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锡器

 liangdatushu 2021-11-04

锡这种金属,被中国古代祖先发现并运用的时间其实只略晚于青铜。

然而它却不像青铜能登庙堂之高,成为祭祀的“国之重器”,也不似金银一般璀璨夺目。它的低调朴实和广泛的运用,削弱了自身的存在感。

清19世纪 锡制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笔筒

伦敦佳士得 成交价3万英镑

但在收藏界,锡器也拥有自己的“粉丝群”,屡有拍到高价的锡器制品,其中有一类锡制茶叶罐颇受欢迎。

那么,锡器为什么比瓷和紫砂更适合做茶叶罐?

锡制茶叶罐好在哪儿

锡制茶叶罐最突出的优点是「密封性好」。用锡罐存放茶叶无异味,保存时间长,能最大程度保留茶叶本身的风味。

清 紫泥平盖壶、德化杯、锡包紫檀六方形茶叶罐

2021年保利春拍 成交价1.725万人民币

清代陈元辅《枕山楼茶略》给了锡器贮茶最高的评价——「收贮佳茗,舍锡器之外,吾未见其可也。」

不同品种的茶保存方式差异很大,如绿茶比较适合冷藏冷冻的低温贮存法;而类似”岩骨花香“之称的岩茶、普洱茶等发酵茶,在锡制茶叶罐中密封保存可以帮助发酵。

清康熙 沈存周制山水诗文锡茶叶罐

保利 成交价29.9万人民币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也有记载:「贮茗之瓶,止宜用锡...取其气味不泄。」这么看来,锡的特质简直是为了贮存茶叶量身定做。

外形低调有内涵

同时,锡器的外形也比螺钿和金银器更符合文人审美。毕竟茶叶罐不只是普通人使用的日用器物,也是文人生活雅趣的一部分。

清 石香铭“饮茶歌诮崔石使君”锡制茶叶罐

2021年保利春拍 成交价1.725万人民币

锡器的色泽有野逸古朴的味道,符合返璞归真的审美风潮。不刻意,不讨好,低调而静默。

清 锡制茶叶罐 (三件)| 2011保利春拍 成交价23万人民币

明代以后的文人很爱锡器,锡制品较为普遍。如万历年间的苏州人赵良璧仿紫砂文人锡壶,后有归复出、黄元吉继承并发扬光大。

到了清代和民国,锡器摆脱了一味的模仿紫砂,有了自己的创造性。

清中期 陈鸿寿铭诗文汪鸿(小迂)作并刻梅花“却月”锡壶

2018保利秋拍 成交价77万人民币

清代锡器有锡包紫砂的,有柄部竹节的,还有壶嘴镶玉的......这为锡器的外形增添了生动感,是锦上添花的装饰。

清十九世纪 杨彭年款宜兴胎包锡镶玉茶壶 “楊彭年製”款

苏富比 成交价112.5万港币

这种装饰风格在锡茶罐和锡杯的器身上也多能见到,如雕椰壳锡胎和竹雕锡胎的锡杯锡碗——

左:清乾隆 周芷岩制竹雕锡胎茶叶罐 (一对)

保利 成交价17.5万人民币

右:清 镶锡椰壳雕山水图碗一对及硬木叶式盘 | 苏富比

特别是左边这对茶叶罐,系苏州制锡名家王东文所制,以锡为胎,以竹为衣。周芷岩是竹刻宗师,其人能诗善画,他的竹刻作品不借画稿,是嘉定竹刻家中的绝伦人物。

可以看出,清代锡制品已经超脱出民间日用物的范畴,是一种名家雕刻打造的艺术品。

清 锡水注 | 苏富比 成交价27.5万港币

锡器不是当代才贵起来的

锡制品的历史很悠久,最早于晚商时期就有了锡金属及制品。但很长一段时间,锡制品都被统治阶级把控,没有流入民间。

唐 锡药壶1号 | 奈良正仓院藏

如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几件锡药壶,就是唐代的用器,但应当不是民间能使用的,而是特定的宫廷药壶。

锡制品的真正普及在宋元以后,流入民间的锡器拥有了丰富多样的作用,因此许多人潜意识认为锡器不值钱。

1924年的苏州锡店  Elizabeth Keith (Scottish, 1887-1956)

但在民国时期,一把质地好、做工佳的锡壶要四个大洋。据考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把普通锡茶壶要一斗米的价格,加工精致的锡器已经超过了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说锡器》,维微)

清早期 刻前后赤壁赋锡制大茶叶罐 (一对)

2014年保利春拍 成交价12.65万人民币

虽然明清的名家锡器卖很贵,流落民间的锡制茶道具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它们身上所承载的文化价值被大大低估了。

清十九世纪 锡壶一组五件 | 佳士得 成交价0.8125万英镑

历史上的锡器没有像青铜器和金银器那样变成「王谢堂前燕」,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但它的精美和实用性丝毫不比其他茶道具的品类差。

参考文献:

《说锡器》

《锡之小史》

《锡茶具史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