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成为双减之后,最先享受到好资源红利的一批人?

 帝呱呱星球 2021-11-04

双减之后,有一回Nora和我聊天,她说小圆子现在上小学一年级,每天放学之后,没有作业,她就带着小圆子出去运动、找朋友玩,觉得孩子真的减负了,家长和孩子都轻松。但心里又隐隐觉得有一点不踏实,因为不知道孩子学了什么,也不知道她学的怎么样。

我说双减之后,其实是更考验家长的。在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上来之前,家长不能完全放手,而是要想方设法去给孩子找真正好的学习资源,最好自己首先能做到对孩子学的东西心里非常有数。

所以昨天我写了一篇文章,给大家把小学数学6年学的东西梳理了一遍(点此查看文章),让大家知道要重点去抓哪几个方面,建议大家一定要看一看。

简单来说,小学数学,抓住3个方面就可以了。

第一,是花时间花力气,确保几个最重要的核心概念孩子是真的理解透彻了。

因为小学数学的知识点,最后几乎都能归结到“十进制和数的构成、乘除法、分数、面积和体积”上面,这4个核心概念理解的透彻,后面学习水到渠成,越学越顺。

相反,这4个概念没理解清楚,你学的再快再超前也没用,基础不扎实,会越来越吃力。

第二,是学会“学霸的套路”,就是思考问题的方法,拿到一道题,知道从哪里下手思考,而不是一头乱麻。

第三,是学会使用画图、列表这两种解题的工具,用画图、列表来整理题目里的信息,让复杂的信息变得一目了然。

小学数学,只要家长能抓住这3个重点,孩子数学一定能学好,而且会为未来初高中的学习打下非常坚实且正确的基础。

Nora说听我分析完,思路清晰了很多,但她还是觉得少了一个抓手。

因为懂数学的家长,很轻松能做到从这几个方面去点拨孩子。但对于不那么懂数学的家长,就有难度了。

我说这个时候,好的教辅材料就很重要,它可以给家长提供一个抓手,让家长能系统的给孩子提供帮助。

但挑数学教辅,又特别特别难。

市场上的数学教辅多如牛毛,如果你没有一个标准,看到别人推荐什么就买什么,最后会毫无意义的浪费掉孩子的时间,还没有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只有当你知道数学到底要学什么,才会知道到底要怎么挑教辅。

我挑数学教辅,会挑3类:

1、能帮助孩子更透彻地理解核心概念的,最好还能让孩子掌握画图、列表的工具

2、侧重于训练孩子的思维方法的,能跟孩子讲清楚,拿到一道题目之后,怎么样一步一步地用“学霸的套路”去思考。

3、侧重于逻辑思维训练的。因为逻辑思维对于数学学习非常根本和重要。

这3类,每种精选一套,用最少的时间,让孩子做最精练的题,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其实第一类的教辅,我很早就把目光锁定在了“新加坡数学”上。

因为新加坡数学的“CPA”教学法,用具体的、形象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建模,对于核心概念的理解非常非常有效。同时,他们又非常注重使用画图、列表的工具。

具体、形象、画图,这种教数学的方法,在国内,可能得非常好的学校、非常好的老师才能真正做到,但这却是刻在新加坡数学的基因里的。所以新加坡的孩子,才能用最少的学习时间,却在PISA测试里取得最好的数学成绩。

但为什么一直没推荐?

是因为一直没看到让我满意的正宗的新加坡数学。

那些鱼目混珠,打着新加坡数学名号,其实跟新加坡数学没什么关系的我就不提了。之前有一两套比较火的新加坡数学,最大的问题是,它们是根据教材开发的练习册,但没有教材。而新加坡数学真正的精华,是在教材里。

因为教材里才会具体、详细、一步步的教孩子,怎么利用形象化、利用画图、利用建模,来把一个概念更透彻的理解。

我举个例子吧。

比如怎么让孩子更透彻的理解乘法呢?

