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梁名将韦睿,战绩不输陈庆之,钟离之战一战奠定南朝48年的稳定

 123xyz123 2021-11-03

西晋八王之乱过后,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了东晋王朝。留给北方世家大族们的路有两条:

  1. 第一,跟随司马睿南渡。这么做的有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等家族。
  2. 第二,留在北方守住基业。这么做的有清河崔氏、范阳卢氏、杜陵韦氏等家族。

这道选择题,实在是很难选。关中大族,多数觉得北方还有机会光复,所以坚守在北方。毕竟自家的宗庙和各种不动产全都在北方,学区房也买好了,说走就走,哪来那么大的勇气呢?

再说了,琅琊王司马睿跟关中大族的交流太少,南下以后能有较好的待遇吗?这是个大问题。所以不少关中大族,都选择留守在关中。杜陵韦氏便是其中之一。

文章图片1

一、韦睿的曾祖韦华,是个万花筒。

其中南梁名将韦睿便出生于杜陵韦氏,也就是西安的名门望族韦家。他的先祖韦贤是西汉汉宣帝时期的丞相,也是一位著名的大儒。

到了五胡十六国时期,由于杜陵韦氏没有选择南迁,所以他们不得不和其他大族一样,出仕于五胡各国。

比如说给前秦打工的韦钟,韦睿的曾祖韦华,便是韦钟的儿子。前秦灭亡后,韦华没地方去了,只好开启了万花筒模式。

不得不说,韦华这个人绝对是八面玲珑。

  1. 首先,韦华早年是给前秦打工的,结果前秦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崩了,他就顺路投降了东晋。
  2. 其次,韦华在东晋呆了一段时间,由于小日子过得不顺心,毕竟南渡时间太晚了,受到了其他士族的排挤。因此韦华又带着襄阳的数万流民一起投靠了后秦的姚兴。在后秦,韦华一路高升为中书令兼司徒。
  3. 再者,刘裕代表东晋北伐以后,一路杀入了长安,灭掉了后秦。韦华一看,形势不对啊,索性就投降了刘裕。此后韦华便被任命为雍州别驾,辅佐刘裕的儿子刘义真镇守关中。
  4. 结果,负责镇守关中的那帮大臣内乱,刘义真仓皇逃离。胡夏的赫连勃勃看准时机果断南下,攻占了长安,因此韦华摇身一变,又成了胡夏的官员。

就问你韦华是不是个万花筒?前前后后出仕过前秦、东晋、后晋、刘宋、胡夏等政权,在乱世存活真是一个技术活。那么作为万花筒韦华的曾孙,韦睿又是怎样的表现呢?

文章图片2

二、韦睿是一个有大局观的人。

韦睿的曾祖韦华八面玲珑,结果遭到全族的唾弃。因此韦睿的爷爷韦玄,吓得都不敢给胡夏打工,气得赫连勃勃直接把韦玄给宰了。

胡夏被灭了以后,杜陵韦氏再次将南迁提上议程。由于南朝在刘宋王朝的带领下,势头正猛,因此韦玄的俩儿子韦祖征和韦祖归都选择南下归附刘宋王朝。其中韦祖归便是韦睿的生父。

由于韦睿他们家是宗族的领袖,所以韦睿的伯父和父亲到了南朝刘宋,便都得到了官职。尤其是他的伯父韦祖归,多次出任南朝各种郡太守。

而韦祖归又将韦睿视为己出,非常看重他的才能。因此韦睿在伯父的提携下,早早就出仕刘宋。在刘宋和萧齐两朝,韦睿的升迁史相当普通,没什么太多戏剧性的东西。

文章图片3

不过从三件事,我们可以看得出,韦睿是个有大局观的人。

第一件事:韦睿属于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

当时南朝奢靡之风盛行,贪腐受贿基本成了一种潮流。当韦睿的表哥杜幼文担任梁州刺史的时候,韦睿便跟着他前往做官。

梁州那地方有钱得很,因此来这里的官员基本都会贪赃枉法。可韦睿却是个例外,他从不做贪腐之事,以廉洁奉公为闻名天下。

第二件事:韦睿巧妙地躲过一劫。

雍州刺史袁抃觉得韦睿是个厉害的角色,便让韦睿担任了州主簿,相当于省长秘书。可是韦睿没多久便发现袁抃有反抗宋明帝的意图。

为了避祸,韦睿果断放弃了在领导身边工作的好机会,要求调往义成郡任职。正是因为这一人事调动,使得韦睿没有掺和上袁抃的反叛活动,从而躲过一劫。

第三件事:韦睿再次外调避祸。

此后萧齐取代了刘宋,韦睿也就顺理成章跟着萧道成干了。在萧齐这儿,韦睿一路做到了右军将军。

这个时候的韦睿年纪已经不小了,按道理顺利退休问题不大。可到了萧齐后期,韦睿赶上了朝廷的内乱,他知道继续在朝中待着,只会卷入内部争端,因此他主动申请成了上庸郡的太守。

从这3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得出,韦睿是个眼光十分独到的人。他虽然起于微末,却包藏宇宙之心,能够一眼就看出天下局势的变化。在没有能力改变局势的情况下,韦睿只有选择明哲保身。可以说,聪明人都会这么干。

文章图片4

三、韦睿挑中了梁武帝萧衍,为南梁立下了不世之功。

59岁那年,韦睿发现萧齐已经危如累卵,四面八方到处都是反抗萧宝卷的力量。建康城随时有被攻克的危险。

这个时候如果韦睿没有吞并天下之志的话,就必须要找一个合适的靠山才行。韦睿观察了一圈,觉得起兵的陈显达、崔慧景都不成气候。

不过他一眼就看出,雍州刺史萧衍是能够成就大事的人。因此在萧衍上位起兵的时候,就主动联系上了雍州刺史萧衍,使得萧衍信心大增,有了吞并天下之志。

由于韦睿在南梁建立的过程中立下大功,因此梁武帝将其封为廷尉、都梁子。此后又改任豫州刺史、历阳郡太守、永昌县子。如果就这么混下去,年过六旬的韦睿坐等退休就可以了,那他的故事也就没那么精彩了。可不久之后的两件大事,让韦睿名垂青史。

