗产地省政府负责同志等在主席台就座。         

      上述项目是2000年11月底至12月初在澳大利亚凯恩斯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获得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至此,中国已拥有世界遗产数27处,位列当时的世界第三(西班牙36处、意大利34处之后)。

2001年8月15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世界文化遗产证书颁发仪式

明显陵位于湖北钟祥市城东北5公里纯德山,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迄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历时47年建成,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母亲慈孝献皇后的合葬墓。

明显陵由王墓改造而来,是中国中南六省唯一的一座明代帝陵,是明代帝陵中单体面积最大的皇陵;其规划布局和建筑手法独特,在明代帝陵规则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是“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

1988年元月明显陵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明显陵是明嘉靖初期重大历史事件“大礼仪”的产物,陵寝的规格布局和建筑工艺在明代帝陵规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陵寝建筑中金瓶形的外罗城、九曲回环的御河、龙鳞神道、琼花双龙琉璃影壁和内外明塘等都是明陵中仅见的孤例,尤其是“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

方城明楼

琼花双龙琉璃影壁(风化严重,为采取适当措施遏制风化,为此2002年曾组团赴欧考察石质文物保护)。

棂星门

九曲回环御河

南京明孝陵景区入口(2009年9月5日)

南京明孝陵棂星门

明孝陵位于南京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寝。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明孝陵作为中国明清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明清两代五百余年20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之称。

1961年3月,明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3年7月,明孝陵及明功臣墓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方城明楼(明清帝陵坟丘前的城楼式建筑,下为方形城台,上为明楼,楼中立庙谥碑)。

这个留影站位不妥,应该侧面一点……

宝顶:此山明太祖之墓

方城明楼阶梯

文武方门

内红门

翁仲路神道

更新于 16小时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