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路:中国摄影人缺少什么?

 singer0852 2021-11-04
图片
选自:王小慧艺术馆(ID:
· 记者:作为国内最活跃的资深策展人之一,您这几年策划、扶持了大量的影像展览,是什么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产生出了这么多的展览?您如何选择策展的主题?您如何挑选参展摄影师和作品?

· 林路:至今在全国策划各类摄影展览二十多个,其中较有影响的有:《都市与人》(上海原点画廊),《都市影像6×9》(上海星光摄影家画廊),《扮家家——王一武摄影个展》(上海原点画廊),《陆元敏的LOMO世界》(上海富士华视影廊),包括在2005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策划的四个个人和群体的展览(巴西摄影家普雷托摄影个展《时尚》、法国摄影家斯达克摄影个展《珠圆玉润》、上海摄影家联展《上海错位》、上海摄影家联展《上海×弄×号》),以及中国摄影家协会50周年纪念活动展览之一的《上海摄影家四人展》等。

这些展览的策划主要迎合了当代中国摄影界对摄影家作品推出方式的新的需求,以及当代国际摄影市场对中国摄影关注的需求。策展主题、摄影师以及作品的选择和决定,一是取决于我对这些主题、摄影师以及作品的熟悉程度,二是取决于市场的需求。

我一贯坚持兼收并容的态度,只要是进入我视野的摄影师和作品,不管风格特征和表现手法如何,只要达到一定的水准,适合市场的定位,经过深入了解,就可以推出。一般情况下,整个策展过程主要包括和摄影师沟通,挑选作品,组合作品,提出策展观念等几个部分。一般情况下,我会坚持自己的策展观念,然后结合摄影师的喜好,决定最后的主题定向和作品选择以及展示方式。
 
· 记者:您看来,一名优秀的策展人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 林路:对整个世界以及中国摄影的历史和发展有足够的了解,对当代摄影的流派和风格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 记者:在观念摄影与现代摄影的大旗下,很多年轻的摄影师,摄影技术似乎并不过关,他们更注重形式的惊世骇俗。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更强调观念创新,还是更注重技术基础?

· 林路:观念创新和技术需求并不矛盾,我的课都涉及,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对象有所取舍。对于当代摄影来说,也许技术是否过关很难有一个界定,有时候单单凭借观念也能出新出奇。相对摄影技术的难易来说,观念的把握当然难度更大。因为前者会有一些标准,后者很难划一。我想,需要以宽容的态度慢慢加以引导,不能操之过急。
 
图片
· 记者:您多次提到摄影作品的“人文精神”,能具体的解释一下吗?这种“人文精神”是怎样体现在摄影作品中的?这是否是您提到过中国摄影一方面处于一个繁荣期,一方面却又堕入一个“平庸的怪圈”的主要原因?

· 林路:所谓“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在摄影人背后的文化积淀。摄影圈一直被艺术界诟病的就是缺乏文化素养。因为摄影凭借高科技的发展以及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技术含量,使入门变得轻而易举,使普及的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结果也导致了摄影人变得浮躁,容易满足于表面的视觉认同,放弃了对人类精神层面的探索。

比如在我的博客上,有人和我讨论一些热门的摄影命题,但是对方却声称他从来不读书不看报,这不是很荒诞的一件事情?不知是否可以做这样一个调查,摄影人购买书籍和摄影器材所花费的比例是多少?也许就能找到结症所在。
 
· 记者:你小时候的愿望是什么呢?从什么时候开始拿起相机拍摄呢? 为何?后来又如何踏入摄影这行业呢?

· 林路:小时候有很多愿望,主要是想当一位画家。因为我的父亲就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从小受其影响,包括在文革期间,在大街小巷跟着父亲在墙上画马恩列斯毛主席像,不亦乐乎。摄影最早也是父亲提供的相机,在中学毕业时拍摄了第一卷胶片,自己冲洗放大,在家中的盥洗室中,有了最初的体验。
后来大学毕业留在宣传部工作,领导给了一台海鸥DF相机,于是在学校拍摄了十多年的宣传照片,并且同时在社会上也参加了很多摄影活动,迷上了摄影。80年代中期和另两位朋友举办了一次摄影联展,加入了摄影家协会,并且在学校开设了摄影选修课,也算是正式进入了摄影这个行业。

· 记者:在您的摄影事业上,其过程遇到的刻苦艰辛的历程和转变所遇到的困难及问题,你遇到最大的低潮和怀疑是在什么时候?后来又持续的动力是什么呢?