在新加坡的教材里,先是用实物,5个男孩,每个人有2张邮票,一共有几张邮票呢?

而旁边,又用到了圆点的模型,来进行半抽象。

而6✖️2,不仅用到了6双袜子的实物,和圆点的模型,还教孩子怎么更巧妙的去运算:在5个2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2就可以了。

在举了大量这样的例子,孩子能很好的用圆点来表示乘法之后,教材上给出了一个2✖️5的圆点模型,然后,把圆点转了一下,竖起来,就变成5✖️2了,这就是乘法的交换律,是不是非常形象好理解?

再接下来,就用到了更为抽象的条形图模型,来进行应用题的运算。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怎么样利用画图来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点击这里看文章),很多读者大呼巧妙,但又苦恼怎么才能教会孩子画图呢?你看,上面就是实操的方法,一步步完成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转换。

在新加坡的数学教材里,1到5的乘除法,用了整整30页、60面,来进行这样详细具象的展示,手把手的教学,然后再用配套的练习册来巩固。

而之前我看到的新加坡数学练习册,只有练习的部分,里面有少量的形象化展示的内容,但占的篇幅很少。

因为作为练习册,它默认孩子已经在课堂上学过了。新加坡的孩子课后拿它来练习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中国孩子来说,这其实把新加坡数学最最精华和重要的部分流失掉了。

后来我倒是看到一套教材,叫《Math in Focus》,但很可惜,它是全英文的,对家长和孩子要求太高了,用不上。

所以我只能耐着性子等。

等啊等,我们公号写了两年了,数学学习的文章都写了一箩筐,才终于等到国内的海豚出版社,引进了正宗的新加坡的数学教材加练习册——新加坡数学《My Pals are Here!》,这是市面上唯一的一套中文版新加坡数学“教材+练习册”。前面我展示的怎么教乘法的教材,就是这套。

这套书是新加坡国立小学统一使用的,相当于新加坡的“统编教材”,已经被翻译成11种语言,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当成小学教材来使用。英国在2015年还跟踪了140所学校1000个小孩,发现把这个教材加进课堂之后,孩子的考试成绩跟其它学校比有明显的提高。

这回,这套教材是第一次在中国大陆开放版权,3个月前才刚刚引进国内。

我特别希望咱们公号的读者,能成为双减之后,最先享受到好资源红利的一批人。所以我想卖力的吆喝大家: 要买啊,要买!

因为这就是用最少的钱,让孩子享受最好的教学。

以前我们总是感叹优质的教学资源,只属于少数人。

像我们以前找到的好的课程,名额很有限,得抢;

可能只有一二线城市,甚至是一二线城市的一流学校,才有足够好的老师、足够强的教研,能把数学讲的够清楚够有趣;

新加坡数学的教材,之前在国内,是只有国际学校才引进使用的。

但现在,一套书,打破了资源的垄断,真的是一件大好事。

一个年级几十块,一整套也就500多块,不到两节线下课的钱,就可以覆盖掉孩子6年的学习,让孩子享受最先进、最优质的数学教学,没有比这性价比更高的事了。

给大家说说具体怎么挑选吧。

这套书分6个年级,每个年级4册上下两册教材+上下两册练习册,练习册有答案,领取方式在文末)。

大家可以直接按照孩子的年级挑选。但我更推荐大家把孩子相应年级及以后的都直接买下来。

一是为了省钱,买套装比单独买要便宜几十块钱。这是在本来就全网最低的团购价上再省出来的,是正常售价的一半。反正一定要用到,不省白不省。


二是可以用来预习,尤其是前面说到的4个最最关键的核心概念,提前接触,给孩子充足时间内化,非常有帮助。

三是因为这套教材和咱们学校用的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教材,基本进度是一样的,但有少数的知识点放的前后位置不一样,买全套比较方便,对应着去找到这个知识点,配套着学就行。