第一件事,合肥之战中,韦睿大展雄风。

担任豫州刺史时,韦睿就曾击退过北魏南下之兵。此后梁武帝打算北伐,便派遣临川王萧宏为帅,韦睿都督众军主导北伐。

北伐初期,梁道根攻打小岘城不克,便打算回去整装再战。韦睿发现城中有数百万在城外列阵,断定他们是城中最精锐的部队,只要迅速击败这支部队,那拿下小岘城就不成问题了。结果果然如同韦睿所料,小岘城第二天就被攻克了。

不久之后,韦睿大军来到合肥城下。右军司马胡景略已经打了很久,却一点儿效果都没有。韦睿来了以后,便在肥水上游筑堰,随后将战舰开到合肥城下。

魏连忙派遣5万大军前来支援,南梁军中大乱,希望申请援兵。唯独韦睿却镇定自若,觉得现在申请援兵太晚了,因此他带兵主动出击,竟然击溃了北魏援军。

结果这个档口,肥水上的堤堰却被北魏军队给破坏了,南梁军队再次瑟瑟发抖,打算撤军。这个时候韦睿再次镇定自若地稳住了大军,顺便保住了堤堰。

睿起斗舰,高与合肥城等,四面临之。魏人计穷,相与悲哭。睿攻具既成,堰水又满,魏救兵无所用。魏守将杜元伦登城督战,中弩死,城遂溃。俘获万余级,牛马万数,绢满十间屋,悉充军赏。---《梁书》

稳住三军以后,韦睿建造了与合肥城墙一样高的斗舰,等到肥水上涨,便猛攻合肥。北魏守城大军都哭瞎了,没见过这么玩的。合肥就这么被韦睿攻克了。

韦睿在合肥之战中,能够两次稳定军心,又能调节手下将领们之间的关系。在攻克合肥城后他还能将战利品丝毫不取,全都赏赐给手下人,着实令人钦佩!

文章图片5

第二件事,钟离之战,韦睿名扬天下。

如果说合肥之战,只是韦睿小试牛刀的话,那么钟离之战,就是韦睿名垂青史的重要战役了。

合肥之战战败以后,北魏相当不爽,便派遣了中山王元英、平东将军杨大眼、镇东将军萧宝夤兵分三路,共同围攻钟离城。北魏大军声势浩大,号称有百万之众,实则至少也有40万左右。

而钟离城之内,只有北徐州刺史昌义之的3000守军。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梁武帝果断派遣曹景宗带领20万大军前去救援。可惜这货不给力,打算独自抢功,结果遭遇暴风,导致南梁军队死伤惨重。

这个时候韦睿再次被委以重任,从合肥出发,前往前线支援。韦睿仅仅花了10天时间就赶到前线,和曹景宗合兵一处。此后历史的名场面来了:

  1. 首先,冯道根一夜之间,就在北魏大营附近建造了一座营垒。而韦睿也派人连夜挖掘战壕,布置路障,吓得魏军大惊失色。
  2. 其次,北魏名将杨大眼不服气,带着1万多骑兵前来挑战,谁也挡不住他。韦睿分析情况以后,将战车连接起来,等到杨大眼的军队来了以后,韦睿便用战车将其团团围住,随后让士兵们掏出强弩齐射而出,魏军因此大败,死伤惨重,就连杨大眼本人都被射了一箭。
  3. 再者,元英得知杨大眼吃了亏,对韦睿就更不服气了。二话不说带兵来战,而韦睿则跟个诸葛亮似的,坐在个小车上,从容指挥作战,多次击败元英的队伍。
  4. 最终,韦睿干起了老本行,建造大船趁着淮水暴涨之际,猛攻邵阳洲上的魏军。此后又用火攻,烧毁了魏军的重要通道:两座浮桥。

睿结车为陈,大眼聚骑围之,睿以强弩二千一时俱发,洞甲穿中,杀伤甚众。矢贯大眼右臂,大眼退走。明旦,英自帅众来战,睿乘素木舆,执白角如意以麾军,一日数合,英乃退。魏师复夜来攻城,飞矢雨集,睿子黯请下城以避箭,睿不许;军中惊睿于城上厉声呵之,乃定。---《资治通鉴》

南梁大军因此士气大振,而北魏大军则慌不择路了。在韦睿的果敢指挥下,南梁大军痛击北魏,溺亡、被斩的魏军多达20多万,被俘虏的还有5万多人。战利品那就更是不计其数了。自此韦老虎的威名,传遍整个北魏。这一年,韦睿65岁,因功被梁武帝封为永昌县侯。

文章图片6

总结:韦睿的战绩,奠定了南朝接近半个世纪的稳定。

可以说,钟离之战,使得内忧外患的南梁,终于挺直了脊梁骨。过去宋文帝刘义隆北伐的时候,被北魏拓跋焘打得丢盔弃甲,仓皇北顾,差点亡国。此后南朝对北朝的战争,基本没什么胜利的案例。

这次韦睿打赢的钟离之战,可算是为南朝出了一口恶气。梁武帝也因此有了底气,稳坐江山48年,为南方带来了难得的和平时期。

至于北魏,也因为钟离之战的战败,导致内部矛盾更加尖锐。加上汉化改革带来的风险,最终导致北魏开始走下坡路。

参考资料:《梁书》、《资治通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