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游绥阳|四衙寨里话振兴

 yczx 2021-11-04
“当砂岩邂逅了黄金茶树苗,开出的一定是黄金花”;
“当你用'三心’去干自己喜欢的工作时,你离成功就很近了”;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
……
图片
大暑刚过,天气炎热至极。7月27日,受绥阳县诗词学会邀请,汇川区“李发模名家工作室”再次开展“文化走亲”活动,李发模陪同全国著名诗人王久辛等30多人来到了绥阳县蒲场镇大溪村四衙寨贵州博雅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走亲”。

图片


四衙寨是李发模先生的老家。眼前的老宅是一个典型的黔北民居四合院,翻修后取名“求是乡居”。这里背靠尖峰岭,面对万亩大坝和大溪河。小时候,李家发模、发杰、发标、发坤四兄弟便生长在这里,他们在山上砍柴、放牛、割草、读诗,在田里犁田、插秧、割谷、唱山歌,在大溪河摸鱼、捞虾、游泳、打水仗……他们和家乡结下了深厚的、不可磨灭的情结。

图片

登上四衙寨背后的尖峰岭,眼前是层层叠叠的梯土,梯土上栽种的是一行行一尺多高的黄金茶茶树苗;烈日下,几个农民朋友散在几块土里给茶园锄草;抬头一望,山下是绿葱葱的万亩大坝,正在拔节生长的水稻秧苗绿浪翻滚,令人暑意全消。再环顾四周,忽然发现这里是一块形若金盆的宝地,四周是连绵的高山环拱,中间是万亩大坝,一条小河好似一条银白色的飘带,缠绕在绿色田园间。据随行的县诗词学会负责人介绍,四衙寨文化积淀深厚,乡风文明,明朝前期曾有过四重衙门,明清时期这里还出过一些举人进士。哦,怪不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宝地更是养育了一方人才,还走出了“诗魔”李发模。怪不得来自北京的著名诗人王久辛(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一走进这里就啧啧感叹,还挥毫写下“走龙之地”四个大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炽热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得头发热、背发烫,我们在山顶好想找一个地方歇歇凉啊。嘿嘿,贵州有山就有水,有山就有洞。贵州博雅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老总李发杰,兴致勃勃的带我们来到了尖峰岭半坡的“有缘洞”。一脚接近洞口,一股凉风便飘了过来,顿时让人炎热全无,浑身清凉。哇,真乃消暑纳凉的“洞天福地”也。

图片      据李发杰先生介绍,他早年离开家乡外出打拼,有了自己的事业。七十岁时他又回到乡里搞农业旅游融合开发,打算实实在在回报桑梓。经过一番考察学习,李发杰先生得知大溪的砂岩地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便决定在大溪村发展黄金茶生产。

图片
说干就干。去年二月,发杰先生带领当地村民在流转来的闲置撂荒的山坡上拉开了黄金茶种植的序幕。推土机开路,人工砍荆棘、砍刺丛、挖土、栽茶树苗。虽是春寒料峭,但尖峰岭上确是热火朝天,那一声声乡村振兴的呐喊回荡在大溪的山谷中间。三月,土地平整、道路开拓基本完成,他们紧接着就开始种植茶树苗,七百亩砂岩地变成了七百亩黄金茶。今年春季,第一批黄金茶茶树苗开始采摘收获了。
图片   下午,由县诗词学会组织的关于四衙寨乡村振兴研讨会在发杰先生的茶厂一楼大厅隆重举行。参加这次研讨座谈会的有作家、书法家、画家、企业家、策划师、音乐家、教育家,大家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结合大溪村四衙寨的自然地理、人文遗产、环境条件等,就大溪村的乡村振兴展开了积极的讨论。绥阳县、蒲场镇、大溪村相关领导也参加了座谈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发模先生作了简短的会议主题介绍后,李发杰先生介绍了回乡发展、反哺故乡的原因,介绍了企业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黄金茶基地的打造情况。紧接着,与会的文艺家踊跃发言。著名诗人王久辛对村容打造、文化提升、茶产业商标注册、包装、营销等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原市旅游局局长、策划大师黄天舜交流了自己学党史、学《毛泽东选集》的体会和收获,激励年轻的镇乡干部和企业家加强政治学习;他就乡村规划、企业发展、品牌打造等提出了积极利用政策、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文化包装等建议。
贵州日报遵义记者站记者郑德忠、遵义日报社编辑刘华、遵义图书馆夏晖主任、老作家马家华、作家敖晓波、书法家尹开桂等争先恐后先后发言,为四衙寨出谋划策、建言献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据介绍,贵州博雅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将以茶为主,今年年底将茶园扩大到一千亩,五年内再扩大到两千亩。黄金茶是一种功能茶,有多种保健作用。四衙寨的砂岩土壤生长出的黄金茶,其氨基酸为百分之七到九,茶多酚含量较低,今年一试生产,就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下一步,公司将打造原滋原味的观光旅游区,修山间栈道、小木房、品茶亭,还将在茶园里套种桃树、李树、梨树,逐步将四衙寨打造成学校的研学基地。蒲场镇的领导、大溪村的领导表示,大溪村已经纳入献计乡村振兴试点,还将在大溪建文化墙、文化广场,用公司+农户、支部+公司+农户等方式进行合作,努力促进共同富裕。

图片


散会后走出门来,远处传来了隐隐约约的山歌:“大溪六月好风光,一坝秧田翻绿浪,妹妹茶山除杂草,唱支山歌想情哟郎——”
离开四衙寨时已近黄昏,朦胧中,我透过车窗,仿佛看到栈道连起了几座山,在黄金茶茶山小道上穿行的,有穿红着绿的大妈队伍在拍抖音,有一色白衣的太极队伍在比划,还有少先队队旗、共青团团旗点缀在山间,红领巾飘扬在田间地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