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弟弟还没结婚,你凭什么先买房”“就凭钱是我自己赚的”

 东林夕亭 2021-11-04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情感暴力》:“人在两种情况下会夸大悲伤:一是间接表现敌意的时候;二是想要从别人那里夺取什么的时候。

间接表现敌意,很好理解,我对你不满,但我不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而是摆出一副“我悲伤全都是拜你所赐”的架势,用不愉快的感情表达敌意,从而束缚他人的情感,让别人遭受良心的谴责。

想要从别人那里夺取什么的人,渲染悲伤是更常见的事,在恋人之间和父母子女之间经常会出现。

恋人之间的这种情感暴力,比较常见的是狡猾的女性用眼泪操纵优秀的男人,这在心理疗法中称之为“代用感情”,隐藏掉想要改变对方的企图,同样是用不愉快的感情让对方愧疚,除非对方能一眼识破,否则就会因为愧疚而示弱,被牵着鼻子走

父母子女之间的这种情感暴力,通常会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有关孩子的学习,看到孩子成绩不好,父母就开始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表达失望,这对孩子来说是最可怕的威胁,孩子还没有自主判断能力的时候,会认定父母的失望是自己造成的,从而会否定自己,之后不管是为了让父母开心而拼命学习,还是因为自卑而导致成绩越来越差,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没有好处。

第二个阶段,是孩子长大以后,父母想要从孩子那里夺取什么而不得的时候,会故伎重演,表达失望和悲伤,通常是女儿会遭受这样的待遇,尤其在重N轻女的家庭中

朋友HP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她弟弟要结婚的时候,母亲命令她帮衬弟弟买房,让她把她的存款全部拿出来给弟弟,是给,不是借,被她拒绝以后,她母亲就开始哭哭啼啼表达失望,向她施加情感暴力。

虽然她在成长的过程中也经历过类似的事,不过在自己独立自主以后,渐渐发现自己的很多弱点都是拜家庭所赐,于是在工作的那些年,她一直在致力于改变自己,很多她不敢做的事,不好意思做的事,只要认为是正确的,都会厚着脸皮去做,冲破了一道又一道心理障碍以后,才有了正常的心态。

用正常的心态去看待她母亲的做法,她当然不会认同,她拒绝也是基于此。但问题是,她的家庭是个客观的存在,并不会因为她拒绝了就凭空消失;换言之,即便她拒绝了,只要她的存款还在手中,她母亲就一直缠着她不放。

为了让母亲不再惦记她的钱,她给自己买了房子,存款加上借朋友的钱,兑换成了一套房子,有存款的她变成了一个欠债之人,觉得以这种姿态面对家人,家人就不会再有算计她的理由。

话虽如此,不过在言语和情感上,她母亲依然不肯善罢甘休:“你弟弟还没结婚,你凭什么先买房?你这样太让我失望了!别人家姐姐全都帮衬弟弟买房,只有你那么自私!”

她没有示弱:“就凭钱是我自己赚的,我也是人,我也要生活,如果我的钱都给你了,我的生活怎么办?我弟弟是你的孩子,我就不是你的孩子了吗?你说我不懂事,说我自私,可是你呢?你不自私吗?你不让我失望吗?我跟我弟弟是平等的存在,我没有义务越俎代庖扮演母亲的角色!”

她母亲扬言要跟她断绝关系,这其实也是一种情感暴力,不过此时的她早就不是以前那个逆来顺受的她了,她甚至觉得断绝关系正好,因为那个家对她实在不公平,连正常的爱都无法给到她,根本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家庭该有的样子。

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案例,没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或许会觉得这种家长里短毫无意义,而对于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来说,其中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施加隐性威胁的人,是因为不自信。

除了那种故意通过情感暴力的方式威胁别人的人之外,其他像HP的母亲那样的情感暴力的加害者,既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又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这样的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他们不认为自己在施加情感暴力,不认为自己对子女的命令和要求是不合理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他们是因为不自信,或者自己无能,所以才会用渲染悲伤的方式对待子女。

他们之所以会呈现出这样的状态,从个体发展历程来看,很容易追根溯源:他们也不是生来就善用情感暴力,要么是因为他们被父母如此对待,要么是因为没有人教,自己又不主动,不知所措的情况下,身边只有情感暴力的榜样可供参考,于是他们就有样学样了。

话虽如此,但这种问题对父母和子女都没有好处。善于对子女施加情感暴力却不自知的父母,动不动就对子女失望,这会使得自己始终处于一种怨天尤人的状态中,对生活不满意,对子女不满意,对什么都不满意,活得当然不会开心

从子女的角度来说,因为现在的大环境跟以前不一样,子女很容易在长大之后通过跟别人比较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认识到自己的很多问题都是受了家庭的影响,如果父母继续对他们施加情感暴力,他们会抵触,从而不利于家庭的和睦。

情感暴力的受害者,要找回求生欲。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父母子女之间是一种繁衍生息的递进关系;从人文的角度来说,父母子女之间是一种传承的先后关系。但这并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容易事,随着时代的推进,很多东西都需要与时俱进,很多东西没有必要传承。

我穷我有理的观念,不该传承;穷得什么都没有了,那就结婚生孩子吧!这种观念不该传承;前面提到的用情感暴力的方式对待子女,更不该传承,否则就容易出现我们前面提到的问题:如果子女传承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等到自己有了孩子以后,依然会用情感暴力的方式对待子女,这样会贻害无穷

不过话说回来,如今年轻一代的子女接触的情感、心理、人性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多,不像父母那一代可能没接触过,所以他们发现问题并不是难事。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是发现问题而不去想办法解决,就失去了意义。

通常情况下,长期遭受情感暴力的人,会有这样的特征:与人相处时善于察言观色,总是畏首畏尾,对生活不抱希望,自卑,甚至会失去求生欲。有这种问题的人一定要记住,不要认为自己生来如此,这是被灌输错误观念导致的结果,想要改变,应该像前文中提到的HP一样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观,摒弃有问题的观念和习惯,重新去建立全新的观念和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自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