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扣闩 || 身处围城

 文鉴君 2021-11-04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张扣闩,安徽合肥人,庐江县作协会员。有合著《当代中国优秀作家散文选》。《虎子》《大米的前世今生》等多篇文章发表在微刊。现定居重庆。自由职业。喜欢读书、写字,唱歌,愿与爱好文学的您一路同行。

身处围城

    晓善离开老家去省城的一个小区的物业公司当保安,每个月的工资大约三千元,除了职工保险、抽烟、喝茶的费用,所剩无几。上班时,他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生活。


他上班的地方离家较远,自己又不会骑车,即便是在休息时,也不便、更不想回家。一是想省点路费,二来也不想听婆娘唠唠叨叨。不回家,他落得个耳根清净。


晓善平时少言寡语,进城十几年了,休息时,他很少出门,不喜欢出去玩,除了同事,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朋友,更别说知己了。


他和大丽属于重组家庭,他们婚后也没有要孩子,彼此都觉得生养一个孩子开销太大,不光要花钱,还要付出巨多的精力。聚少离多的家庭生活,他习惯了,大丽似乎也习惯了。


大丽在没认识晓善之前,做服装批发生意,手头有点积蓄,和前夫离婚是因为前夫整天游手好闲,嗜酒如命,而且经常动手打她。她常常在想:自己这辈子就是劳碌命,没遇到一个好男人。


和晓善走到一起是朋友撮合的。她理想中的伴侣也应该是一个会做生意的男人,无奈事与愿违。当初看上晓善,因为看他人老实、有点帅,还是单身,所以就同意了,如今时常暗自神伤,心里有些许后悔。可进了婚姻围城,再出去怕遭人笑话,好歹生活中也有个伴,爹娘不再为自己操心了。晓善不在家的时候,有空她就和几个闺耍,偶尔去麻将馆打打小牌,以消磨时间。

       

晓善上班的小区外面,摆摊的有好多家。夏天有卖水果的,有卖凉面、酸辣粉、豆花的,也有卖针头线脑、袜子、鞋垫、围裙、套袖的,还有卖冰糖葫芦的;冬天有卖关东煮的,卖烤红薯的,还有锅盔、手抓饼、酱香饼等等小吃。


一到下午,小贩们各自摆好自己的摊位,等候顾客的光临。遇到检查时,城管会限制摆摊设点,摊贩的生意就会受到影响,但也没有办法,只能按照要求来经营,毕竟维护一个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对居民也是很有必要的。

       

慧芳就是这些摊贩中的一员。她每天下午五点半准时出摊,她的手推车上插着一块设计精美的广告牌,广告牌红底黄字,排头写着粗体:慧芳麻辣烫。下面是各种食材的名称及价格,在广告牌的空处配上几张麻辣烫图片。    

慧芳四十出头,身高一米五六,体态微胖,圆脸,和人说话时常面带笑容,很具有亲和力,左邻右舍的小贩都愿意和她打交道,也爱帮助她收一下餐桌,招呼客人。


她很大方,经常请邻居们品尝自己的麻辣烫,还让他们提出建议。在小区外面所有的摊贩中,就属她生意最好,当然她也很累,毕竟是一个人在做生意,没有人帮助她,因为她是单身妈妈,一个女儿在读高中。

       

晓善在上夜班的时候,饿了就会去慧芳的摊位上点几样荤菜、几样素菜煮着吃,一来二去也就和她熟络起来,感觉慧芳真能干,一个人养家糊口,还供女儿上学,真不容易,他虽是大男人,自愧弗如。他从心底里佩服慧芳,暗暗地喜欢上了她。只要饿了,他就去慧芳的摊位上买一碗麻辣烫,再来一碗米饭,想喝点小酒,无奈上班时间,公司不允许饮酒。


饭菜下肚,肚子瞬间也就“太平”了。他只要一去慧芳的摊位,就想和她说说话,聊聊自己在网上看到稀奇古怪的事情,也会聊到自己和大丽的相识过程,以及大丽娘家人的是是非非。他把慧芳当做知己,什么话都愿意和她说说。在客人多的时候,他会帮忙拿菜,买油盐酱醋,清扫一下垃圾。慧芳看在眼里,心头很感激他,称呼他晓善哥,没把他当外人。

       