关于和各个版本教材的配套问题再解释几句。

这套新加坡数学和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数学一样,都是六年制,里面涵盖的知识点一样,全部都覆盖。包括五四学制的上海沪教版数学教材,虽然是五年制,但里面有的知识点,这套新加坡数学也都是涵盖的。

区别就在于有一些知识点放的先后顺序不一样。新加坡数学相对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来说,有一些知识会提前,比如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是在三年级上册,新加坡数学是在二年级下册。少数知识点会推后。

那么怎么选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我前面说的,把孩子相应的年级及以后的都买下来。比如孩子是二年级,那么把二年级及以后的买下来。

这样可以配套学校的学习: 碰到提前的知识,可以跳过,也可以提前预习,比如分数这几个我写到的核心概念,完全可以提前接触。新加坡数学会把它放在二年级,就是因为里面用到的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孩子完全可以理解,也会有兴趣;

如果碰到推后的知识,到后面的书里找到相应的知识点配合学习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在三年级了,但有知识点新加坡数学是提前的,比方说在二年级里面就出现了,也没有关系,还是可以先买三年级及以后的,总体上做到配套就可以了。如果孩子确实出现某个知识点掌握得很不牢固,那么可以去买相对应的那个年级的书进行巩固。

我们把这套新加坡数学每一册的目录制作了一张图,放在文章最后了,大家可以到文末查看,同时,因为很多家长问到这套新加坡数学知识点,与目前国内教材的知识点的进度匹配问题,所以我们也整理了《新加坡数学》和人教版、北师大版教材知识点对比。

(*三版教材知识点对比部分截图)

完整版的对比因为图片太大,我们放在后台了,大家关注我们,进入公众号,在主页下方对话框输入“新加坡数学”发送,就能收到了。

另外,我碰到过好多读者私信问我,孩子数学学的不好,很吃力,怎么办?

这一般是因为基础的那些概念没有真的理解、吃透,很可能之前靠的是死记、死算的方法。解决的办法也没有捷径,只能重新把这些概念消化掉,新加坡数学里用到的形象化的方法,对这个会很有帮助。所以对于这样的孩子,我非常建议买之前年级的书,耐住性子,重新把基础打扎实。磨刀不误砍柴工。

再总结一下购买建议:

1、配合学校进度,按孩子所在年级挑选,建议把孩子相应年级及以后的都直接买下来,更方便学习;

2、提前购买,提前预习重要的核心概念;

3、数学学的不好的孩子,可以买之前年级的书,重新把基础打扎实。

下面就是购买链接了。有很多读者看了昨天的文章之后已经抢先下单了,所以大家欲购从速吧。

👇戳下图可直接购买👇

此外,这套新加坡数学的一年级教材里,大量的使用了Learning Resources的魔法方块这个教具,这也是我以前大力推荐过的数学教具。 

魔法方块圆点卡,是我觉得一年级及以前的孩子应该人手一个的,它们对于数学的学习,特别是数感的培养,比如如何理解十进制,非常有用。

所以今天我们把这两个教具也一并上架返团了,一年级和以前的孩子可以买了,配合着新加坡数学一起使用。这样,就把教材、练习册、教具一次性配齐了。

下面是购买链接,想看详细介绍的话,可以看看今天的二条文章这两个教具后台一直在催返团,这次刚好有双十一的优惠价,非常划算,大家就别错过了。

👇戳下面图片可直接购买👇

 

下面再来详细说说吧。

为什么推荐这套新加坡数学?

可能有一些认真研究过教材的家长会问,咱们国内的数学教材,也有形象化教学的内容,为什么还需要这套新加坡数学呢?

