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燈古鎮小記

 斯人记 2021-11-04

这些年游访了不少古镇(村)、水乡和老街,其兜售内容不外乎两方面:(1)环境:建筑与布局;(2)人文:历史与文化。针对具体情况,或两者并重,或偏重其一,并重者苏州园林,偏重者如诸葛八卦村(风水布局)、徽州古村(建筑风格)、运河古镇(人文历史),千灯古镇应处于偏重者之列,通过发掘人文刷了一遍存在感。

似千灯这般小微古镇,在一众江南古镇中实在难以突出。稍远有乌镇、西塘、南浔等知名水乡,近处也有同里、锦溪、甪直等后起之秀,就体量而言,姑苏城是小桥流水的江南,千灯要从环境入手博取“功成名就”,无论在格局、体量和位置上都无法与前者进行PK,它的小桥流水人家根本无法博取眼球,按理说,千灯古镇必然在江南的包围圈中沉沦,然而它却幸运的找到了亮点,成为了入口,获得了流量,并活出了自己的样子。在追求情趣、个性和特色的年代里,差异就风口,千灯古镇突显自我的风口就是向历史赋能,打通了文化基因的识别度

千灯古名千墩,因墩成名,据清陈元模著《淞南志》载,昆山城东南36里,三甲川乡有水曰千墩浦,盖淞江自吴门东下至此,江之南北凡有墩及千,改名千墩,又因土墩上生长一种茜草而易名茜墩,解放后取光明、辉煌和富裕之意改名千灯,如今的千灯古镇基本上是一水一街并行的布局,千灯石板街南北贯穿古镇,并呈蜈蚣形连接各支路,石街很窄,两边店铺林立,形成商业氛围;主河道在石板街的一侧,也是沿街店铺的后门,由数座石桥把古镇与外界连接成一体,立于桥头,可以感受古镇小桥流水的氛围;古镇内有一座延福禅寺,算是一大特色,始于梁代,另有一些馆址旧居,古镇免费,庙馆旧居等单独收费。

千灯在建筑与布局上并无甚特色,真正独树一帜的是文化“景观”:爱国主义者顾炎武的故里和昆曲的发源地,有这两张名片,千灯足以确立自己的地位。顾炎武是明末思想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提出者,千灯古镇有其旧居和坟莹,另外,昆山亭林园内也建有其记念馆;顾坚是元末明初的戏曲家,“善发南曲之奥”而成为昆山腔的创始人之一,是千灯人,今千灯在其旧居上建立顾坚记念馆以为记念,亭林园内亦有昆曲馆。

以下横屏查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