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康熙二十年后国家财政状况好转与轮免的展开 二、康熙三十年代普免漕粮与地丁 三、康熙四十年代第三次轮免 山东康熙二十九年地丁钱粮全行蠲免,原欲使小民终年无有租赋,得以休息,均沾实惠。若将未完带征,必致借端混扰滋弊。……该抚并不详察,即为具题请于二十九年麦登之后征完,殊属不合,着严饬。这未完钱粮,着于康熙三十年带征。四、康熙五十年普免钱粮制度的形成 浙江赋役繁重,每年钱粮有地丁,有漕项,有漕白。征款名色,千头万绪。州县官以漕粮紧急,催兑完毕,始征地丁。中间四月蚕忙,五月农忙,再遇晴雨不时,转眄十月。开征漕粮,地丁又复停阁。不惟有司顾此失彼,抑且民力凑办维艰。然良农奉法,尚知依限完公。惟有奸民猾吏岁岁拖欠,积至数十百万,荷蒙皇恩尽蠲。其实便于奸猾居多,而急公完粮之百姓未尝均沾。奏定为轮蠲钱粮之法。岁癸巳,实为六十万寿之期。上自以寿考升平,推心仁覆,将欲沛泽宇内,普免地丁钱粮。因奏事顷,预示意指。公曰:“……然统俟癸巳之年,一体通蠲,则各省吏禄、兵饷,无所支给,势必由部帑发解,事增而费繁。倘分作三岁轮蠲,自今年始,每年蠲免五省。假如今年已蠲四川,则陕西姑待来年。是今年得以陕西之赋,供四川之禄饷,而来年又得以川供陕。统以癸巳之年为周,则现年五省,即得先沾洪施,而敷天之下,恺泽环流,亦无一民之不被。三年内,直省钱粮,就近协用,不烦解部。至癸巳之年,部帑又可无外解之费。于事为便,而于恩尤加渥矣。”上悦从之。五、康熙朝普免制度的得失 奏曰:“官俸累杀,百僚几无以自给。遭上宽仁,悯其禄薄,容隐其需求细过。然臣心窃有未允者。俸以养廉,防官邪也。今乃仰恃宽仁之恩,借口禄薄之故,竞为需求,以陷于邪。其不至卖法黩货者,即抗颜扬声,以廉自负。此于澄叙官方之道,似有未尽。臣愚以为,兵费既省,则经费益充,因而量加百官之俸,使足自给。一绝其需求之门,以杜其乱法干纪之路,则庶绩咸熙矣。”……上皆然之,而重慎改作,未及施行。 |
|
来自: skysun000001 > 《文史哲理论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