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这类乳头状甲癌会发生淋巴结跳跃式转移吗?

 ai如流星 2021-11-03
有人认为“位于上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更容易发生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跳跃转移”,是真的吗?
今天通过发表在《世界外科肿瘤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进行讨论下......
1、研究背景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从2011 年到2015 年,美国有63,324 名患者被诊断出患有甲状腺癌。根据癌症登记处的数据,在欧洲,2012 年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三倍。2015年我国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第三位。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良好,10年生存率在90% 到97% 之间。然而,在乳头状癌中,淋巴结转移非常常见,发生率为 30%~80%。即使在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中,据报道的淋巴结转移率也高达50%,并且与局部区域复发风险和再手术率增加有关。
参考来源:Dou Y, Hu D, Chen Y, Xiong W, Xiao Q, Su X. PTC located in the upper pole is more prone to 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skip metastasis. World J Surg Oncol. 2020;18(1):188.
这是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与乳腺外科联合进行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共分析了2013年至2018年期间的1773名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
2、纳入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所有患者术前均经细针穿刺活检(FNAB)确诊,病理活检确诊为乳头状癌。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TT)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LND)和同侧治疗性或预防性侧颈LND,其中大部分因临床淋巴结阳性(cN1)而进行治疗性清扫。少数有侧位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甲外侵犯、中央淋巴结转移、术中发现等)的患者进行了预防性清扫。根据术前超声报告和手术过程中获得的结果,将肿瘤位置分为上极、中极和下极。由于没有明确的解剖学划分或指南,根据大多数医学中心的共识,甲状腺被分成三个相等的体积(上极、中极和下极)。当涉及上极时,占据多于一个单极的肿瘤被包括在上极组中。
3、结果分析
通过对纳入的临床特征,进行多因素分析后发现:
1)淋巴结转移情况
非上极组共有384例(33.4%)患者转移至VI期,20.7%的病例无侧颈部淋巴结受累(病理性 N1a 疾病,pN1a),多于上极组。在上极组中,53.68% 的患者患有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相比之下,非上极组中 42.65% 的患者患有侧颈部淋巴结转移。上极组97例(15.54%)和非上极组42例(3.66%)发生跳跃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图
多变量分析显示男性(调整后的OR (95% CI) 1.486 (1.184–1.867))、肿瘤位置为上极(2.136 (1.707–2.672))、肿瘤大小(2.496 (1.844–3.380))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 4.172 (3.279–5.308)) 仍然是独立的显著危险因素。

2)跳跃转移情况
跳跃转移率在老年患者和上极肿瘤中较高。在多因素分析中,这些因素仍然与跳跃转移独立相关;校正后的or值(95% CI)分别为2.354(1.522 ~ 3.640)和4.295(2.885 ~ 6.395)。也就是说肿瘤位于上极的发生跳跃转移是非上极的4.295。

4、该研究到底有什么价值呢?
当甲状腺肿瘤位于中极或下极时,乳头状癌更有可能呈现连续的淋巴结转移模式(首先向中央,然后向颈外侧),跳跃转移的发生率也显着降低。但是,当肿瘤位于上极时,它们往往更有可能呈跳跃式地转移到外侧淋巴结。而且也有研究认为,上极肿瘤似乎具有很高的恶性风险。
如果不考虑肿瘤位置,只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可能忽略了潜在的横向淋巴结转移风险。除了先前确认的影响因素外,还应认真评估肿瘤位置。手术中应适当处理中央区淋巴结,即使是位于上极的小肿瘤,避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