首先,这套新加坡数学里,形象化展示的内容篇幅更多、更详细、更充分,对于孩子去深入透彻理解一个概念,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比如认识万以内的数,人教版的教材里,整个大概用了25面的篇幅,里面有八九个形象化展示的例子,比较精炼。

这就比较考验老师备课的功力。

有些教研能力强的学校,或者自身能力很强的老师,可以在课本的基础上扩展、延伸,讲的更清楚、更详细,给孩子举更多的例子。但很多学校无法做到这一点,甚至可能采取的还是直接教竖式的方法,孩子对于数位,对于十进制,就吃不透。

新加坡数学里,这部分内容,用了117面的篇幅先是用了67面让孩子熟悉1000以内的数,再过渡到万,又用了50面来讲。

这117面,几乎全部是形象展示和建模的内容。

有一步步告诉孩子,怎么用1拼成10,用10拼成百,再用百拼成千,用千拼成万。

有用积木展示数位到底是什么意思:百位就是代表有几个“一百块”的积木板,十位就是有几个“十个”的积木条。

再到用积木来做万以内的加减法。

涉及到退位的,用5幅图来展示,怎么一步步把“一百”的积木板拆开,变成“十”的积木条,再进行减法计算。

大量的示例、丰富的场景、详细的步骤,可以成为学校教材非常强大的补充,让孩子更透彻的理解一个概念。

第二,新加坡数学更注重帮助孩子形成用画图、列表的方式,来梳理信息的习惯,提高解应用题的能力。

比如前面用积木展示了怎么做加减法之后,紧跟着就告诉孩子怎么用模型来进行加减法运算。

先是告诉孩子,可以用方块来代表积木。然后把一个个的方块,变成更抽象的条形图。

别小看这样的习惯,在简单的题目上看不出威力来,一旦题目复杂一些,画图的威力就显现出来了。

比如这道题:

何太太做了一个披萨,她把其中的7/12送给了丽莎。丽莎又给了米拉一部分,她还剩下3/12个披萨。请问丽莎给了米拉多少个披萨?

这题乍一听,大人都有点晕。我们经常会说孩子脑子糊涂,其实一下子想不清楚这种题目,特别正常。

但用上模型图,一步步画出来,就能把数量关系整理的很清晰,脑子就清楚了。

而这都依靠一步步的训练。

这套新加坡数学里,几乎每个知识点后面都会配上相应的应用题,从加减法到乘除法,到分数、小数,到方程;从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到两步、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全都会采用画图建模的方法,一步步进阶。

妞妞虽然数学已经不错,但这套书我也愿意给她用,因为反复吃透一个概念、学习使用画图的工具,这些基础却重要的事,值得一做再做。

第三,这套教材的内容,非常清晰、详细,就像最好的老师做的最详细的教案,家长拿到就能跟着一步步指导孩子。

这一点,从前面大家也能看出来了。有些书,家长拿到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讲,但这套书就毫无问题,一步步很清楚,照着讲就行。

另外,这套书每一课后面还配有“游戏乐园”“思维拓展”

游戏乐园是在生活里能带着孩子做的小游戏,很适合家长带着孩子“玩数学”;思维拓展是帮助孩子拓展思维的挑战题。

所以它虽然是教材,也是非常全面的家庭辅导的指导材料。如果孩子还没上小学,也可以把前面几册买回家,家长先看起来,把里面的方法运用到生活里。

第四,它的配套练习册安排合理,题量少而精,不会对孩子造成负担。

我们一直强调教辅的选择要少而精,给孩子做的题目也要少而精,用最少的题目达到最好的效果。

这套新加坡数学,每个年级有上下两册配套练习册,每天的练习只有五六道精选的题目,孩子花个20分钟就能做完,不会造成大的负担。

但这就要求题目的质量要高。所以新加坡统编版国字头的优势就又体现出来了。

每个国家的教材都是举国之力来完成的,这套书组织了数百名专家来编写,练习题的选择自然非常高质量,能练习到知识点的方方面面,同时又有基础、有提升。

所以,这套书,真的是用最少的钱,让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还是那句话,每个孩子都能学好数学,他们不是笨,不是脑子糊涂,只是缺少正确的方法,和对的资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