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涨价导致制冷企业竞争加剧,哪些会被淘汰?

 制冷快报 2021-11-03

上游通胀、下游通缩,制冷企业面临前有险滩、后有荆棘的严峻挑战。

美乐柯陈董强调:“这一波原材料风波,给中国的各行各业造成了剧烈的振荡。”

浙江凯迪方面也坦言,任何企业产品涨价都属无奈之举,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手段。而原材料如果持续上涨,无疑将加剧企业分化、优胜劣汰。对于一个产业或产业链来说,原材料上涨的压力将一环一环传导,对产业薄弱环节与产业链下游企业带来较大影响,或将加剧产业纵向并购等。

可以肯定的是,对那些长期以价格为导向的企业来说,这是一场灾难。相对而言,大型企业日子稍微好过一点点,业内的巨头备采购规模和供应链优势,深谙成本控制之道。

首先,大企业的产品往往附加价值链长,从原材料的控制到产品出库后的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方式,使得抵御涨价风险的能力强。另外大型企业凭借着先进设备、先进工艺、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服务,获得利润,中小企业只能凭借着价格低廉和快速响应抢占中低端市场。

其次,大企业原材料采购也有实力和可能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的操作以稳定成本。总体而言,大型企业订单的原材料成本所占的比重就相对较少,原材料上涨影响到的是其价值链比重的一部分。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比重就明显大了,所以当材料价格猛涨时,就只有涨价一条路。

同样,从产业的角度分析,推动冷冻冷藏行业发展的,从来都不是涨价或者降价,而是掌握新技术发展,更新技术工艺,改造传统的制造设备,不断引进机械化操作机器,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标准化生产与个性化相结合;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实现精细化与数字化管理,如此才能快速的形成竞争力,谋求更高质量、更多持续含量的发展和增长,而不是停留在"大规模低成本制造"的低迷通道之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