常言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晓善经常光顾慧芳麻辣烫,还帮助她的事情不胫而走,传到大丽的耳里,她怒火中烧,醋坛子翻了个底朝天。当天晚上,她就在电话里质问此事,晓善支支吾吾,叫她别听人家的闲言碎语。


大丽也知道,男人一个月也就那点工资,也没有多少钱花在其他人身上,但她听到自己的男人和别的女人有瓜葛时,她的心里很难受。可自己手里又没有确切证据,只能将信将疑。

       

一个周六晚上,大丽吃过晚饭,约了两个“麻友”来到晓善上班处,她们来时也没有告诉晓善,想来个突然袭击,想亲自看看自己的男人是不是真和晓慧走得很近。


江岸边的霓虹灯在不停地闪烁着,街边的路灯不知疲倦地亮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摊位上的食客三三两两,把酒言欢,热闹非凡。


大丽和姐妹们站在离慧芳麻辣烫马路对面人行道的梧桐树下,清楚地看到晓善坐在桌边吃麻辣烫,吃过之后,还在帮助慧芳收拾餐具和垃圾,整理桌凳,扫地,一股巨大的醋意涌上心头,她快步地走到晓善跟前,讥笑道:耶,善总,怎么这么勤快呀?我之前怎么没发现呢?


晓善正在扫地,抬起头,心里一惊,脸红脖子粗:你,你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呗,听说你每天上班这么辛苦,还要帮助人家做事,真是好人啦!”晓善无语,慧芳也没有搭话。说完,大丽和麻友姐妹扬长而去。

       

在此后的几天里,晓善都没有去买麻辣烫,他不知道晓慧忙不忙,生意好不好。轮休那天,他坐车回去了。到了家,大丽正和几个姐妹在家里打麻将,屋内烟雾缭绕,地上的烟头横七竖八。灶台上的碗筷浸泡在锅里,蟑螂在来回爬行。

他二话没说,把锅碗洗刷干净,又将地下的烟头一一扫起,倒进垃圾桶。他又问大丽她们晚上想吃什么,大丽白了他一眼:想吃麻辣烫。说完,几个人又继续酣战。晓善心里知道婆娘一肚子怨气,也没有和她争辩,给她们每人煮了一碗鸡蛋面,这就算“将功赎罪”了。

        

送走了几位麻友,大丽问:你喜欢上了那个卖麻辣烫的女人了?


“你说什么呀?喜欢什么?”


“你当我是瞎子吗,明明都看见了,还想抵赖?我们离婚吧!”她态度很坚定。


离婚?晓善意识到这次捅了“蚂蜂窝”,感觉事态严重了。“你有错在先,净身出户,你妈留给你的那套房子归我。”晓善默默无语,听着大丽数落。

       

第二天中午,晓善吃过饭就坐车回城继续上班。同事们平时也在旁敲侧击,提醒晓善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频繁地接触慧芳,买点吃的可以打包离开,毕竟人家是个单身妈妈,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你本来和慧芳之间就没有什么,闹得流言满天飞,何苦呢?


晓善心里很困惑:难道男女之间就没有纯洁的友谊了吗?自己一个知心朋友都没有,好不容易碰到一个能让自己无话不谈的异性朋友,都要这样被无情地“封杀”吗?他真的不能理解,他能理解的是人言可畏,舌头底下能压死人!吐沫星子也能淹死人!

       

邻居们也看到晓善和慧芳走得很近,提醒慧芳注意点,否则会影响生意,慧芳点头称是。她只是对晓善有一点好感,因为父亲曾当过兵,她从小就很崇拜当兵的人。晓善看上去很老实,也还勤快,和自己聊得来,她从内心把他当做一个哥哥看待,不敢有其他任何非分之想。


她因感冒几天没来摆摊,晓善心里还很着急。他不知道慧芳为什么没来摆摊,是因为自己影响了她做生意吗?若是如此,那真是罪过啊!

       

过了几天,慧芳继续在小区外面摆摊,晓善晚上饿了也会去买一碗麻辣烫,只是不敢停留,也不会和慧芳做过多的交流,因为他深深地知道:每个成年人都需要一个平静的生活环境,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念的经,自己的烦恼,不随意打扰别人的生活是一个成年人最顶级的修养。何况男女有别,保持适度的距离才能产生美。身处围城,和异性走得太近,终将带来不必要的烦恼。还是小心为妙。

【声明】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文学鉴赏与写作,ID:wjjz17),必要时请联系后台授权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