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羊老人山上捡到“打火石”,被人低价收购,专家:这是蓝宝石

 Boss爆史 2021-11-03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很多“明珠蒙尘”的故事。一些人由于不识宝物的价值,将宝物当作凡品处理,事后追悔莫及。而在山东昌乐县,便有一群老人因为不识宝物的价值,将宝石当普通石头处理。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听爆史君给大家慢慢道来。

蓝宝石

放羊老人捡到“打火石”

上世纪60年代,山东省昌乐县方山脚下的辛旺村,放羊老人经常在雨后捡到一种棱角分明、坚硬无比、深蓝明亮的石头。老人们不知道这蓝色的石头有什么用,曾用它去蹭火镰打火点烟,没想到竟成功了。因此,放羊老人称这种石头为“蓝火石”。

放羊老人

妇女们在地里干活时,也经常捡到这种闪着蓝光的石头,她们通常会洗干净捡回家,给孩子当玩具。而孩子们则在夏天用蓝石头打水漂,然后一个猛子扎下去,到河底将这种石头再捞出来。在辛旺村村民的眼中,这种蓝色的石头与山上的普通石头没有差别,无非是多了一层颜色而已。

蓝色石头

随着发现的蓝色石头越来越多,一些商人闻讯而动,以极低的价格收走了很多蓝色石头。村里人完全不知蓝色石头的价值,没有做任何阻拦。直到1987年秋天,山东省地矿队来到这里,在与当地老人聊天时,才发现这看似普通的石头,可能是价值连城的宝石。

原来是蓝宝石

原来放羊老人见蓝色石头挺好看,便用来作装饰品,拴在了放烟叶的荷包上。地矿队见到这蓝色宝石后,急忙向老人打听来历。结果一打听才知道,这种石头在当地随处可见,他们急忙向上做了汇报。地矿队将石头送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测,发现是质量最佳的蓝宝石。直到此时,辛旺村的村民才发现他们损失了好几十个亿。因为一块质量好的蓝宝石,在加工后便可以卖几十、上百万。

蓝宝石

蓝宝石的流失引起了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开始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蓝宝石的管理。而随着对蓝宝石的深入了解,大家才发现,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昌乐县就繁盛一时。今天昌乐县的营丘村,乃是齐国最早的都城。齐国的第一任君主姜子牙,曾在营丘村统治生活了50多年。而据当地的传说,姜子牙在3000多年前,就曾预言此地有宝物。只是令大家没想到的是,宝物是蓝宝石。

姜子牙

蓝宝石的影响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昌乐人守着蓝宝石产地,自然要好好利用一番。所以当地政府在1993年就筹建了国家大型珠宝专业批发市场——中国宝石城。1996年,昌乐县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宝玉石协会。经过多年的发展,昌乐县已经形成了珠宝加工、销售、质量鉴定等一条龙的产业链,全县珠宝行业从业人员达到了4万人。与珠宝生产、销售相关的企业达1200多家。

蓝宝石

谁能想到,当初被村里孩子随手乱扔的石头,竟然带动了全县的GDP,解决了县里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养活了全县三分之一的人口,昌乐也因此有了“蓝宝石之乡”的美誉。可能这就是当初姜太公选在此地定都的原因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