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佑塘佳地记

 流星雨工作室 2021-11-03

佑塘佳地记

按佑塘诸山皆严之支附,蜿蜒起伏,直走甘溪之湄,融结以为佑塘之地。故山峰蟠其右,柱峰踞其左,道峰峙其前,露峰拥其后,而秀气锺焉。四顾之山,自东而南者,皆建德塔弹、余粱诸山,如屏如障,踊跃翔舞;自北而西者,皆寿昌玉华、大慈诸山,如旗如鼓,楼台殿阁环绕罗列,有天然之城。堑以芝溪社溪两溪之水,皆数十里奔流回合于其前,汇为巨浸,而东注之,水口则有望云山,头如天马;高桂山尖如覆釜,两山对峙横镇水,下此则佑塘之大观也。予友人黄时高佳城寄焉。

时高晚厌尘世事,仍倂弃家政,隐居其间,读书以自乐。暇日予过访焉。因出八景卷,命予诗以咏之,予未有以答也。于眺阅之余,姑为纪其胜概,如右云。

时弘治十一年(1498)秋,枫山章懋书。

作者简介:章懋(1436—1521),字德懋,号闇然翁,晚年又号瀫滨遗老,兰溪渡渎村人。自幼读书强于记忆。15岁补博士弟子。明天顺六年(1462)以第一名中举(解元)。成化二年(1466)会试第一(会元)成进士,选为庶吉士。次年冬,授翰林编修。逾月,宪宗将于元宵大张灯彩烟火,命词臣撰诗进奉。懋与同官王仲昭、检讨庄昶上疏谏道:“今川东未靖,辽左多虞,江西、湖广赤地千里,百姓嗷嗷,张口待哺……伏乞将烟火停止,移此视听从明目达聪,省此资财以赈饥恤困,则灾祲可消,太平可致。”宪宗大怒,杖之阙下。时人以懋等三人与先以言事被黜的修撰罗伦,合称“翰林四谏”。懋被贬为临武知县,因给事中毛弘疏救,改为南京大理寺左评事。后调任福建按察司佥事,听任福安民众采矿以绝盗源,建议番货互通贸易以裕商民,减少海涂造田税收以轻民负。因母病,于十二年辞官归里,于枫木山读书讲学,远近学者慕名执经从学,世称枫山先生。弘治十四年(1501),起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士子皆以为得师。正德元年(1506),累疏乞归不许,遂以病为由弃官归。五年,以南京太常寺卿征召,次年又以南京礼部左侍郎见召,皆力辞不就。嘉靖元年(1522),召为南京礼部尚书,奏辞不允。是年除夕,卒。次年,追赠太子太保,谥文懿。为人襟怀坦荡,器度恢宏,生活俭朴,道德文章为世推重。兰溪文风以明代为最盛,懋实为先导。生三子,皆在家务农,知县至其家,诸子释锄接待,知县惊诧不知为贵公子。著作有《枫山语录》、《枫山集》及附录。所纂《兰溪县志》,为兰溪现存最早方志。

解释:—严密,相连。

湄一水边岸旁。         融结一融会凝聚。

钟一聚也。

堑一壕沟。         一我。

佳城一墓地。

暇一空闲。         概一非常好的风景,优美景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