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雄猫 VS 雄鹰:一等人与二等人之间的较量

 cat1208 2021-11-04

常用笔名:元首卫队

在欧生活8年,精通德语,爱好二战史及现代战争史,从2000年起,曾在“战争的艺术”、“德国军事中心”、sonicbbs等军史网站和《突击》、《战争史研究》等纸媒上发表多篇原创文章及翻译多部德语电影电视剧中文字幕

请关注本公众号:诸神的黄昏研究会,未来将带来更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Two pairs


1970年12月首飞、1974年9月服役的格鲁曼“雄猫”式战斗机(Grumman F-14 Tomcat)与1972年7月首飞、1976年1月服役的麦道F-15“鹰”式战斗机(McDonnell Douglas F-15 Eagle),分别为当时美国海军与美国空军继共享麦道F-4“鬼怪II”(McDonnell Douglas F-4 Phantom II)之后各自发展的空中优势战斗机。

两军种发展时间相近的主力战斗机谁家更强,自然成为外界争议的话题。


图片

此“关公战秦琼”式的话题最早的报道见于1977年11月26日发行的英国老牌周刊Flight International。

根据其报导,两机种的空战评估(Air Combat Evaluation, ACEVAL)于1977年10月11-13日内华达州红旗演习(Exercise Red Flag)期间进行,由海军第1“狼群”战斗机中队(VF-1 “Wolfpack”)使用F-14A与空军第27、第94战术战斗机中队及第433战斗机武器中队使用F-15A对垒。

虽当时结果尚未公布,但F-14A的空战机动表现明显较佳,最终官方判定结果由F-14A取得2:1优势。


图片

同位于弗吉尼亚州的美国海军航空兵东岸大本营-奥西安纳海军航空站(NAS Oceana)以及美国空军训练基地-兰利空军基地(Langley AFB)地理位置相近,双方私下安排的F-14与F-15模拟空战似也常在此区域发生。

图片

1975年第31“雄猫人“中队(VF-31 'Tomcatters') 的一架 F-4J-34-MC”鬼怪II“I (生产编号155580)掠过奥西安纳海军航空站

图片

兰利空军基地

图片

图片

而第二个案例来自于距离美国万里之外的日本:

驻防福冈县筑城基地的日本航空自卫队第304飞行队于1990年1月换装F-15J/DJ。该飞行队高木博元一等空尉在2020年空自F-15成立40周年接受访谈时,提及曾率领三架F-15J进行训练飞行时与美国海军两架F-14编队在空域相逢。

此时F-14摆动机翼示意较量,于是高木一等空尉以飞行队长西垣义治一等空佐传授的西垣流空战战术突袭,在F-14尚未能反应之前就已获胜。

因而高木认为视距内空战F-15完胜为1986年电影《壮志凌云》(Top Gun)过度吹捧的F-14,且不论进行几次模拟空战结果都无二致。

之后美国海军私下约定再战,高木一等空尉再率4架F-15J进入训练空域,但并未目视接触F-14即接到地面通知已遭击落。


图片

由于大部份此类跨军种模拟空战并非官方组织,而是由双方飞行员私下约定或在空域相逢随兴演练,从官方的角度自然也不会大张旗鼓的宣传或鼓励,所以胜负并无纪录佐证,只能靠退役飞行员的追忆分享,自然也就有不明确或吹嘘的成份。

但从性能上来看,各机种系列衍生型性能无法一概而论。装备普惠 TF30发动机的F-14A与装备普惠 F100-PW-100发动机的F-15A性能在伯仲之间;1977年10月举行的制式空战评估(ACEVAL)结果为例,F-14A21取得视距内空战胜利。

图片

普惠 TF30发动机

图片

普惠 F100-PW-100发动机

而F-14B/D改换通用电气F110-GE-400发动机,推力较F-15C的普惠 F100-PW-220发动机更高,也解决了普惠TF30发动机为人诟病的高攻角失速缺陷,得已全面发挥机体性能。

图片

通用电气F110-GE-400发动机

图片

普惠 F100-PW-220

F-14的升力体机身设计(lifting body)、可变后掠翼、大型水平控制面使其具备小型机的灵巧机动,在攻角极限、俯仰率、回转半径、回转率方面均优于F-15;仅最大速度、爬升率以及低速时的滚转率与加速性不如后者。

图片

图片

然而就操作极限而言,F-14虽曾有超过格鲁曼原厂-5.5-9G限制以上的9-11G机动纪录,但美国海军基于延长机体寿命考虑,将其操作极限设在6.5G。

故F-14飞行员在日常飞行任务中会在7.2G容许值以内驾驶,避免返航后依规定必须执行机体全检而影响航空母舰整体航空战力。

相较而言,F-15的制式操作极限设定为7.33G,但根据美国空军退役飞行员们的回忆,他们对此却很少遵循,经常直接上9G。

不论如何,机体性能优劣只是基本条件。伯仲之间的F-14及F-15要分出空战胜负,与飞行员操作技术纯熟度、团队战术、作战经验习习相关。

图片

图片

据F-14飞行员回忆,美国空军飞行员通常墨守既有的战术规范,因此对战时的飞行特点较易捉摸。

航空自卫队实行的战术或许不同,对规范的遵循程度也可能不同,对战时的掌握度也因而不同。

这也是美国陆海军各自成立假想敌中队研究演练敌军战法,甚至连日常生活模式都进行模仿的原因。


以战斗机飞行而言,美国空军飞行员风格通常较为保守,海军及海军陆战队飞行员则多以将机体达到飞行包络线(flight envelope)极限为原则。

海空军飞行规范的差异也可以从降落上可见一斑:海军着重于急降过程中控制高度与攻角,使着舰钩能在移动的飞行甲板上拉住适当的拦截钢缆。空军则着重在缓降过程中控制速度,毕竟陆上基地不会移动,也不必借着舰钩钩住钢缆减速。

曾有人在跑道上画一个框进行降落实验,海军飞行员每次都能在框内触地,空军飞行员落在框内机率则少之又少。

图片

图片

所以即使训练程度与飞机性能相当,各种行为文化上的差异也会决定视距内缠斗时的优劣。

这样的文化差异也表现在两军种各自的特技飞行小组上。海军的蓝天使硬是比空军的雷鸟编队来得更密集更交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那么,一等人与二等人之间的对垒,您认为谁能更胜一筹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