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潘兰香的随笔《桂花香处》

 黄石新东西 2021-11-04

 桂花香处 

郁达夫写江南的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文字里的秋天,色香味俱全,令人迷醉其中,神往无限。  
秋天的来临,种种物候,都在告诉我,秋天来了。看,秋水长天,归雁夕阳边;看,河清水浅,芦苇渐白头;看,黄栌野菊,岭头铺锦幛;看,草伏荒径,荆溪白石出。山河大地,被浩荡的秋色攻陷。可我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缺失。今年的秋天,从中秋开始,象征团圆的月饼吃过了,白露过了,秋分也过了,植物的秋季世界里,桂花这一当仁不让的主角,像从一场悠长的深梦里醒来,终于姗姗登场。我心里的缺失,瞬间被填满。年年岁岁花相似,曾经不约而至的花期让我熟视无睹,今年,因了它的迟到,而心生了眷恋。像一些人和事,总在心里,相见亦无事,不来常思君。“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天香满城,月下,微雨,暖阳,桂花,香,或明媚柔婉,或炽热张扬。这时候,秋风,便是推手,织香成裘,细腻又霸道地将人裹进一场秋梦里,迟迟不愿醒来。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人世沧桑或浮华,能有几场香气四溢的大梦,能抵得过更多人生的秋凉吧!汪曾祺老先生笔下栀子花的风韵,“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管得着吗。”确实,花期转眼即逝,绽放,用力绽放,管别人喜不喜欢。既然它是秋天的主角,虽然迟到了,可霜降霜未降,立冬将至了,又美又飒的,还必须是“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桂花,又有谁不服气呢?  
今秋,我更加珍惜这迟开的桂花。惜花心,也有怜老意。这个花开迟到的秋天,见证了多个生命的消逝与残缺,心有戚戚。病室窗外的桂花,兀自开着,香气浮动,生命,不如这蓬勃的花,花有重开日,生命不重来。馥郁花香弥漫,越不过生命之重,越不过尘世悲伤。也许,是自叹年华老去,朱颜辞镜花辞树,奢望青春与花朵都能在下一季归来仍是少年。人,有这样的奢望,该是正常的吧!  
那天下班,微雨,走过医院旁边的公园。雨中的花香,仿佛被稀释了。天光渐暗少行人,满园子的桂香,都属于我,一棵又一棵树下,伫立良久,雨丝缠绵幽怨,我满心满肺丰沛的花香,无边丝雨,洗去了心中丝丝缕缕的怅惘。  
晴光朗润的日子,我去了老家。院子里的桂花也开得繁盛。小立花下,风起处,落花盈肩,香气,润物无声。四五棵桂花,在我的镜头里定格,翠叶丛中浮着嫩黄色小花蕊,点点如金粟,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在我心里,桂花盛开的秋天,才是真正的秋天,其余的秋景都是陪衬。不过二三十日的光景,让人珍惜的同时,也有让人回味之味。摘了新鲜的桂花,泡在龙井里,桂香,直抵灵魂。摘了新鲜的桂花,泡在酒里,期待共饮之人。摘了桂花,炙了桂花糖,汤圆的香糯,暖了四季。把短暂美好的秋天以舌尖上的触感珍藏着,我就是这么一个俗人,赏花,惜花,也食花。但我也是一个了悟之人,懂得季节的美好和存在的价值,懂得把世界高蹈的美好转化成俗世的烟火气息,让它以另一种形式去延续生活中的美好。  
“山寺月中寻桂子”,我没有古人的风雅,可在月夜楼头,足不出户,桂香扑帘清。红尘嚣嚣,佛寺缈缈,桂子飘香,都众生平等,香气,无处不在,何用寻?  
昨日下午,路过医院的小花园,桂花,悄然谢了。秋风,渐紧了。拥有即失去,这个秋天,桂花做了一个明喻。为了更好的拥有,必须失去,这个秋天,桂花做了一个隐喻。  
可今年的秋天,真的过去了。  

潘兰香,学了医,却做着学医之外的梦。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