· 林路:在信息还不发达的时期,对于摄影的困惑就是源于前程未卜。因为一旦有了机会,就会大量学习国外优秀的摄影作品和理论文章,不仅是经常看,而且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和金钱加以研究。每一年从网上购买的国外摄影师的作品专集多达五六十本,折合人民币一两万元。

这些作品专集大多经过编译后介绍给国内的摄影界,并且整理出版了十多本相关的书籍,如《西方摄影流派与大师作品》《和谐与冲撞》《永恒的瞬间》等。此外还出版了多本介绍网络上的国外摄影家的书籍,如《换一种方式看世界》等。这在90年代给了我很大的快乐。
 
· 记者:你的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呢?在拍摄的当下,你看见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 林路:很难说受哪一位大师的影响最大。拍摄风光时曾经喜欢亚当斯,拍摄人体时喜欢牛顿,之所以喜欢摄影批评家萨考夫斯基,因为这些年主要的经历转向批评。在这些摄影家的画册中,20th Century Photography、Helmut Newton Work、Mapplethorpe对自己的影响较大。

第一本是最早进入我视野的综合摄影集,世界摄影名家多在此列。后两位是当今著名的摄影家,风格前卫。然而最想拥有但是还没有搜罗到的艺术书籍是捷克著名摄影家寇德卡的早期作品集,已经绝版,没有再印刷。其实很多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回首望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图片
· 记者:如何做风格的最后确认,发展的过程一定会有很多风格,为何最后选这个,是因为市场导向?个人因素?何者感动到你?

· 林路:早年看过一些外国摄影师拍摄中国的作品,比如我曾为法国摄影家蒂尔利·吉拉尔拍摄中国的画册写过前言《踏着谢阁兰的足迹:真实国度之旅》,向中国观众介绍风格另类的中国影像表述理念。吉拉尔的作品往往以客观的地形地貌为特征,时而也会涉及特定地域的人文与民俗,而非一般观众习惯的纯艺术化的美丽,以便让自然和人文的景观打开与纪实摄影对话的可能。

吉拉尔所声称的“原则是拍摄简单的现实,以某一种距离和使用一些中立地位”,则是指采用看似“冷漠”的客观纪实手段,力求排除感情因素,以中性的视线审视风景和人文。于是在他的作品中,自然的景观显得异常的冷静,人物面对镜头也常常呈现出当年德国摄影大师奥古斯特·桑德直面的尊严。

这些常常被中国观众不习惯接受的画面,在法国评论家的文字中则是被大力推崇:“他拍摄的风景就是他这样看到的,如果我们活在那里面我们也会这样拍,不用构成,不用通常的美丽如画……甚而在我们的记忆,我们不自觉里面,我们有相关对这些照片的幸福心情。这些冷的图片变得非常情感,并且出现了巨大的美。”因此,所谓的“客观”是不存在的,总是有摄影师的情感色彩贯穿其中。

· 记者: 对于摄影界的期许?

· 林路:人文精神的建立。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以及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中国摄影圈一直被艺术界诟病的就是缺乏文化素养。

因为摄影凭借高科技的发展以及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技术含量,使入门变得轻而易举,使普及的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结果也导致了摄影人变得浮躁,容易满足于表面的视觉认同,放弃了对人类精神层面的探索。

中国摄影界有没有能力和勇气完全推翻长久以来的审美教育思想,全力来营造一个更令人舒心的创作环境?或者至少在容忍应有的消费性的审美欣赏的同时,更多地将摄影这样一个“大图像”的概念指向更为广泛的批判性的领域,从而真正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文化的空间,再造摄影真正的辉煌?

· 记者:如果你不从事摄影专业,人生如果可以重来,可以随心所欲做任何事,除了摄影,你最想从事什么行业呢?

· 林路:如果不从事摄影专业,最想的还是绘画,和我父亲一样,成为一个随心所欲的画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